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赔款求和错了吗?这个皇帝背负骂名,换来100年和平

宋太宗带着北伐失败的遗憾驾崩,皇太子赵恒成了北宋的帝王,是为宋真宗,他命宰相寇准与辽朝签订的“澶渊之盟”,虽然为北宋争取了百年和平,却背负骂名,为世人诟病,千百年来,此举功过也让后人争论不休。

“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这是当时一个大臣对宋真宗“檀渊之盟”的评价,简单来讲就是这个约定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宋朝赔款求和错了吗?这个皇帝背负骂名,换来100年和平

想想宋真宗赵恒刚刚继位时,本也是励精图治,勤政治国的皇帝,虽然有着“皇二代”的软弱和保守,但也给北宋带来过“咸平之治”。可是听到时人对檀渊之盟的看法后,开始惶惶不安,整天琢磨各种幺蛾子,致力于封祀之事,广建宫观,为的就是逃避骂名,但其结果只是让北宋陷入了粉饰太平中。

所有的锅都该由宋真宗来背么?自五代以来,直至宋立,中原衰弱,北方强盛,宋太祖猝然去世,收复幽云十六州梦成空,但一直到宋太宗出兵讨伐北汉,北宋和辽朝的关系一直不错,使辙交驰,聘礼隆重。北宋伐北汉,辽朝不愿唇亡齿寒,遂派兵助北汉,从而才有的“宋辽绝和”。待宋太宗雍熙北伐失利后,宋朝和辽朝之间的关系,就成逐渐由攻势变成了守势,宋朝对辽朝越来越畏惧,辽朝纵马南下却越来越嚣张。北宋没有万里长城,也没有牧马之地,靠着步兵战骑兵,不可不说坚韧。

宋朝赔款求和错了吗?这个皇帝背负骂名,换来100年和平

宋辽之战,等到宋军在澶州前线靠运气,用伏弩射杀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辽朝的气势如虹才开始受挫折。北宋缺少骑兵,打胜仗了又如何?只能胜敌,不能歼敌。北宋一个叫张齐贤的宰相说:“圣人举事,动在万全,百战百胜,不若不战而胜。”宋朝和辽朝打的“缠绵悱恻”,可以说到最后谁都讨不了好处。对于稍强些的辽朝而言,战争消耗国力太多;对弱些的北宋而言,也不能总靠运气取胜,反而和平后的文化和经济输出更有利些。

时人和后人,肯定觉得北宋给辽朝岁币很屈辱,宋真宗该背负骂名和黑锅。但是若大家注意到宋辽开了榷场贸易后,辽朝百姓生活质量提高,而宋朝凭借其经济实力的优势占据宋辽贸易的主导地位,宋人赚回来的贸易收益,远远超过了送出去的岁币,利弊于此,可以肯定澶渊之盟的和谈才是当时最好出路,为后来宋仁宗时代的盛世创造了基础。

宋朝赔款求和错了吗?这个皇帝背负骂名,换来100年和平

宋辽的贸易逆差达到一个什么程度?辽朝一开始卖马,竟让得北宋的骑兵稍有规模,辽朝自然不能继续资敌,于是下了禁马令,此令出后,逆差更大。辽朝把北宋给的岁币全部投入榷场贸易,还是不够,又不得不大把大把的往里面贴钱,竟然使得辽朝人多使用宋钱,最终放弃自己铸币权,域内全部流通宋币。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北宋可以说在商战上都赢了回来,奈何宋朝时运不济,亡了辽朝,生了金朝,金朝去后,又有元朝。

宋辽百年和平,虽然对于后人来讲只是一个数字,但是对于经历了半个世纪五代战乱的当时百姓来说,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北宋签订的檀渊之盟,可以说是不平等条约,但是其带来的和平意义也是值得肯定的。宋朝给辽朝财物,只是中原对于游牧邻居的惯性补偿。

问题大多在于檀渊之盟之后,北宋苟安,不学勾践卧薪尝胆,反是躺在粉饰的太平中荒废武备。再后来北宋后人联金灭辽,更是一步臭棋。可以说是北宋的悲剧,但若骂名全由宋真宗来背负,实在是不应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