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翹尾”行情落空?攬儲大戰這些“副戰場”也有金可淘

岁末“翘尾”行情落空?揽储大战这些“副战场”也有金可淘

還有一個星期,2018年就要跟我們說再見了。往年這個時候,正是年終攬儲大戰最激烈的時刻,高收益產品層出不窮,理財推送短信滿天飛。然而今年攬儲的操作似乎還是熟悉的配方,但已經不是熟悉的味道了。

進入12月中下旬,投資者沒有盼來年終“翹尾”盛宴,等到的只是一批跟國債收益相差無幾的中短期產品。但明年降準仍是大概率事件,短期產品反而會拉低全年收益。在股市震盪下行、“寶寶軍團”屢創新低的年景,投些什麼才能讓一年攢下的“銀子”更好地保值升值?

記者走訪獲悉,雖然整體收益率不如人意,但不同類型的銀行還是根據自身特點推出了差異化的吸儲產品,這對於投資者,按照自己資金情況細心選擇,也能淘到更高的收益,搭上2018這趟理財“末班車”。

數量稀缺

高收益理財“爽約”

“快到12月底了,5%以上的理財產品實在太少了,即使有,要不起投門檻高,要不基本要搶。”熱衷穩健投資的市民王女士,對於今年的“收成”有點兒失望,“去年這個時候銀行理財收益都漲到6%了,今年等了快一個月了,高收益的理財也沒出現。”

每逢年末,銀行都會掀起一場攬儲大戰,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也會節節攀升,而此時也正是理財投資者們忙碌“打高收益”的時候。不過今年,別說6%,站上“5字頭”的理財產品已經算稀缺資源了。

記者從市場瞭解到,目前大多數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均在4.2%到4.5%之間,預期收益超過5%的理財產品鳳毛麟角。在一家股份行網點,理財經理告訴記者,“最近還是漲了一些,但今年肯定是較去年有一定下降的。”他介紹說目前在售的9款產品,收益率已經上調到了4.8%~4.95%,一款投資期限在182天的產品,收益率最高,達到了5%,而去年底“5打頭”的高收益產品差不多有接近一半。

在一家國有銀行的在售區,12月23日,在售的40多款產品中,預期年化收益率最高的是一款投資期限為357天,5萬起投的產品,也不過4.35%。一款打上“冬至專屬”的特供理財產品,期限是86天,預期年化收益率僅4%。

據普益標準監測顯示,近一週以來(12月17日~23日),西南地區共241款銀行理財產品在售,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42%。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36%,較前一週增加0.06個百分點。但高收益銀行理財產品繼續減少。據不完全統計,10萬元以下的低門檻銀行理財產品中,預期收益率“破5”僅8款。10萬元以上中高門檻理財產品,僅4款產品預期收益“破5”。

收益微漲

難現大幅反彈行情

事實上,今年2月以來,銀行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已連續9個月呈下滑趨勢,11月,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較上期下降0.09個百分點至4.38%。

這一下跌趨勢在12月的第一週仍然沒有停止。12月第一週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3%。進入12月份的第二週,出現小幅上漲該項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36%。

歷史數據顯示,去年12月,銀行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81%;2018年1月、2月該項產品平均收益率分別進一步提升至4.82%和4.88%。而今年12月第二週,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僅為4.36%。

普益標準分析師李明珠表示,臨近年底,銀行面臨監管考核,資金需求增加,促使銀行理財收益率有一定提升。按照以往操作,年末吸儲效應增強,將促使銀行理財收益率上行,同時銀行理財發行量也將有所增加。但由於今年以來,市場流動性持續保持適度寬鬆,加之銀行理財投資門檻降低進一步拓展投資者範圍,年末吸儲對銀行理財的影響有限。年末監管考核將促使銀行理財收益在年底出現上行,隨著考核結束,在穩健中性貨幣政策與積極財政政策的驅動下,預期銀行理財收益上行趨勢將難以維持。

對於接下來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走勢,普益標準研究員塗敏則認為,在即將到來的年末時點,資金面需求旺盛,面臨季節性收緊,但同時年底財政存款大幅投放,央行MLF操作的作用逐漸顯現,流動性總體將保持合理寬裕。預計銀行理財收益率不會出現大幅反彈的現象。

差異化攬儲

這樣存利息更高

儘管整體收益率不如人意,接下來的一週再大幅上調理財產品收益率的可能性也不大,但不同類型的銀行還是根據自身特點推出了差異化的吸儲產品,寄望在年末攬儲大戰中分一杯羹。對於投資者,按照自己資金情況細心選擇,也能淘到更高的收益。

1.傳統銀行:大額存單最高較基準利率上浮55%

近段時間以來,多家銀行將大額存單利率進行了上調,較基準利率上浮50%以上並不罕見,個別中小農商行較央行基準利率最高上浮55%。記者注意到,大額存單購買門檻最低為20萬元,最近大部分銀行都推出了門檻更高的“超級大額存單”,門檻包括25萬元、30萬元、50萬元、80萬元、100萬元、200萬元,這對於資金十分充裕的投資者而言,在同一家銀行,門檻越高利率也越高。

那麼如何選擇呢?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建議,從目前收益率看,儘量選擇2至3年期大額存單。1年期以內大額存單利率太低,跑不贏貨幣基金;5年期大額存單期限太長,而且與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差別不大,另外,在個別銀行還出現了“倒掛”,5年期大額存單利率甚至要低於3年期大額存單。

此外,大額存單可以靠檔計息,且各家銀行的靠檔計息規定差別很大。比如,有銀行存3年期大額存單,持有滿1年時提前支取,可以按照購買時的1年期大額存單利率計息;有銀行靠的是央行的基準利率;還有銀行存款種類較多,一類為按票面利率計息扣除一定期限的利息,另一類是靠定期存款的利率。

因此在購買大額存單之前,不僅要關注大額存單的利率,也要問清楚大額存單提前支取能否靠檔計息,如何靠檔。

2.互聯網銀行:智能存款兼具收益性與流動性,銷售開始限額

2018年以來,互聯網理財“爆款”非智能存款莫屬,讓線上存款業務迎來爆發式增長。

智能存款,是一些民營銀行在互聯網銷售渠道主推的存款業務。記者綜合比較市面上其他產品發現,這類智能存款起投金額很低但利率往往較高,比活期存款收益高出10倍,比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3%的“寶寶軍團”更勝一籌,甚至比目前僅4%左右的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略有優勢,並且能享受活期存款隨借隨還的便利,還享受50萬元存款保險制度。

智能存款的快速增長也引起監管部門的關注。最近央行約談了部分民營銀行、第三方互聯網銷售平臺等機構,對智能存款產品進行窗口指導,但未直接叫停智能存款業務。

為此,上週以來,市面上智能存款類產品陸續做出了調整。例如微眾銀行,從12月20日起暫時存入“智能存款+”,重新開放的時間暫時未定,此前已存入資金的利率維持不變,取出不受影響,另一部分銀行的相關產品也改為每日限額銷售。

一名國有商業銀行資管人士分析,此類產品並不會都下架,但很大可能性將限制發售規模。“大部分民營銀行採用的存款收益權轉讓的方式,對此目前並沒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相當於處於監管的灰色地帶。”未來或會出臺相應的監管措施或進行窗口指導,信息披露會更加透明,利率也會更加符合市場定價。

3.外資銀行:外幣存款美元定存利率翻倍

今年以來,美元指數累計上漲約4.5%,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則貶值5.97%。這對於熱衷外匯投資的國內金融消費者來說,持幣意願也在悄然改變,外資行開始有針對性地調整外幣存款利率。

以美元為例,一家在渝外資銀行客戶經理介紹說,在12月30日前,客戶以新增資金存入美元,最低1萬美元起存,可獲得年末的定存優惠利率,半年期年利率最高可達到3.4%,此前半年期利率是1.55%。同時在該行任意外匯渠道每進行等額1000美元的結匯、購匯、外幣間兌換交易,還可獲得一定金額的電商購物券。另一家外資銀行也推出美元13個月定期優惠利率高達3.75%。

因此,有海外留學、旅遊、外匯結算等剛性需求的市民,不妨多留意年末推出利率優惠活動,綜合比較利率,門檻、期限、流動性多方面因素,實現投資收益最大化。

一國有銀行重慶分行私人銀行部財富顧問建議,“隨著人民幣匯率變化越來越快,甚至可能是即時變化的。使用手機銀行的外匯功能來兌換更方便,投資者可以不斷跟蹤匯率變化,如果有合適的價格,就可以及時成交。”

但對於沒有實際用途的投資者,僅考慮目前部分銀行美元定期存款利率上浮,盲目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賬上的實際回報反而可能因匯率雙向波動以及各類手續費而減少。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郭欣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