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不同的缴费档次 待遇差距有多大?

影响养老金金额的因素很多,工龄长短、在职时工资多少、退休年龄、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缴费比例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个人养老金领取的金额高低。

养老金不同的缴费档次 待遇差距有多大?


养老保险在缴纳的时候按100%和60%缴纳,那么它们有什么区别?

首先缴费基数不同——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上年度当地社平工资为基础进行核定缴费基数。随单位参保缴费基数是按当地上年度社平工资的60%-300%核定缴费基数,用人单位可以在这之间选择。

以个人身份参保是按当地社平工资的60%-100%核定缴费基数,个人可以在这之间选择。选择缴费基数越高,缴纳社保费越高,退休时核算养老金时个人平均缴费指数也就越高,当然领取的养老金越高。

养老金不同的缴费档次 待遇差距有多大?


一般来说,一年的60%和100%,交费基数交费差别影响不会太大。但是如果我们整个生涯的缴费基数都是60%和100%,差距就会相当大了.

从基础养老金来说,按照60%的基数交费,我们可以一年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而我们按照300%缴费的话,只能领取2%,只有60%的2.5倍,交费却是五倍。可以说是投入越高,产出越低。当然,如果我们在企业工作,交费基数是我们自己做不了主的。

如果按照百分之百基数缴费,我们可以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养老金不同的缴费档次 待遇差距有多大?


其次记入个人帐户金额不同——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越高,记入个人帐户金额也越高,也就是说,退休时核算养老金时,个人帐户累计金额越高,养老金也越高。

在职员工的养老保险,其中单位缴纳的20%进入社会统筹账户,个人缴纳8%进入个人养老金账户。

灵活就业人员不同,他们有着不同的缴费档次,一般最低都是当地在职员工平均工资的60%,最高为300%,部分地区会出现最低40%。

养老金不同的缴费档次 待遇差距有多大?


按照60%和100%的档次缴纳养老保险,养老金差多少?

养老保险缴费贯彻的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因此,交费档次越高,退休待遇自然高。

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

基础养老金:缴费指数是1的老人,基础养老金等于40%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而平均缴费指数是0.6的老人,基础养老金等于3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两人待遇的比值是,10:8。

养老金不同的缴费档次 待遇差距有多大?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个人账户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60岁退休计发月数都是139个月。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按照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划入个人账户的最初是11% 现在降至了8%。

举例说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比例是10:6。假设缴费指数是一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一千元每月,那么缴费指数是0.6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只有600元每月。

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各省市的计算方法不一样。主要是针对实行个人账户缴费之前,参加工作人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一种补偿。

养老金不同的缴费档次 待遇差距有多大?


由此总结一下待遇的差距——

缴费指数是1的,40年工龄,退休待遇是60%的社会平均工资加一千元。北京市2017年社会平均工资是8467元。计算出退休待遇是6080元。

而缴费指数是0.6的,退休待遇只有44%的社会平均工资加600元。计算后的待遇是4325元。

因此,缴费指数是0.6,退休待遇大约是缴费指数是1的7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