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俊波讲话“划重点”

12月13日保监会的一场紧急会议无疑使得北京金融街上的鑫茂大厦受到了几乎史无前例的关注。所有保险公司的主要负责人汇聚一堂聆听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讲述保险业监管的未来思路以及对于万能险、保险资金运用的下一步措施。

在这篇信息量满满的讲话中,到底有哪些重点呢?背后又透露出了什么信息?

发展VS监管:

坚守“保险业姓保、保监会姓监”不动摇。其中,“保险业姓保”是指:“要分清保障与投资属性的主次。保障是保险业根本功能,投资是辅助功能,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必须服务和服从于保障,决不能本末倒置。要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起到支持实体经济、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作用。”“保监会姓监”具体阐述则是:“要正确分清监管与发展的主次。监管是根本功能、核心职责、主要职责。监管是健康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科学监管的结果。只有监管科学有效,发展才能行稳致远。要进一步扎实做好监管工作,巩固发展的基础,为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激发行业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解读】“保险姓保”是保监会近期反复强调的概念,但“保监姓监”是项俊波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及的,业内人士认为,这无疑传达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即保监会将更加从严从重管理,进一步凸显监管在行业发展中的作用。

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打赢从严监管和防范风险攻坚战。

【解读】项俊波的这句话将保险监管工作升级到了战役层面,足见其监管行业风险的决心。据与会人士透露,项俊波甚至在会上表示,宁肯牺牲规模增长速度,从而换取行业更为规范的发展。

关于保险资金运用:

把握好三个原则:投资标的应当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股权等非固定收益类产品为辅;股权投资应当以财务投资为主、战略投资为辅;少量的战略投资应当以参股为主。努力做资本市场的友好投资人,绝不能让保险机构成为众皆侧目的野蛮人,也不能让保险资金成为资本市场的“泥石流”。

【解读】项俊波强调了保险资金运用的三大原则,其实就是强调保险资金应回归长期投资者的角色,不要抢夺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尤其是和保险主业无关的上市公司。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12月13日接受央视采访时明确表示,保监会不支持保险公司对与保险主业无关的上市公司的收购行为。保监会希望保险资金成为长期的“细流”,起到资本市场“压舱石”的作用。

坚决刹住保险资金运用的歪风邪气。特别是对个别保险机构在股票市场“快进快出”的投机行为,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加以规范。

【解读】据12月13日保监会专题会议的与会人士反映,项俊波当日在会议上点名批评个别公司在二级市场上的“快进快出”。保监会明确保险资金要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起到支持实体经济、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作用。

严格控制保险资金对外投资节奏和重点,进一步明确境外投资的资质条件以及境外重大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和投资运作标准,规范内保外贷、境外发债融资等方式开展境外投资,防范个别机构激进投资行为带来的风险隐患。

【解读】目前保险公司的一般境外投资受到QDII投资额度的限制。而据了解,保险公司的QDII额度都已捉襟见肘,一些保险公司就通过内保外贷、境外发债等方式进行“曲线救国”,保监会明确将规范这两种方式,预计将对保险公司通过这两种方式进行的海外投资产生影响。

按照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加强与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的部门协作,在规范和约束保险公司一致行动人行为、跨市场类资管产品监管、规范杠杆收购行为等方面,强化监管协调,形成监管合力,防止监管套利,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

【解读】之前多家中小型激进险企的举牌行为所涉范围涵盖了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各自的监管领域。例如之前宝能系举牌万科即动用了包括银证保信各方面的各路资金,这无疑对现在的监管形式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混业经营的繁荣,分业监管的缺陷也开始显现。同时,对于规范一致行动人,保监会近日也将出台规范保险机构与保险及非保险一致行动人共同投资举牌或收购上市公司的文件。

关于万能险:

进一步改造万能险业务规则、重塑万能险发展生态,研究制定万能险的经营门槛、业务资格、产品期限最低标准等一系列刚性约束,保证发展质量和发展方向。对中短存续期产品实施更加严格的总量控制。

【解读】今年3月和9月,保监会分别针对人身险,尤其是以万能险为代表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出台了严格的新规,规定自2021年1月1日起,保险公司中短存续期产品年度规模保费收入占当年总规模保费收入的比重不得超过30%。保监会13日的表态无疑预示万能险将可能面临更严的规则。

对于落实不到位的保险公司,保监会将毫不手软,严格采取停止接受新业务等严厉的监管措施。研究制定出台现金流管理和负债压力测试制度,针对高现价产品占比高的公司加强窗口指导,进一步防范现金流和利差损风险。

【解读】5月-8月,保监会组织7个保监局对万能险业务量较大,特别是中短存续期产品占比较高的前海人寿、恒大人寿等9家公司开展了万能险专项检查,并对发现问题的公司下发了监管函。12月5日,保监会下发监管函对前海人寿采取停止开展万能险新业务并在三个月内禁止申报新的产品。预计未来等待这些公司的仍将是频繁的监管检查。

对按规定需要审批的产品坚持更加严格审慎的原则,并根据市场利率情况必要时继续降低审批利率的上限。同时,加大对备案产品的抽查力度,完善产品退出机制,引导保险机构逐步降低最低保证利率。

【解读】中小险企频频举牌正是由于高资金成本的万能险产品倒逼,一些万能险在之前的资金成本甚至高达8%-10%,隐藏着多种风险。保险产品负债端成本较高不利于保险回归保障的本质。因此要改善投资激进行为,不仅仅是从资产端下手,更要从产品端下手,引导保险产品提升保障因素,降低负债成本。一旦这些保险公司的产品结构有所调整,高风险投资也将会有所改善。

关于公司治理:

要严格股东准入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将保险公司股东分为财务类、战略类和控制类,分别设立严格的约束标准,严格防止“动机目的不纯”的投资者投资保险业。将进一步降低保险公司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上限,修订完善《保险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加强关联关系监管,强化对关联交易合规性和公允性的核查,防范“一股独大”带来的风险。

【解读】公司治理是保监会近期反复提及的一大风险点,也是激进经营的“内因”所在。项俊波曾表示,要严把股东资格审查标准,让真正想做保险的人来,决不能让保险公司成为大股东的融资平台和“提款机”。而对保险公司股东分层次管理,分别设立严格的约束标准,以及增强对关联交易的监管,将有利于“净化”保险公司的投资者范围和经营行为。据了解,与公司治理相关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保险公司章程指引(征求意见稿)》都已于数月前下发并征求意见。

将根据新的股权管理办法,严格核查保险机构入股资金来源与流向,严防用保险资金或通过理财方式自我注资、自我投资、循环使用。

【解读】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近日曾表示,保险公司增加资本的方式如果是绕开监管,从金融机构内部通过各种金融产品倒出来的方式进行虚假增资的话,严格意义上就是犯罪。而据13日参会人士透露,项俊波也在会上表示明年将对全行业公司进行公司治理检查。有谁会被保监会“揪出”?目前市场格外关注。

关于加强问责“划出红线”:

加强监管问责,恪守严监管的方针不变,要大力提高保险公司违法违规的成本,坚持执行双罚制,对个别影响恶劣、屡犯不改的机构,必要时采取顶格处罚;加强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处罚,推进实施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取消或市场禁入措施,为制度装上牙齿,以问责推进监管制度的落实。

【解读】犯错成本较低一直被市场认为是违规现象频发的原因之一,这种现象也不仅仅发生在保险业。而保监会此次明确要大力提高保险公司违法违规的成本也呼应了项俊波会上所说的“谈话十次,不如停业一次”。事实上,在2015年保险法决定“大修”时一些罚金标准已经被提高,业内人士表示,罚金增加的背后并非是罚多少才算够的问题,而是表明了监管对违法行为加强打击的一个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