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報道」當代最具投資收藏價值的書法名家—鄭學義


「人物報道」當代最具投資收藏價值的書法名家—鄭學義

著名書法家鄭學義

藝術簡介:

鄭學義,筆名草乙,號書山童老,河南項城人,1958年生,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學研究會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會理事,長江書畫院名譽院長,現任職於周口市規劃局。2011年與沈鵬、李鐸、範曾、陳放、全山石等被中國藝術研究會推選為中國九大殿堂級藝術家;2012年與沈鵬、範曾、李鐸、張海被稱為中國書壇五將;2013年被授予“人民功勳藝術家”和“感動中國藝術人物”;2014年其作品被國家郵電部“大國大家大作”郵票工程收編為郵票,全國發行。

鄭學義先生書法兼收多派精粹,遠循二王,中取柳、顏、米、黃、鄭板橋,後學于右任,啟功、沈鵬、李鐸等。經多年的潛心探索與實踐,集眾家之長,補已之短,即借鑑古人的用筆手法,又不贊成複製和重複。法不越於理,妙不超乎真,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無論是楷書、草書、隸書諸體,體拔蒼勁有力,飄逸灑脫,於剛勁阿娜之中。運筆如雲鶴遊天,起伏隨勢,字裡行間充滿著廟堂氣、山野氣、書卷氣、清逸氣、霸氣和鬼氣。撇、捺、點、豎諸書法外形構成元素中飽含有喜怒哀樂。即有惠風和暢,又含茂林修竹,看後讓人感到意靜態閒,劍拔弩張,有柳暗花明、大江東去之感。作品多次在全國大賽中獲獎,並收入中國書法家辭典,多次在日本、新加坡、韓國、美國、俄羅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巡展,被故宮博物院和中國收藏家協會收藏。其書法專輯《寫意人生》被中央電視臺多次播出,《光明日報》對此做過專題報道。

2010年,鄭學義先生結合橄欖果形體和寓意,在傳承中國書法傳統寫法的基礎上,創作出一種新的書體--橄欖體。其書寫特點是“兩頭尖,中間圓,筆畫形體似橄欖;撇如刀,捺如角,折轉彎勾像弧月”,為中國國粹藝術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成為中國書法園中一朵奇葩,受到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和權希軍先生的高度稱讚。2012年鄭學義先生創作的橄欖體千字文長卷,寬0.55米,長87米,權希軍先生為此題寫了卷名--鄭學義書千字文,並榮獲吉尼斯世界紀錄。

我國當代著名美術評論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邵大箴先生高度評價其書法作品和書法成就。稱讚鄭學義的書法“博採眾家之長,成一世書壇佳作,往往體拔蒼勁有力,飄逸於灑脫之中,剛勁於阿娜之中。單講來,先生的書法以一個意氣為大,流暢的筆畫與字形結構之間的拿捏得當,運筆帷幄,落筆成氣勢,古拙多變的線條總讓人隱隱感覺到有種張力在吸引著欣賞者,透露著妙手偶得之成分,更是耐人尋味,韻味雋永”。認為“其楷書,出規入矩,取晉唐神韻自成一格;其行書,率性十足精靈剔透;其章草,盡顯風流一派天然;其橄欖體作品,開天闢地引領時代,堪稱頂天立地之大章作品”。

書法作品欣賞:


「人物報道」當代最具投資收藏價值的書法名家—鄭學義


「人物報道」當代最具投資收藏價值的書法名家—鄭學義

「人物報道」當代最具投資收藏價值的書法名家—鄭學義

「人物報道」當代最具投資收藏價值的書法名家—鄭學義


「人物報道」當代最具投資收藏價值的書法名家—鄭學義


「人物報道」當代最具投資收藏價值的書法名家—鄭學義

「人物報道」當代最具投資收藏價值的書法名家—鄭學義

「人物報道」當代最具投資收藏價值的書法名家—鄭學義


「人物報道」當代最具投資收藏價值的書法名家—鄭學義



「人物報道」當代最具投資收藏價值的書法名家—鄭學義



「人物報道」當代最具投資收藏價值的書法名家—鄭學義


「人物報道」當代最具投資收藏價值的書法名家—鄭學義

「人物報道」當代最具投資收藏價值的書法名家—鄭學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