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經貿論壇,國家展、企業展,配套活動準備如何,聽王炳南詳解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11月5日在上海開幕,大家都很關心進口博覽會的籌備情況以及上海市在城市保障方面等做的相關工作。11月3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新聞發佈會在新聞中心舉行。商務部、上海市、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有關領導出席發佈會並回答了中外記者提問。

开幕式、经贸论坛,国家展、企业展,配套活动准备如何,听王炳南详解

商務部副部長、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籌委會辦公室副主任王炳南向大家介紹了首屆進口博覽會的總體安排及籌備工作具體情況。

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於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我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實踐,是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我國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的標誌性工程。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又一個重要支撐,是中國政府推動經濟全球化提供的國際公共產品,是全球開放合作的國際大舞臺,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際行動。

开幕式、经贸论坛,国家展、企业展,配套活动准备如何,听王炳南详解

一、關於開幕式

11月5日上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暨虹橋國際經貿論壇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來自130多個國家的政要和有關國際組織負責人、全球商界領袖、知名專家學者以及國內各部委、各地方約1500名代表將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結束後,中外領導人將一起參觀國家館。

二、關於虹橋國際經貿論壇

首屆虹橋國際經貿論壇的主題為“激發全球貿易新活力,共創開放共贏新格局”,將是國際官產學界共商全球經貿重大前沿問題的新高端對話平臺。本屆論壇有以下幾個亮點:

一是論壇層次高、規模大、形式新。虹橋國際經貿論壇由開幕式和三場平行論壇組成,11月5日上午的開幕式既是進口博覽會的開幕式,也是虹橋國際經貿論壇的開幕式。三場平行論壇於11月5日下午同時舉行,屆時將有2000多人與會。每場論壇均包括嘉賓演講環節和互動討論環節,嘉賓演講環節我們將邀請十餘位有關國家和地區領導人發表演講,互動討論環節我們將邀請有關國際組織負責人、中外知名企業家和專家學者等圍繞平行論壇議題和當前國際經貿熱點問題,開展互動討論。在互動討論結束後,還將安排現場問答,邀請觀眾提問或發表評論。我們期待通過這三場平行論壇為大家提供一個共商國際經貿問題的高層次交流對話平臺。

二是論壇議題緊扣時代脈搏。三場平行論壇分別以“貿易與開放”、“貿易與創新”、“貿易與投資”作為議題。開放、創新、投資這三個維度是與貿易發展關係最為緊密的議題。在當前經濟全球化受阻,國際投資持續走低,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徵的新工業革命引領產業和經濟發展變革的背景下,如何通過進一步推進經濟全球化、搶抓發展機遇、重振國際貿易與投資成為亟待討論的問題。我們期待各方通過三場平行論壇的深入討論交流,共商合作共贏大計,為新時期國際經貿發展貢獻“虹橋智慧”和“虹橋方案”。

三是論壇嘉賓陣容強大。屆時,發表演講和參與互動討論環節的國際組織重要嘉賓有:聯合國貿發會議秘書長基圖伊、聯合國工發組織總幹事李勇、經合組織秘書長古里亞等,企業界重要嘉賓有泰拉能源主席比爾蓋茨、歐萊雅集團董事長兼CEO安鞏、福特汽車公司總裁兼CEO韓愷特、匯豐控股集團主席杜嘉祺、富士康科技集團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郭臺銘、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等,中外知名學者有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日內瓦高級國際關係和發展學院教授鮑德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斯科特等。相信這些嘉賓的到來會為論壇貢獻更多智慧,為新時期國際經貿發展建言獻策。

三、關於國家貿易投資綜合展

國家貿易投資綜合展簡稱國家展,面積約3萬平方米,除中國外,共有81個國家和世貿組織、聯合國工發組織、國際貿易中心等國際組織參展,只展示不成交。國家展呈現如下特點:

一是參展國家範圍廣。81個受邀國家既有發達國家,也有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遍及五大洲,其中亞洲20國,非洲8國,歐洲21國,美洲21國,大洋洲11國。

二是團組級別高。各參展國高度重視進口博覽會,均派出高級別政府代表團參加國家展。其中,一級團(國家元首或總理級)14個,二級團(副總理級)8個,三級團(部級)59個。

三是展館特色鮮明。各國展館風格各異,突出本國特色,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和多樣化的展現形式,展示本國獨特地域文化和特色優勢產業,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產業狀況、投資旅遊以及代表性產品等。博覽會期間,相關國家還將舉辦形式多樣的推介活動。

四是堅持綠色辦展。展位所有材料模塊化、構件化,基本都採用環保型材料,做到可循環利用。

作為東道主,我們設立了中國館,展覽面積約1500平方米,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主線,展示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國發展、共建“一帶一路”給世界帶來的新機遇。中國館共分八個部分,分別是序言、創新發展單元、協調發展單元、綠色發展單元、開放發展單元、共享發展單元、港澳臺展區和結語。港澳臺展區以“分享機遇,融合發展”為主題,下設香港、澳門、臺灣三個子板塊,分別以“香港進”、“澳門薈”、“臺灣親”為主題,展示兩岸四地經貿合作發展成就和共享機遇、融合發展的新氣象。

四、關於企業商業展

首屆進口博覽會企業商業展包括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兩部分,呈現展覽規模大、國別分佈廣、企業數量多質量優、新產品新技術多、展覽展示水平高等突出特點。企業展展覽面積27萬平方米,3000多家企業參展,其中包括200多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100多項新產品和新技術將在博覽會上發佈,全館特裝展位面積佔比91%。企業展七大展區各具特點,亮點紛呈。我簡要介紹其中三個展區,其他各展區就不一一介紹了。

智能及高端裝備展區是世界500強企業較為集中的展區,有400多家企業參展,包括通用電氣、杜邦、佳能、日立、施耐德、微軟、戴爾等一大批國際頂尖科技企業,庫卡、ABB、發那科等世界工業機器人巨頭,霍尼韋爾、西門子、三菱電機等高科技製造企業將在進口博覽會集中亮相,展示其尖端成果。

食品及農產品展區是參展企業數量最多的展區,有1000多家企業參展,包括雀巢、達能、路易達孚、邦吉、嘉吉、豐益國際、巴西JBS、百事、喜力等世界500強企業,以及多家全球大型休閒食品企業、知名酒類和飲料供應商等企業,大批原汁原味、各具特色的海外優質“土特產”將集聚展館。

醫療器械及醫療保健展區是科技研發產品較為集中的展區,彙集了300多家參展企業,羅氏、阿斯利康、強生、賽諾菲、拜耳、飛利浦、美敦力、諾和諾德、賽默飛等全球醫藥行業巨頭將展示眾多前沿高新科技產品,全世界最小的心臟起搏器、全世界最薄的血壓儀、全世界最快的免疫分析儀、全球首臺嬰幼兒專用核磁共振儀等新技術新產品將一一亮相。

此外,汽車展區、消費電子及家電展區、服裝服飾及日用消費品展區以及服務貿易展區也都彙集了相關行業領域的全球知名企業和各國有代表性的企業與展品。

五、關於配套現場活動

為豐富進口博覽會展會內容,促進展會成交,放大展會綜合效應,進口博覽會期間,將舉辦200場左右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主題鮮明的各類配套活動。活動主辦方既有世貿組織、聯合國工發組織等國際機構,也有國內的中央部委和各省區市人民政府,還有跨國公司、大型央企、中外商協會、研究機構等。在內容上,包括國別主題活動、論壇、發佈互動、對接簽約、餐會酒會、文藝表演等六大類。有關活動的排期安排已在博覽會官網公佈。

(經濟日報 記者:陳學慧 見習編輯:於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