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從1856年到1860年。這次戰爭的決定性戰役是第三次大沽口戰役,英法聯軍組織了1.8萬人進攻天津。儘管清朝士兵拼命抵抗,英法聯軍還是取得了勝利,圖為1860年8月14日淪陷後的大沽口炮臺。
中國近代之所以躲在多難,完全是清政府咎由自取,第一次鴉片戰爭已經過去20年了,清政府早已經領教了歐洲現代化軍隊的厲害了,依然故步自封,在那原地踏步,不思進取,通州八里橋一戰,三萬蒙古騎兵全軍覆沒,英法聯軍只死了20個人。圖為大沽口炮臺,清軍的屍體和所謂的“大炮”。
大沽口炮臺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是北方主要的軍事要塞,古人云:“南有虎門,北有大沽”,咸豐在位時任命蒙古親王僧格林沁為欽差大臣重整大沽口,上有12000斤的炮兩門,萬斤炮9門,剩餘的都是些小炮,還是鑄鐵炮,容易炸膛的那種,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當時還有百斤炮,圖為大沽炮臺外圍。
導致戰鬥失敗的直接原因除了軍事差距大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清朝心虛了,無心戀戰。當時的守臺清軍在直隸提督樂善指揮下,英勇抗擊。但清政府缺乏抗戰決心,在戰局還未明朗時,咸豐調僧格林沁率主力撤退,駐防通州保衛北京,一時間軍心渙散。但除了少部分投降外,大部分清軍仍戰至最後一刻。
圖為大沽口外圍設置的軍事設施,全是削尖的木刺,第三次大沽口之戰,清軍陣亡700人,英法聯軍陣亡了685人,印度和非洲僱傭兵陣亡超兩千。英法聯軍讓印度人扛著梯子往上爬。
1860年8月21日,大沽口炮臺上插上了英國國旗,三天後天津淪陷,咸豐皇帝慌忙又排除使者義和,談判破裂又打,打不過他就帶著慈禧往熱河跑,2個月之後,英法聯軍一把大火燒了圓明園。此後清政府才稍微清醒一點,開始了洋務運動,縮小了與列強的差距。
圖為英法聯軍攻陷大沽炮臺後,繳獲的所謂的清軍“大炮”,英國人結婚用的禮炮都比這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