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真相到底如何?这骂名不该由“千古一帝”背负

言及秦始皇,我们脑海中必定浮现四个字——焚书坑儒,秦始皇真如我们所想的杀了那么多读书人?这么残暴吗?

也许未必,且让咱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焚书”和“坑儒”并不是一件事,不能混在一起谈,虽然有其内在联系,但混在一起,“焚书坑儒”的意味就会有所改变,就像小编当初从课本上看到“焚书坑儒”的时候,就会以为秦始皇怎么那么残暴呢?这么针对读书人?把书烧了还把书生杀了!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一统天下?

焚书坑儒真相到底如何?这骂名不该由“千古一帝”背负

秦始皇

所以,咱们要把“焚书”和“坑儒”分开谈。

话说秦灭六国,天下大一统,始皇帝建立起了中央集权制的强大国家,他废分封,立郡县,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各方面统一之后,便是文化的统一。然而,文化统一是不容易的,春秋战国以来,百家争鸣,是文化盛世,又何尝不是文化乱世,“焚书坑儒”便是秦朝文化专制统治的过程中发生的。

历史的对错咱们不必去评判,咱们只是看看书中是怎么说的。

焚书坑儒真相到底如何?这骂名不该由“千古一帝”背负

咱们先说说“焚书”。

秦始皇三十四年,“焚书”事件的时间点。

《史记·始皇本纪》记载,在一次咸阳宫酒宴上,仆射周青臣开始歌颂始皇功绩,说始皇之威德,震古烁今。

然后博士齐人淳于越就提起了恢复分封制的建议,说分封子弟可以有效巩固帝位,防范臣子作乱。

看到这些时时刻刻想复辟古制的家伙又跳出来了,法家的李斯就来了一招釜底抽薪,认为“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还认为“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

这就是“焚书”事件的源头了,李斯认为现在大家都“学古”而不“师今”,而且还“以古非今”、私下里议论纷纷,在民众当中造成负面影响。这种现象如果不禁止,君主威势就会受到影响,下面的人还容易结党营私,那要怎么解决呢?接下来李斯就提出了“焚书”策略。

焚书坑儒真相到底如何?这骂名不该由“千古一帝”背负

那具体烧了哪些书呢?

李斯说了:“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首先,除了秦国官方史书之外的史籍都要烧了,这应当是为了扼杀六国遗民的复辟思想,后人不了解历史的话,等这几代人离世,谁还记得仇怨?

其次,《诗》、《书》、百家语者只有官方可以收录,民间收藏的诗书都要上交地方烧掉,这个应当是为了垄断教育,针对的就是那些私学,针对的就是私下里议论国家大事的人。

最后,医药、卜筮、种树之类的书籍不能烧,当时秦朝注重农业,烧了这些书大家还怎么好好种田?

然后,从那些刑罚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以古非今”的人刑罚最重,灭族,所以“焚书”举措主要还是针对这波人。

那让我们总结一下:

秦始皇烧书了吗?烧了!

为什么要烧书?文化统治的一种策略,虽然有点野蛮直接。

烧了什么书?《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以及民间私藏《诗》、《书》和百家典籍,但是官方有收藏。

说句题外话,秦朝官方不是有藏书吗?怎么都没了?项羽火烧咸阳的时候一把火烧了。

焚书坑儒真相到底如何?这骂名不该由“千古一帝”背负

“坑儒”事件发生在“焚书”的第二年。

秦始皇当时在追求长生,一些方士就劝皇帝修仙,而皇帝则对这些人委以重任,要钱给钱,极为看重。

那时候徐福已经下海溜了,然后就剩候生、卢生一拨人了,帮皇帝寻找仙药,结果拿不出来,就开始诋毁秦始皇,说他天性刚戾自用,以刑杀为威,贪于权势等等等等,未可为求仙药,然后就溜了。

皇帝被骗了,还被骂了,自然生气,将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都坑杀了。

秦始皇坑杀了四百六十余人,其中有儒生有方士,具体的自然不清楚,但这书里有说“诸生皆诵法孔子”,这是不是说明皇帝在针对儒家呢?

不然,这些人都“犯禁”了,犯禁是什么?犯法!秦朝法制森严,触法者必亡。

而且“坑儒”事件所起的作用应当是“杀一儆百”的作用,那时候类似卢生之流的方士那么多,说白了就是骗子,留之何用?就算诵法孔子,孔子他老人家乐意吗?有人师法孔子结果去劝人修仙,小编并不觉得这对孔子而言是好事。

咱们再来总结一下:

秦始皇坑人了吗?坑了,坑杀四百六十余人。

坑杀的是儒生吗?说不准,应当说是方士,就算以现代人的眼光,劝人修仙,难道不是骗子吗?皇帝杀骗子有错吗?

为什么坑人?大秦以法强国,触法者亡,仅此而已。

再说句题外话,项羽反秦,先后坑杀降卒50万,数次屠城,也没被骂这么惨;始皇帝杀了460个方士,被喷成狗子?可能,只是因为杀得不够多?

焚书坑儒真相到底如何?这骂名不该由“千古一帝”背负

得罪了文化人是可怕的,杀的人中有儒生,谁能抗住口诛笔伐?就算儒生放过你,历史也不会放过你!

秦始皇被儒家从汉朝一直骂到当今,千古一帝变成一代暴君,“焚书坑儒”这两件事实在功不可没,每讲暴秦,必定被引以为证。

千百年来,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被不断演绎,添油加醋,不亦乐乎。

事隔经年,历史的真相我们已经很难看清,只能客观去看待史书中的记载,甚至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看待,只是看看,便不辜负历史。

最后,附一首当代伟人的诗: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