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轮的房地产价格激辩开始了

前不久,一则关于厦门房价下跌百分之30的报道,再一次掀起了中国房地产价格趋势走向的大争论。在房价持续走高的情势下,经济发展强劲的厦门房价毫无征兆的竟然下降了百分之三十,让人大跌眼镜,引起各大媒体及房地产专业人士的关注。各大媒体不仅对厦门的楼市表示出担忧,也对中国房地产的前景哀叹不已,甚至怀疑是不是楼市崩盘的前奏。

又一轮的房地产价格激辩开始了

在哀嚎一片的情形下,任大炮再度发声,声称厦门房价已见底,是刚好入手楼盘的好时机。

之所以有这种论调,本质上他是认为中国目前的刚需还是存在的。

同时对国家的房地产调研开炮,认为中国人平均住宅面积为40平方米的数据毫无参考价值,首先百姓的住宅大多数为老旧住宅,与现代化生活无法匹配,更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房屋面积统计的是建筑面积,而欧美发达国家的统计都是以实用面积统计的。

大炮的理论依据还是很充足的,就北京而言,百分之70以上的楼房没有电梯,没有独立卫生间,没有热水供应,无法在家洗澡,煤气等现代化服务配套设施仍未到位,虽然很多居民有了自己的房屋,但是都是早年房屋分配时的旧房子,和国家倡导的美好生活有很大差距,市场上流通的商品房仅为百分之三十,所以刚需依然存在,而且需求量极大。

又一轮的房地产价格激辩开始了

最近各大城市为招揽人才,纷纷打出本科以上学历来该城市给户口的红利。

天津市一周内百万人涌入,西安市一周来了五十万人,具有吸引力的一二线城市房屋的刚需纷纷被人才招揽计划激活,房地产的调控更加困难。

《财经郎眼》节目也加入了此轮房价的讨论之中,有重炮手之称的嘉宾王福重直击要害,认为此轮厦门楼市将价,根本上是媒体与房产商勾结的炒作噱头,提供的信息根本毫无可比性,因为现在对比楼市价格的参考价水分很大,许多楼市有价无市,所谓的百分之三十的降价,极有可能是楼盘的实际市场价值与售楼处对外的最高要价的对比,所以说此轮的房地产争论毫无价值。同时他严厉指出国内一直呼吁的房产税的征收,认为房产税的征收对于房价毫无调控作用,只会成为地方财政的敛钱工具,满足地方财政的收入要求。

又一轮的房地产价格激辩开始了

经济学家郎咸平在节目最后,再一次提出他所坚持多年的、独有的制造产业论。

郎咸平始终认为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居高不下根本原因是中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资金大量撤出,而转投房地产业,所以中国房地产业产生大量泡沫,而近几年来,由于国家调控得当,正确的政策扶植,使得我国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制造业回暖,是有助于我国房地产那经济回归理性。

又一轮的房地产价格激辩开始了

吵了十几年的房地产政策,其实我国房地产的发展可以参考新加坡模式,新加坡居住房屋是以公租屋形式为主,政府投资大量的小户型楼盘,以低廉的价格出租给本国居民,但是新加坡不控制商品房的发展,所以新加坡的居民都有独立的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房屋可居住,但是若想要更享受的大house,那么你就要付出数以千万的代价,因为在新加坡政府的公租屋都是小面积的居住户型,而数百平的豪宅及别墅是极少的,所以价格极为昂贵。

这点是中国可以参考的,将有限的土地和资金投入到百姓刚需的公租屋项目上,低廉的价格租给百姓,而不是把一辈子的血汗钱全都压在房子上,让百姓的钱有更多的消费渠道,促进全国的经济消费,让国家的经济进入良性循环,从而降低商品房的调控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