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又見鉅額罰單 央行清查風暴何時休?

第三方支付又見鉅額罰單 央行清查風暴何時休?

第三方支付又見大罰單!杉德支付被央行罰沒2473萬元,今年央行已開6張兩千萬以上罰單。

日前,人民銀行公示的兩張行政處罰信息表顯示,杉德支付網絡服務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杉德支付”)和上海銀生寶電子支付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生寶電子支付”)分別被罰沒2473.33萬元和487.98萬元,同時上述兩家公司相關責任人。也被予以警告並處以罰款。被罰原因均是違反支付業務規定。

杉德支付已屢次被罰。2017年,杉德支付就先後兩次收到人民銀行罰單,被罰金額合計近120萬元。而此次是沒收違法所得668.35萬元,並處以罰款1804.98萬元,力度大大超過之前。

據記者瞭解,杉德支付於2011年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其股東身影中有上海強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科技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等。而上海科技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股東為上海國資委直屬的上海科技創業投資集團,其他股東為交行、建行上海分行等。

近兩年來,人民銀行對第三方支付機構開罰單已是常態,天價罰單也不少見。今年7月,卡友支付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卡友支付”)被罰2490.09萬元,為該公司違法所得的27倍。當時人民銀行查實,卡友支付存在違反收單交易信息管理規定、違反收單外包業務管理規定、違反備付金管理規定、違反變更事項管理規定、違規留存銀行卡敏感信息等。

更為嚴重的是,卡友支付不僅未按規定完整保存交易記錄、嚴重違反商戶實名制管理規定,還存在消極配合人民銀行檢查監督的情況。

事實上,卡友支付也是多次“吃”到人民銀行罰單。為防範金融風險,人民銀行已要求卡友支付在一年之內退出嚴重違規區域(25個省市)的銀行卡收單業務。

第三方支付機構“吃”罰單已超80張

據零壹財經·零壹智庫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6月30日,今年上半年33家支付機構共收到38張行政處罰,累計罰款金額超過4500萬元。而今年下半年以來處罰力度依然不減,8月份甚至被稱為支付領域的“黑八月”,包括翼支付、國付寶等12家支付機構被罰。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對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出的罰單已超過80張,其中不乏千萬元級別的超大額罰單。

僅今年上半年就有33家支付機構收到38張行政處罰。其中,最大的罰單開給了智付支付。

據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5月份時發佈的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顯示,智付支付因違反支付結算管理規定被央行處以警告,沒收違法所得1107.9萬元,並處罰款1453.5萬元,罰沒合計金額2561.4萬元。同時,央行對智付支付的1名相關責任人員給予警告,處以罰款80萬元。此外,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也對智付支付發出罰單。智付支付因違反外匯賬戶管理規定的,逃匯行為,未按照規定報送財務會計報告、統計報表等資料等違規行為,被處以罰款1590.8萬元。也就是說,智付支付連續兩次被罰沒金額合計約4152萬元。

而在被稱為支付領域的“黑八月”,包括翼支付、國付寶、銀通支付、聯動優勢等12家支付機構被罰,罰金合計達7523萬元。其中,國付寶被罰金額最多。8月份,國付寶共收到兩張罰單,其中一張顯示,國付寶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或者為客戶開立匿名賬戶、假名賬戶、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照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未按照規定報送可疑交易報告。對國付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計處以199萬元罰款,並根據《支付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對相關責任人共處以19萬元罰款。另一張罰單顯示,國付寶公司違反清算管理規定、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相關規定,被處以警告,沒收違法所得2217.61萬元,並處罰款2229.61萬元,合計處罰金額4447.21萬元。

而在9月份,有統計數據顯示,共有9家支付公司受到罰單,處罰金額共計523.6萬元,其中最大罰單的處罰對象為九派支付。9月4日,因違反支付結算、反洗錢相關規定,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對九派天下支付有限公司做出“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以486.6萬元罰款”的處罰。

央行的清查風暴何時休

去年下半年以來,央行對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啟了一輪接一輪的“清查風暴”:2016年7月~8月,央行接連對第三方支付機構下發了7張罰單。其中,通聯支付網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銀聯商務有限公司以及易寶支付有限公司被罰金額超過千萬元。

據不完全統計,央行累計對7家支付機構處以罰沒逾1億元;僅去年全年,被央行開過罰單的第三方支付機構至少有22家。

與此同時,央行還收緊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續牌與發放。

去年,多家第三方支付機構遭遇牌照到期,卻等了好幾個月後才得以續牌的“尷尬”。

去年8月25日,央行正式公佈首批27家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的續展結果,包括支付寶、財付通等在內的27家最終獲得了續牌資格,但是部分支付牌照業務被收縮。央行也提及,原則上不再批設新的第三方支付機構。

未來牌照減少已箭在弦上。市場人士認為,以此可以看出第三方支付的牌照續期審核趨嚴,平臺業務的合規性及風控能力成為重點。

此外,央行對客戶備付金的監管態度愈發嚴厲。

事實上,早在這次將客戶金統一監管之前,央行已出臺了部分文件,要求加強對備付金的管理。

2013年6月,央行發佈《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全面規範客戶備付金的存放、歸集、使用、劃轉等存管活動,對建立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信息核對校驗機制提出了原則要求。

“現在大部分的客戶備付金賬戶只是具有基本存款賬戶的性質,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銀行對其日常資金劃撥並無監管義務。”市場人士認為,破解的方式是對備付金進行點對點資金流動監控,銀行設立託管型賬戶,為客戶設置虛擬二級賬戶,實現第三方支付機構自有資金與客戶備付金相分離,實時監控資金動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