孩子高三,连续两次考试停滞不前,表示压力很大,该如何开导解决她的心里问题?

素以为绚诶


高三的家长不好当!说少了,自己焦虑,说多了,全家焦虑。 家长要想有效的开导孩子,自己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高三你努力,别人也努力,不退步,也算进步。

进入高三一轮复习,是学生学习状态最好的时候,大家都在努力学习,希望通过一轮复习,弥补自己之前的不足,提升自己。所以,不要认为自己努力了,就能进步;其他同学都在努力,只要没有退步,复习也算有效。

2、薄弱的学科不可能短期内见效。

短期努力了,只有某些方面可能见效,不可能像高一那样,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英语,你最近刻苦背单词了,但是并不意味着听力能提升了,作文能提升了,甚至连阅读理解也需要慢慢才能提升。有些薄弱的学科,进步一点都是很困难的,但是只要进步,就有希望。

3、只管努力,其他交给时间。

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所以,只要是真努力了,认真地做好每一题,扎实地过好每一天,也许你会发现,进步并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也许某一阶段,你就会发现自己确实提升了。

4、研究高考题,知道考什么,知道怎么考。

光给自己鼓劲,动力也不会太长久,需要知道做什么,如何做最重要。要想实现弯道超车,对高考题的研究,就是一个捷径。这里说的是研究,不是单纯的做高考题。通过研究,你就知道,高考题出题是有规律的,你就知道哪些知识点是高考常考的知识点,哪些题型是高考常考的题型。

总之,单纯的伤心焦虑没有用。高三需要保持一个好心态

:考好了,可以高兴,但是不要忘乎所以,记住这不是高考;考不好,可以伤心,但是不要悲观绝望,记住这不是高考!理性对待每一次考试,对高三学生,非常重要!

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教育和教学工作,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我的孩子今年刚高三毕业,孩子成绩也曾经起伏很大,心里压力也大,情绪不稳,但是经过我跟孩子的不断沟通,克服了所有困难,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以下是我孩子的高三经历,希望对你有用。

孩子进入高三后,开始高考倒计时,忽然间明白了上学的目标,马上就要考大学了。所以所有的孩子都开始用功学习了,一时间,学习的竞争氛围空前紧张,压力象一座高山忽然重压下来,有很多学生开始焦虑,每一个学生都会有一个成绩的目标,有学生考试达不到目标就会慌张、紧张,生怕将来考不上理想的大学,这时候最需要的是给孩子释压、安慰和鼓励!我是这样做的:(我的孩子是寄宿的)

1、让孩子有心理压力或烦躁不开心时一定给父母打个电话,说出自己的烦脑,这是她唯一的释压方式,说出来就好受多了。这时候家长要注意倾听,不要随便打断孩子,沉着冷静,任何情况都不要向孩子传递你的焦虑不安,你要告诉孩子一定要沉住气,除了学习其它任何事任何人都与自己无关,做好自己即可。不要跟别人比,别人考试好坏跟自己没有半点关系。

2、鼓励孩子自信心,告诉孩子你已经很优秀了,一次两次考不好不一定是坏事,它可以警告你还不能放松,不能骄傲。从此你会更努力。还有就是相信自己的实力,短暂的停留正是为了攀登更高的山峰。实力在,不必计较一时的得失。

3、可以每月给孩子写封信,进行沟通和鼓励。孩子一般听不进父母的说教,通过写信的方式可以让孩子冷静耐心的看完,有些当面不方便说的话,信上都可以说。

总之,一定要让孩子沉住气,多肯定和鼓励,相信自己的能力。


谈学习聊教育


家长,你好,我是一名在北大就读药学专业的博士生,有过7年的家教经验。

在我接触的数千名学生中,很多学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对此也有一定的了解。

巨大的高考压力再加之成绩的不断下滑,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落后于人的痛苦。

这个时候,家长的态度很重要。

不仅仅是言语上的鼓励,更多的是行动的支持。

行动上的支持并不是说,让家长急匆匆的帮孩子找补习班之类的,而是要做到言行合一。不要口上告诉孩子,这次没考好,下次努力就可以了,脸上却露出愁眉不展、焦急的状态。

要知道,孩子是处于高三的敏感期,而家长对孩子情绪有直接的影响。

我在所写的《直击高考漏洞》中,对学生这一心理,有过详细的描述,如果有需要的家长,可以私信,直接回复:领书,就可以免费获取这本书了。

家长对孩子最好的开导,就是要与孩子建立沟通与表达的一致性,让孩子真正的感受到鼓励,感受到你在帮助他。

比如,孩子成绩下降的时候,你可以这样说:

孩子,我想此刻,谁都没有你的心里难受。但请你静静的想一下,是因为名次下降而难受,还是因为知识没有掌握牢固而难受。

如果是名次,你就不要太在意,我们不与别人比,只和自己比,看看自己到底进步了没有。如果是因为学习上的问题,那么我们一起来找找原因吧,看看哪些方面需要我们再接再厉。妈妈,相信你,也相信自己,我们一定会渡过这个关卡。

这样的话语既安慰了孩子,也给孩子了信心,同时也让孩子真的感受到妈妈实质性的帮助。

以上只是我通过自己的高中时代与接触的学生当中,总结的一些见解,希望能够帮助你。

如果有其他问题,也可以直接私信我,我会尽全力帮助大家解答的。


北大状元学习经验分享


我儿子今年刚高考完,理解你的心情。一模时,我儿子考了上高二以来最差成绩,我差不多哄了一个月孩子每天看着他小脸色,他笑的时候就几乎没有了。二模考了入高中以来最差成绩,知道成绩当晚,他的情绪更糟了,还好第二天自主招生初审通过了,孩子因为这个情绪很快恢复过来。我们也反复跟孩子说,你尽力就好了,有个好的结果固然好,结果不尽如人意我们也没什么遗憾了,毕竟我们都认为你很努力了。但是孩子不会因为这样劝说就压力小一点,我们能做的就是搞好孩子的后勤保障,尽量和孩子说着轻松的和学习无关的话题。家长真得要从心里做好准备,高考成绩出来,多让人瞠目结舌的事都能有。高中三年都在我儿子前面的孩子,比我儿子少了十几分。三年来几乎都在我儿子后面的孩子考的比我儿子分还高。准备好和孩子一起面对他的高考成绩,成绩好时,为他高兴,成绩差时,要比他沉得住气。听说有的家长,孩子分出来了,家长哭了,孩子躺床上一天没吃没喝。我觉得我们作为家长比孩子多吃那些盐,不能体现在训孩子时,应该体现在孩子面对挫折打击时,我们更能把痛苦留在心底。

说得不见得对,确实是我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用。


天空128777961


我女儿18年高考南大。相同经历过来的。和孩子聊天,首先家长不能表现很焦虑,那样容易传导给孩子。其次即使家长自己心里迫切想知道学习成绩,也不能表现出来,如果孩子主动和你聊这个话题最好。如果不和家长聊,要用智引出话题,引出目的不是打听分数,而是引导孩子自主分析试卷分数结构,找出失分点对应的知识点掌握了没有;或者题型分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复习。再次,孩子心里跟明镜似的,门清。他自己估计比家长还着急,家长只有宽慰,但不能一本正经的说道,要聊天似的说不要横向比,和自己比就可以了,进步一名都是好的。

我女儿初中三年,高中三年都是这么过来的。偶尔三两次没进年级前十。好的心态和方法比什么都重要。建议家长学学心里学知识,说出来的话比较专业,孩子信服,毕竟不是我们70人成长的环境啦,不好哄骗。做学习型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


花开无声46456147


高中理科入门为您回答问题。高三月考和高一高二不一样,考试的是整个高中的知识点,以前考试的是局部的知识点。有些同学,虽然学的深度不够,但是广度比你好,所以分数比你好。有时候月考是学校出卷,出的题目都是你的弱点正好是你的得分盲点,所以分数不高。而高考,是一套比较平衡的试卷,不会出现模拟两可的题目,各个知识点分配完整,难度系数规范。基础题,中档题,难题比例固定。所以,高三月考没有考好不用太担心,因为第一轮复习还在进行中,也就是说你的能力在恢复中,随着一轮复习的深入,你的知识点的广度深度会越来越好。小编高三前半学期一直在退步,但是并不妨碍高三下班学期一直进步啊!担心和烦恼都是多余的,只有找到自己的缺点,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做好错题本,可以问那些自己不懂的地方,慢慢的心态好了,人也自信了,成绩也会上来的。一味地怨天尤人,只能恶性循环,“有心人,天不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加油^0^~,没什么可以挡住你进步的步伐,只要用心努力,一切都有可能!!!











高中理科入门


孩子高三,连续两次考试停滞不前,表示压力很大,该如何开导解决她的心里问题?

原创: 往事如烟胖婆婆 邂逅如烟 今天

今天,我在今日头条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孩子高三,连续两次考试停滞不前。表示压力很大,该如何开导解决她的心里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建议如下:

第一,首先要先帮孩子弄清楚自己的真实成绩,找准自己现在所在的位置。只有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板,才能立足在现有的位置上,更进一步。因为到了高三,孩子们的时间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弥补自己的失误了。这种情况下,每次的停滞不前,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倒退。只有清楚自己差在哪里?努力弥补才能反超其他的人。

第二,要疏导孩子的精神压力。因为进入了高三,孩子们的学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和繁重。这时候,孩子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没有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孩子会产生挫败感。这种感觉让人沮丧,因此,家长一定要疏导他的这种情绪。告诉他们,努力学习并不是就会一定有好的成绩。即便是暂且没有得到好的成绩,但是,你努力做过的每道题,都已经在脑海里留下了印记。每多做一次,印记就会加深一些。当你的努力到达一定的数量时,那些印记在你的脑海里已经磨灭不去了。到那时候,有好成绩就是必然的。现在你之所以停滞不前,不是你没前进。只是因为别的孩子更努力,前进的更快一些而已。

第三就是学习方法不对了。进入了高三,每个孩子都紧绷着自己的那根弦。这时候,除了夜以继日的苦读练习,各自的学习方法更是提升成绩的关键。好好给孩子分析一下,在高三的考试试题中。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的普通题,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中层题。也有百分之十五左右的的难题。对于普通的题来说,这些题的答案很容易写完,所以最好保证不失分,这些题是得分的基础。而中层题是成绩上升的主要原因,只要能把这两个层次的题的分数牢牢抓住,那成绩就会有进步的。至于难题,也是有它解题的窍门的。找到攻克难题的窍门,孩子的成绩就会突飞猛进。所以,把自己的学习方法调整一下,和其他的同学探讨一下。学习他们的不同于自己的学习方法,集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板。才能真正的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祝愿每个高三的孩子,都有好的成绩,好的人生。

往事如烟胖婆婆

喜欢作者

阅读 21


往事如烟胖婆婆


看到这个问题,不谦虚的说是我的荣幸也是各位家长的荣幸。

根据我自己上学的经历和多年从事教育行业的研究发现,长久以来,家长、老师对于学生成绩停滞不前或者后退的原因认知是有误的,或者说是停留在表面。

这么说大家可能不太相信,那我就先来举个例子,我们身边的例子:

估计不少家长喜欢打牌,当你今天感觉很兴奋的时候,会发现牌运很顺,怎么打怎么赢,当你今天情绪低落或者身体不适,会发现牌也不顺了,即使一手好牌也赢不了,正应了那句话:人倒霉时喝凉水都塞牙。

难道真的是兴奋的时候牌运好吗?肯定不是,而是兴奋的时候能够激发人的潜在能力,让人信心倍增,进而做出最优决策或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我们一般不会意识到这一点。

再来看个例子:

做过买卖的人应该有这种体会,当处于顺境中,买卖越做越顺,越做越大,当处于逆境中,很多人难以翻身。当然这其中不乏财力能否支撑的因素,更多的是顺境和逆境对人的潜能和信心影响是不同的。虽然我们都知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迎难而上”,但是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同样,学习也是讲究潜能的激发和信心的培养的。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老玩游戏,不爱学习,然后就归因于孩子贪玩,没有学习天赋。

我们得承认,每个孩子的天赋肯定有差异,决定了起点不同,但是就如同天才屈指可数,普通大众占绝大多数一样,天赋的差异是有限的,并不能成为影响孩子爱学习与否的决定因素。

就拿高中来说,能上高中就说明孩子并不是讨厌学习或者懒惰,最起码他得按时上课吧,他得写作业交作业吧。之所以成绩不好或者停滞不前,是因为他们不够兴奋,不够兴奋就无法激发出更高的潜能,树立更强的信心,越是如此,他们越会觉得学习没有成就感,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如果外界此时再给他们贴上“差等生”、“没希望”等标签,一般人很难承受这种内外压力,自己不会调节心态,家人老师没有鼓励,于是学习每况愈下。

那么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呢?

孩子阅历尚浅,明白的道理和认知有限,家长老师讲太多的道理对孩子的影响不大。人都是现实的,与其灌输一些孩子无法明白进而无法认可的大道理,不如想办法让他们看到进步看到希望,对于激发潜能,树立信心更有帮助。

家长老师们可能会吐槽了,你说的我们也懂,倒是说说怎么做呢?

别急,这就来。

如佛家说的,凡事都有因果关系,同样学习成绩停滞不前,我们要帮孩子找学习上的原因,前面说的是主观因素,这里需要找客观原因。因为情况种类会很多,我这里举其中的一类。

比如成绩退步了,那么我们可以帮孩子分析,总分退步了,那么具体到每科是哪科退步了呢?找到具体科目,再分析退步科目中哪类题型做的不好,哪些知识点掌握的不好,可能会发现做的不好的科目、题型和知识点不止一个,这个时候切忌急进和求全,我们应该先拿一两个点作为突破口,针对性提高,这样对孩子的要求不会太高,同时对时间要求也不高,关键是短期内就能够看到效果,能够及时找回孩子学习的信心,然后再比上一次多加一点挑战,切忌把握好度,每一次针对性突破都尝试性比前一次多一个点,当发现孩子无法接受更多的突破点了,就不要再加了,毕竟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此下去,阶段性、持续性让孩子看到一点小进步,虽然是小进步,也能树立孩子的信心,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可以的,找回学习兴趣。当形成了习惯,孩子自然而然会知道怎么做了。

其实,上面说的原理很简单,用军事术语说叫什么,大家猜一猜,军事爱好者都会想到,对没错,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突破”。先定一个看得见的小目标,短期内去实现,增强坚持的信心,激发前进的能力,一个个小目标共同铺平了通向大目标的道路。

切忌急躁冒进,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这样无疑对处于逆境中的孩子是雪上加霜。

就说这么多,如果你觉得我说的还有一点道理,那就点个赞,我也是需要一点鼓励,以支撑我继续在教育行业潜行下去。

没错,我就是教育潜行者,用心帮助能帮助的人。


教育潜行者




第一,必须明确的告诉孩子,高三的考试密度很大,很多,成绩有起伏或者停滞不前都是正常的现象。每次考试的范围都是不一样的,试题的严谨程度也不一样,学生的复习程度也是不一样的。阶段性考试,针对的是某个章节而不是所有的知识点。因此,总会有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好,出现很多失误,成绩的停滞或者起伏就很容易出现了。

第二,高三有很多次考试,一两次考试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实力。反映的只是学生近期以来的对某些章节的掌握程度。不应该对成绩过于敏感。要冷静分析。看看自己的失误到底在哪里,是根本就不会,还是,老师讲过类似的知识点,自己没有好好掌握?如果是前者,那就是复习进度的问题,如果是后者,那就是上课效率的问题。

第三,在高考的过程中,每一科试题,都是很严谨的。有难题,有容易题。而且一些难题,就出现在试卷的前半段,考的就是学生心理素质。如果,碰到难题,就打退堂鼓,就开始怀疑自己的话,那么后面的题也不用做了。因此,面对考试也是如此,有几次失误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应该通过这些考试,来锤炼自己的心态。做到泰山崩于前而不倒。这也是考试的真正意义。

总之,承认客观性,总结失误,抓漏洞,学习会慢慢上来的。


鸣人给路飞上课


就谈到的情况允许我先估猜下,孩子目前的学习成绩可能不是班级最好,但决不是最差的,大约在中等或中上等水平的样子。经两次平时的考试,测试成绩差不多,离希望的目标还有点差距。尽管学习上也花了时间和精力,只是没什么提高。单从两次考试来看,有可能是:现在的成绩反映了学习的真实水平,处于这种程度。若要有所提升,需要学习上有点突破。另方面有可能是高三的平时测试,老师已是在为高考预热,试题增加了难度。加上学习的紧张,成绩提高不明显。面对这样的情况,孩子感到压力大,心里也着急。应该讲高三学生面临明年上半年的高考,压力客观存在,随着时间也会越来越大。要理解孩子这个阶段的特殊性,始终温和体贴,平心静气,不给其增加干扰。心理上的疏解,首先家长的情绪应是积极的,多给鼓励。避免急躁和责怪。道理上孩子都明白,就少谈些。可以表明家长的态度,只要孩子尽到努力,付出勤奋了,争取最好的,接受可能的。先给孩子减减压,给她些信心。

到明年高考还有一段时间,学习上可以利用这个时间,针对存在的薄弱问题做些努力,来提升学习成绩,提高高考成功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