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有哪些“正常的异常”,这些特殊的生理现象需不需要治疗?

丫头


新生儿有哪些“正常的异常”,一般道到什么时候会自动消失,需不需要处理?

对于毫无经验的新晋爸爸妈妈来说,小宝宝的每一个举动都牵引着他们敏感细腻的神经,对于新生儿表现出的一些“异常”,手足无措,甚至经常被吓趴。

如果提前了解这些,就能减少不必要的紧张了。

眼白出血

顺产过程中,因当产程过长时,婴儿长时间受到产道挤压,下小宝宝的眼结膜与视网膜会有少量出血。我的一个同事他儿子就有这现象,医生叫他们别惊慌,一般几天就会消退。


体重减轻

在标准的新生儿的情况下,体重在出生后一个月内会增重约900克(平均1天30g)。但是,生后的前几天会有生理性的体重减轻,这种现象的发生,是由于在分娩时小宝宝咽下的羊水化为粪便或尿液排出、生后前两三天母乳的分泌量少等原因引起的。在出生后的第3-5天会减轻10%左右,第10天后体重会恢复体重增长。

眼睛斜视

很多婴儿的眼睛都看似斜视(斗鸡眼),这是由于小宝宝的眼部肌肉还没发育成熟导致的, 常出理在生后前三个月,后期发育成熟了就会变好,不需特别处理。前段时间伊能静晒她家的宝宝因有这一现象,就被网友建议去看医生。结果她真去了,医生说这个时候新生儿看起来有点斜视是正常的。

短暂窒息

虽然新生儿的喉头较高不致于意外呛着,但他只能用鼻子呼吸,不能像成人那么有嘴巴呼吸,所以有时会有10秒左右的“短暂窒息”。我家宝宝那个时候也常有这种“异常”,吓得我家老公心脏都跳到嗓子眼去了,大半夜嚷嚷,“这不正常吧,赶紧去医院?”姜还是老的辣,老妈说,没事,刚出生的小孩子都这样。注意观察就行。

这种现象6个月后就会消失。


喉鸣

相信不少家长发现自家的新生宝宝的喉咙呼噜呼噜地响,像卡了痰在里面似的。其实这是新生儿喉咙软平还没发育成熟导致的,不必特别处理。

当喉头逐渐变硬后,半岁-1岁后这种现象就会消失。

鼻塞

新手妈妈看到宝宝老爱鼻塞,以为感冒了。其实不是,由于新生的鼻黏膜的毛细血管丰富,鼻腔狭窄,极易受外界刺激,因而导致鼻黏膜渗出,鼻涕增加从而导致鼻塞。

妈妈只需及时帮宝宝清理鼻垢就好,滴两滴母乳进小宝宝的鼻腔,软化后用棉签卷除就好。

惊跳

因为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在没有进入深睡状态时,当灯光突然亮起来,家人发出声响时,身体会无意识且不协调地抖动。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妈妈只需用手轻按小宝宝的小手进行安抚就好。



美妈很帅


这个太多了,像生理性黄疸、生理性体重降低、生理性脱皮、脱发、枕秃、皮肤变色、脐疝、鞘膜积液、上皮珠、马牙、螳螂嘴等都是新生儿常见的“正常的异常”。下面我选择几个重点的来说说。


生理性黄疸

这种”异常“在新生儿中是最常见的了,不用进行特殊治疗,过10天左右自然会消失。但如果长时间没消失,那就可能是病理性的黄疸了,要去医院就诊。

生理性体重降低

体重问题是很多麻麻最关心的,因为它能够直接反应宝宝的喂养情况。但其实新生儿宝宝因为睡得多、吃得少、且大小便多,导致在出生的头几天体重呈现下降趋势。这属于正常现象,宝宝后期奶水补得好,也很快跟上来的哦。

鞘膜积液

有的麻麻发现宝宝的蛋蛋忽然变大了,可能是左边蛋蛋、也可能是右边蛋蛋,这就是新生儿鞘膜积液。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特别治疗,随着宝宝慢慢长大会自行吸收,但这里要跟腹股沟斜疝区别开来,因为腹股沟斜疝是异常情况,需要麻麻引起重视!

如何区别这两者,方法很简单,拿手电筒照照宝宝的阴囊部位,如果完全透光就是鞘膜积液,否则就可能是腹股沟斜疝。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儿顾问,持有国家高级育婴资格证,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样的育儿顾问为宝妈们提供婴儿抚触、产妇催乳、宝宝理发、营养指导、母婴护理、成长培育等服务,让当妈妈变得更简单!


孩子王育儿顾问


常见的新生儿生理异常,有以下几种:


1. 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出生后一周内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约减少原来体重的3%-9%,以后逐渐回升,至出生后第7-10日应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如果体重下降超过10%或至10天还未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则为病理状态,应分析其原因,并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咨询医生建议。


2. 生理性黄疸:指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内出现的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现象,是新生儿常见的临床问题。一般在出生后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稍长,会有轻微的食欲不振。


如果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这时需要考虑可能出现了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

3. 吐奶:由于新生宝宝胃部肌肉尚未发育健全,并且新生儿的胃容量较小,所以大部分宝宝都会在吃奶后,哭闹或活动时出现吐奶的现象。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吐奶症状会逐渐缓解。


但是如果宝宝的吐奶呈喷射性,或者吐奶的量很多,或者吐出的奶里有黄绿色物质,就需要去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了。


4. 另外,宝宝可能还会出现“长马牙”、“眼球斜视”等症状,这些症状一般都是暂时性的,可自行缓解。


如果长时间不缓解,宝宝爸妈就要引起注意了,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做一下相关检查。

我是享育,专业医生团队为您解答育儿问题。


享育


1.生理性黄疸。只要不超过一定的黄疸值就没事。

2.打喷嚏,新生儿因为刚刚从母体里出来,比较敏感,所以就打喷嚏。不是感冒了。



3.扭来扭去的,憋的满脸通红。这是宝宝在运动运动,不是身体不舒服了。

4.蜕皮,宝宝全身都会蜕皮。这是正常的。



5.女性有的会有假月经,假白带。这是受母体雌性激素的影响,正常的。

6.睡觉时突然大哭一声,然后又睡了,那是做梦了。正常。



7.肚脐痂掉了后会渗血,有分泌物,正常的。

8.有时候看东西会成斗鸡眼,正常的,



9有时候四肢会突然抖动几下,正常的。



我是静美的百合,从事月嫂多年,点击关注我,我们共同探讨育儿话题。


静美的百合


新生儿会有一些特殊的生理反应,这些反应看上去像是异常现象,会让新手爸妈不知所措,其实,这是正常的。

惊跳反射

刚出生的宝宝睡得很香很香,突然就会惊醒,手脚乱舞,身体向后挺。

记得生大宝时,我们病房里有三个产妇,两个剖宫产,一个顺产,顺产的产妇家属说因为我们是剖宫产,所以孩子才会这样。

我仔细观察,发现顺产的那个宝宝也会有这样现象,后来听医生讲这叫惊跳发射,刚出生的宝宝都这样,等宝宝到3、4个月,惊跳反射就会逐渐消失了。

吐奶

说到吐奶很多新手妈妈都会很紧张,因为在大家的观念里,只要有病吃了东西才会吐,但宝宝不是这样的。

宝宝的胃很浅,所以吐奶很正常,即便拍了嗝,也会吐,只要不是大量喷射出来,一般不会有问题的。


沛泽妈读心理


新生儿有哪些“正常的异常”,这些特殊的生理现象需不需要治疗?

新生儿出生后,对于新手父母来说,任何情况都会特别紧张,但是事实上有很多症状是非常正常的“异常”,通常月子过后会自然消失的,不需要特殊治疗。具体有下面几点:

第一,拉墨绿色臭臭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会拉墨绿色的臭臭,那是胎便,一般一般出生后2-3天内会排泄干净,然后过渡为正常粪便的,爸爸妈妈们不要担心哦~

第二,体重不升反降

新生儿出生后体重会下降,大约7-10天左右才会逐渐增加。主要是因为宝宝出生后进食量比较少,排出的大小便很多,入不敷出,自然体重会下降,而7-10天后会恢复正常,饮食增加,排泄相对减少,体重逐渐上升。

第三,鼻尖有小白头

很多宝宝脸上会长一些小白点,尤其是鼻子,白点特别多,感觉有点像成人长得小白头,有种想挤掉的欲望。其实这些小白点学名叫粟粒疹,它们是有阻塞的皮脂腺引起的,皮脂腺是滋润皮肤的腺体,宝宝大一点的时候会自己消失的,千万不要挤压哦~

第四,新生儿蜕皮

记得产后回家三四天的时候,给小叮洗澡发现怎么小手小脚的皮轻轻一洗就洗下来了,当时还以为力气太大给搓撸皮了呢,给叮麻吓了一跳。后天发现,宝宝浑身上下都开始蜕皮,还特别电话咨询医生,才知道原来这是正常的反应,所以宝宝都会经历蜕皮的,不要担心哦~

第五,新生儿黄疸

十个宝宝九个黄,大多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但是一般都是生理性的,严重的医生会让照照蓝光的,不严重的回家多晒晒太阳,喝点温水,通常出月子前就好了;病理性的话,医生会让直接住院的,所以爸爸妈妈不要担心哦~

第六,女宝宝有“月经”

有些女宝宝会出现下体红色分泌物的情况,不知情的以为是“月经”呢,其实这也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主要是因为雌激素进入胎儿体内,出生后突然中断而形成的假月经,一般一周后会消失,爸爸妈妈们们不好担心,每天清洗擦拭即可。

第七,肚脐眼化脓

小叮表妹遭遇过肚脐眼化脓的情况,当时特别担心被感染,结果医生很简单的给擦了点碘伏,让回家自己护理就行了。后来才知道有很多小宝宝都会经历出血或者化脓的情况,不用太担心,只要用棉签把脓擦干净,然后碘伏消毒,不要浸水不要感染就行了。

注意,纸尿布不要包裹肚脐眼哦~

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情况,遇到不明白不了解的,建议咨询医生,千万不要稀里糊涂的使用土办法,以免对宝宝造成伤害。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儿,经验丰富的育儿达人,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我会继续跟大家分享更多的孕育知识,欢迎大家关注我(๑>؂

叮麻育儿


很多妈妈会发现宝宝为什么有时候会突然大哭,有时候突然睡眠时间变短喂奶次数变多,宝宝爱使劲,突然几天不拉便便,这都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新生儿常出现的生理现象有以下几种。

一、猛长期:猛长期是指母乳喂养的宝宝在三周、六周、六个月,身高和体重在持续增长,每个宝宝生长不均匀,所以有的宝宝时间是不同的。

猛长期的表现:1.宝宝突然长时间不睡觉,夜醒次数增加。2.宝宝几乎不停歇地在吃奶,就好像吃不饱一样。3.吃奶的时候显得非常烦躁,不断的含上又扯开。

  1. 妈妈按需喂养,一定不要以为自己奶量不够就马上去添加奶粉,一般母体24-48小时就能自己调整过来,乳量就会快速增加。
  2. 安抚宝宝。宝宝一直不睡不是没有吃饱,是身体和大脑快速增长,让宝宝生长痛,所以妈妈多陪伴宝宝,抚摸宝宝。


二、婴儿肠绞痛:婴儿肠绞痛是指小宝宝出现突然性大声哭叫,可持续几个小时,也可阵发性发作,哭时宝宝面部渐红,腹部胀发紧,双腿向上蜷起,双手紧握,抱着哄或者喂奶都不能缓解,最后宝宝哭累了,或者排便排气了才停止,这就是肠绞痛。

哪些因素可能会引起肠绞痛呢?

  1. 宝宝在喝奶时候吞下大量空气,或者哭闹的时候吸入空气比较多,形成的气泡在肠内自动导致肚子痛。
  2. 牛奶过敏也有可能诱发肠绞痛。
  3. 喂奶过饱,使宝宝的胃过度扩张引起不适。
宝宝肠绞痛妈妈应该怎么做呢?

  1. 可以用飞机抱的方式。
  2. 改善喂食技巧,每次喂完宝宝后,将宝宝竖起宝,头伏在大人肩上,轻拍宝宝背部排出胃里过多的空气。
  3. 可以把宝宝横放在膝盖上,给宝宝按摩背部。

    三、攒肚子:指宝宝好几天不排便也没有痛苦变现,排出的便便是黄色软便,没有硬块,量也不是特别多,这就是攒肚子。

攒肚子与便秘的区别:

攒肚子的宝宝虽然几天才排便一次,但排出的大便是正常的黄色软便,这是攒肚子和便秘的区别关键,如果是便秘宝宝的便便就会比较干、硬、可能还会伴有睡眠不稳,排便的时候宝宝会容易哭闹,烦躁不安,而攒肚子时候宝宝的其他表现都是正常的。


拉绿色大便的原因:

  1. 宝宝肚子着凉或者感冒,消化不良的情况下都有可能会出现溢奶,拉绿色便便的现象。
  2. 宝宝没有吃饱的时候,因为饥饿导致肠胃蠕动过快,使肠道中的胆红素没有转换就从便便中排出,便便就会是绿色的。
这些生理现象都是很正常的,只要宝宝没有病理性因素,妈妈就不用担心。

小葵花妈麻课堂


新生儿有一些特殊而正常的生理现象,这些现象不需要治疗,即使治疗也没有特效药。主要包括以下这几点:

新生儿O型腿、肋骨外翻

新生儿0~1.5岁之间都是O型腿,因为宝宝的腿部发育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千万不要给宝宝绑腿,这种陋习要不得的。另外,新生儿肋骨外翻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这是因为新生儿宝宝的腹壁肌肉发育不完善,加上喂奶和搂抱长期保持一个姿势所导致的,只需要正常补充维生素d就可以了。



新生儿肠胀气、肠绞痛

新生儿腹部隆起或肚子鼓鼓的,这叫青蛙腹。这是因为宝宝腹壁肌发育不完善,却要装下和成年人一样多的内脏器官,所以这是生理性的腹胀。

新生儿肠胀气,一般表现为宝宝肚子咕噜咕噜和响屁多,并伴有宝宝脸部发红,身体扭来扭去,打挺、较劲,哭闹等表现。

肠胀气进一步发展,就会成为肠绞痛。肠绞痛的发作更有规律性:每周发作三天,每天不少于三小时,一般都在每天相对固定的时间。新生儿肠绞痛也被称为新生儿夜啼,或者叫黄昏哭。

新生儿肠胀气,肠绞痛,都与宝宝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有关,也与宝宝喝奶或哭闹时吸入过多的空气有关。新生儿肠胀气和肠绞痛,只能缓解无法治疗。常见的缓解方法,包括给宝宝腹部按摩,适时的拍嗝,飞机抱,打襁褓等。

新生儿攒肚子:

新生儿攒肚子,是宝宝胃肠功能发育逐渐走向完善的一个标志。新生儿攒肚子,短则三五天不拉大便,长则十天半个月,只要宝宝饮食正常,不需要特别护理。

新生儿攒肚子和便秘的最大区别在于:便秘,一般大便干燥,多呈颗粒状,排便时痛苦或哭闹,并且宝宝有拒奶的表现。而宝宝攒肚子则没有这些症状。

新生儿打喷嚏:

新生儿鼻腔黏膜分泌较少,同时鼻毛也没长出来。遇到冷空气或者灰尘或者刺激性的气味儿宝宝就会打喷嚏。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宝宝感冒了。

新生儿降体重、拉胎便

新生儿出生后大约3~4天,会有一个快速降体重的过程。这是因为新生儿体内细胞含水量大,再加上胎便排出,所以宝宝一般会降低体重7%~10%左右,但是通常在出生第7~10天宝宝体重就恢复了,然后每天以10~30克的增长速度快速增加体重。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宝宝肝脏发育不完善有关,一般在宝宝出生后2~3天发作,4~6天达到高峰值,然后慢慢自动消退。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只要给宝宝多喂奶,多喝水,多晒太阳就OK了,不需要到医院治疗。

新生儿惊跳反射

新生儿惊跳反射,是指宝宝在睡眠状态下或者正在玩耍时被突然的声音、震动、光线变化刺激到,然后宝宝四肢张开,双手作互抱姿势,这就是新生儿惊跳反射。这是宝宝正常的生理现象,也不需要治疗。

以上,新生儿正常生理现象大致就这些,也欢迎有经验的妈妈补充!


爸爸不讲理


关于新生儿哪些“正常的异常”,小果给大家总结出7条:

胎便

宝宝刚生下来的大便是墨绿色的,待开奶后会慢慢转为黄色。

新生儿红斑

宝宝生下来后2-3天,会全身长满红斑,这是激素变化以及在羊水浸泡有关,无需特殊处理,能自行缓解。


乳腺红肿

不管男女宝宝,在生下来的前一周左右,会发现乳腺肿大,可能还会挤出乳汁。

别怕,这是宝宝体内的雌激素(这雌激素是从妈妈体内带出来的)引起的,待雌激素满满代谢完,红肿也会消退。

假月经

女宝宝在生下来的一周左右会出现月经少量流血,也是妈妈体内的雌激素撤退引起的,过几天也会妈妈消失。


马牙

这是由上皮组织堆积而成的,几乎每个宝宝都有,根本不会造成宝宝哭闹、奶量下降,千万别去挑破它。

四肢屈曲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蜷起双腿双脚,以便更有效的利用空间,出生后这个姿势要持续好久,千万不要去绑手绑脚。

蛙腹

小宝宝的肚子特别大,像一只青蛙的肚子,好吧,这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肚子很胀、发光、看到肚皮的静脉就不对了。


我是小果,三甲医院儿科医生,从医十年余,欢迎关注了解更多育儿知识。

儿科医生小果


我有八年新生儿科住院医师的经验,非常了解新生儿一些貌似异常的正常生理特点,我给大家总结一下,供大家参考。

1.生理性红斑及粟粒疹:在出生之后2天左右,在头部及躯干四肢的皮肤可见大小不等的多形红斑,俗称“新生儿红斑”,也可因皮脂腺堆积成米粒大小黄白色皮疹,称为“新生儿粟粒疹”,几天后自然消失。

2.生理性黄疸:宝宝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早产儿生后3-5天出现黄疸,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至3-4周;每天血清胆红素升高不超过5mg/dl;血清总胆红素没有超过相应日龄的光疗干预标准。

3. “马牙”和“螳螂嘴”:在上颚中线和齿龈部位,由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积留形成的白色小颗粒,俗称“马牙”,新生儿两颊各有一隆起的脂肪垫,俗称“螳螂嘴”,有利于乳汁吸吮。

4.假月经:部分女婴生后5-7天,阴道流出少许血性分泌物,俗称“假月经”,是来自母体的雌激素中断所致,可持续一周。

5.乳腺肿大:生后4-7天部分男女婴均可出现乳腺肿大,如蚕豆或核桃大小,2-3周自然消退。

以上就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家长如果碰到这些情况都无需特殊处理。千万不能挑马牙和挤乳腺,有引起感染的风险。

美女儿保科医师育儿经,和你一起科学育儿快乐育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