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不只是“世界風箏都”

有“世界風箏都”之美譽的濰坊市,地處環渤海南岸、山東半島支點位置,不僅是重要區域性中心城市和海濱城市,還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三大國家戰略的疊加區。

近年來,濰坊市紮實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全力打造產業強市、文化名市、活力城市、品質城市,加速建設富裕文明充滿活力的現代化強市,走出了一條靠創新引領,產業推進的綠色發展路子。

10月30日,大型電視訪談節目“兩山路上看變遷,綠色中國十人談”在山東省濰坊市濱海區舉行。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彭有冬,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守正,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常務理事黎祖交,清華大學生態文明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盧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林業局副局長馬福義,濰坊市副市長王樹華等領導專家們,就“綠色濰坊,活力濱海”的主題以更高的視角、更寬的視野,聚焦濰坊市乃至濱海區的生態建設和綠色發展。

“兩山路上看變遷,綠色中國十人談”電視訪談節目是綠色中國行大型公益活動中一個重要環節,旨在弘揚生態文明,傳播綠色理念,建設美麗中國,宣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和實踐,主要是在全國範圍內選取一個踐行“兩山”思想的優秀地域作為案例,邀請領導專家從實際出發以理論的高度進行剖析,最終達到思想、路徑、實踐、成效的總結提煉,使之能從理念和操作上對其他地區踐行“兩山”思想起到借鑑和示範意義。

會上,濰坊市領導介紹說,全市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建立健全生態環保長效機制,實施全面河長制,新舊動能轉換的“濰柴模式”。還有濰坊不斷創新的綠化模式,在濱海區光禿禿的鹽鹼地披上了綠裝,自然恢復生長和人工造林同步共進,生態持續向好。濰坊傾力打造的生態名片“鳶都綠”“濰坊藍”,廣受好評。“宜居宜業宜遊,一座生態海洋新城正在興起。”

根據9月份對濰坊市區常住人口的隨機調查,公眾對濰坊城市園林綠化的滿意率高達96.53%。

專家們則從國家發展戰略角度出發,結合目前濰坊市的資源實際,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及綠色發展需要遵循的原則、政策等內容進行了闡述,併為濰坊市如何更好地推進生態富民、綠色發展指點迷津。

大家表示,綠色生態是發展的最大資源優勢,把生態資源保護好,是濰坊市實現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濰坊要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以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為主抓手,紮實推進“騰籠換鳥”,努力做到新舊動能的有機銜接,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做大綠色環保產業。並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調整農業投入結構、實現農業生產綠色化,持續推動單位面積化肥農藥減量,促進循環農業發展。尤其是濰坊設立的省級經濟開發區峽山生態經濟開發區,是全國唯一一個以生態命名的與各縣市區平級的行政開發區。打造綠水青山,鑄就金山銀山,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綠色濰坊活力濱海”,符合中央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理念,也具有濰坊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