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40家中小銀行備戰上市,全名單來了,哪個最快最有戲?

來源 / 上海證券報

3家銀行成功掛牌上市,2家銀行剛拿到IPO批文,2家銀行已通過發審會,9家銀行進入“預披露更新”階段……與去年的沉寂境況不同,2018年國內銀行在IPO進程上明顯加快。

除這些“一隻腳”已跨進IPO大門的銀行之外,還有30多家城商行、農商行正焦急地等在大門外,無不積極地推進上市輔導備案等進程。

這份擬IPO名單上都有哪些銀行?哪些地區更積極?爭相沖刺A股的背後,反映出銀行的哪些共性?

銀行擬IPO名單上都有誰?

今年以來,中小銀行掀起了一股上市小高潮。成都銀行、鄭州銀行、長沙銀行相繼在A股掛牌上市。

緊隨其後的是,西安銀行與青島農商銀行分別於今年10月、11月成功通過發審會,只待批文的“臨門一腳”。有望搶在這兩家前面率先登陸A股市場的則是江蘇紫金農商行銀行、青島銀行,已於11月拿到IPO批文。

除上述“一隻腳”已跨進IPO大門的銀行之外,還有浙江紹興瑞豐農商行、重慶農商行、廈門銀行、廈門農商行、江蘇大豐農商行等9家銀行已進入到“預披露更新”狀態,根據流程,下一步他們將集體進入初審會環節。

另外,重慶銀行、江蘇海安農村商業銀行和安徽馬鞍山農村商業銀行這三家剛剛進入到“已反饋”階段。

儘管已有10餘家中小銀行進入了A股IPO倒計時,排隊者仍然絡繹不絕。上證報綜合各地證監局官網信息進行了粗略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共有30餘家銀行正在進行上市輔導備案。

這還不包括擬轉板的中小銀行。公開信息顯示,已經在新三板掛牌的江蘇如皋農商行和齊魯銀行,都在11月宣佈擬申請A股上市。

超過40家中小銀行備戰上市,全名單來了,哪個最快最有戲?

集中衝刺上市為哪般?

相比往年,中小銀行為何如此集中地想登陸資本市場?

“自去年監管套利空間被嚴堵後,一些中小銀行的利潤增速出現明顯下滑,內源性資本補充的動力日漸不足。但另一方面,隨著業務規模的持續擴張,中小銀行的資本補充壓力卻越發嚴峻。在此背景下,中小銀行冀望登陸資本市場來緩解融資飢渴的信號越發強烈。”一位銀行業資深人士一語中的。

一份來自某主流券商的研究報告,更加直觀地陳述了中小銀行當下所面臨的資本補充困境。

一方面,因大股東資本實力的日漸式微,中小銀行依靠大股東實現定增的概率在一定程度上受限,或是定增規模較預期打了折扣;

另一方面,雖然現在銀行熱衷發行二級資本債,但實際上二級資本債只能補充二級資本,無法緩解核心一級資本壓力偏大的現狀。

在此背景下,中小銀行開始轉戰資本市場,冀望從根本上解決資本補充的難題。

當然,真正觸發中小銀行上市提速的一個關鍵原因,是整個IPO環境的變化。

天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認為,“監管部門多次出臺文件引導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城商行、農商行根植於支持地方民營經濟,是地方信貸投放的主力軍。通過上市實現補充資本後,更有利於鼓勵中小銀行加大信貸投放。”

哪些地區最積極?

在逾40家排隊候場的中小銀行中,哪些地區相對更積極?

上證報梳理發現,江蘇、浙江、廣州等經濟較為發達地區的中小銀行,在備戰上市上更為踴躍,呈現頭部集中的情況。

其中以江蘇省的中小銀行居多。截至目前,除了已在A股上市的7家上市銀行(5家農商行和2家城商行)外,江蘇還有3家農商行正在IPO排隊中,此外還有兩家農商行崑山農商行和江南農商行正在進行上市輔導備案。

民營經濟較發達的浙江,也不甘人後。目前有3家中小銀行杭州聯合農商行、稠州商業銀行以及溫州銀行正在進行上市輔導備案,另有2家銀行已進入IPO排隊序列。

安徽也是中小銀行IPO“後備軍”的聚集區。不僅有亳州藥都農商行、馬鞍山農商行已進入IPO排隊序列,還有蕪湖揚子農商行也開啟了上市輔導備案。

與華東省市相比,來自其它兄弟省份擬上市的銀行數量普遍在1至3家。比如,從公開信息來看,目前青島、重慶、廈門等地都有“1家城商行+1家農商行”正在候場。

還有一些地區正朝著上市銀行“零突破”的路上邁進。從各地證監局公佈的備案輔導信息來看,內蒙古、寧夏、新疆等地均開始有銀行釋放出IPO破冰的信號。

超過40家中小銀行備戰上市,全名單來了,哪個最快最有戲?

(數據來源:wind 、 各地證監局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