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在军事作战中有哪些作用?

橙子味的是爱情啊


无人机在军事上的用途很多,包括靶机,炮兵校射,情报搜集,侦察监视,通信中继,电子对抗,空中预警,对地攻击等,未来还会出现空中加油之类的用途,例如美国海军让波音公司研制的MQ-25A“黄貂鱼”就是未来的空中无人加油机。

靶机是无人机最早的用途之一,就是作为防空训练用。现在的无人靶机已经是非常庞大的家族,亚音速的、超音速的、隐身的,应用尽有。

无人机对地面炮兵进行校射现在已经司空见惯,因为无人机站得高看得远,引导炮兵火力准确打击敌方阵地效果不错。情报搜集、侦察监视是无人机最普遍的任务,例如越战时期美军就用“火蜂”无人机对我进行情报搜集活动。现在很多国家的各个军兵种都装备无人机用于此类任务,就连陆军步兵班现在都配有微型无人机进行近距离的侦察。现在很多的民用无人机都开始进入军用领域,执行情报搜集、侦察监视任务。

对地打击对于无人机来说,现在主要还是低强度作战,能够满足中高强度的攻击型无人机还在发展中,例如欧美俄中研制的飞翼型布局的隐身攻击无人机都还没有正式服役。通信中继、电子对抗、空中预警等正在成为无人机的重要任务。(S)


联合防务


黑鸟背的D21无人机

一、青铜时期。

无人机应用于军事其实不是近几年的事,从一战开始到现在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一战到二战期间无人机主要当靶机使用,供军舰,地面高炮或是战斗机用作防空演练。仅是试探性携带炸弹用于直接攻击目标,并没有特别成功的例子。

二、白银时期。

二战中无线电遥控技术,自动驾驶技术这两项技术大大进步,从而能让德国在二战末期投入了多种“寄生檞”飞机组合进行实战。由于德国没有比较好的战略轰炸机,迫不得已,让一架性能低劣的轰炸机背上一架战斗机。这个组合让战斗机的飞行员进行操纵,轰炸机是无人的,到达目标区上空后,两机分离,无人轰炸机携带炸弹冲向目标,完成一次性攻击。这可视为早期的攻击无人机。

中国山寨的哈比无人机

三、黄金时期

二战结束后,声名最响亮的莫过于用于侦察的“火蜂”和D-21无人机,经常骚扰中国,也经常挨揍。这时期的无人机速度和高度,以及航程,不比有人机差,造价昂贵身材大,能执行战术甚至战略侦察任务。

1982年贝卡谷地之战,以军“侦察兵”诱骗萨姆防空导弹,战绩显赫,让低空低速的小型无人机第一次获得世界认可。

1990年代海湾战争,联军的无人机用作炮兵校射和诱饵。

四、铂金时期

基于数据链的图传技术,把远方的图像实时传回后方,无人侦察机真正进入现代化阶段。

1995年,美军“捕食者”无人机侦察波黑战争时的兵力动向。

火控技术和配套武器的成熟,让无人机首次具有真正的攻击能力。

2001年,无人机在阿富汗发射导弹打击叛军。

无论是“全球鹰”还是中国的“彩虹5”没有本质上的技术差异。

X-47B已有部分人工智能

五、钻石时期

人工智能的引入,让无人机具有自主思考能力,不再是大号遥控机。

隐身只是X-47B的表象,人工智能自主决策,是未来无人机的发展发向。

小型无人机可以像蜂群一样自主送货或是集群扔炸弹,中型无人机自主发现搜索目标,大型远程无人机自主打击地面目标甚至与有人战机进行空战。

总之,从侦察到打击,从诱饵到运人运货,无人机会渗透到军事航空全领域


厉兵


无人机对军队来说并不陌生。然而,自从他们第一次被用作武器或军队的任何部分以来,它们已经发展了很多。军用和无人机的未来是光明的,可能包括人工智能和其他机器器人平台。

无人机被称为无人机或无人驾驶飞行器,无人机具有远远超过仅仅用作武器的能力。该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部署,用于许多行业的许多用途,而用于军队也没有什么不同,并且现在已经采用无人机完成了许多的任务。

无人机在军队的主要用途之一是监视。许多无人机以各种不同方式用于监视。而根据所需的监视类型,这些无人机可以从非常小到相当大。

随着监视的伸长,许多无人机被用于军队的侦察。在任何士兵实际进入该区域之前,它们可以很好地收集战场上的情报。此外,军方使用无人机来帮助保护边界并观察一个区域的周边围栏。在部署之外有几个很好的用途作为武器,但军队中无人机的未来可能会在战场上找到。

无人机有助于保护人力资源,因为它们可以处理人类过去的工作。可能已经将一队士兵部署到一个区域以收集情报,但现在,无人机可以进入并获得相同的情报,而不会使一个人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

虽然无人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8年,但在许多技术进步之前,它们并没有被大量使用。今天,无人机在战场上非常存在,但未来将展示这些无人机的真正影响。在军队中使用无人机时,全世界许多国家已经部署用于战斗和其他用途。

目前,无人机主要用于改变反叛乱的微积分。它们也被用于国内战争。然而,未来可能会有一些非常不同的东西。无人机很可能会改变各国对抗其他国家的战争方式。

随着无人机在避免使用防空武器方面变得更好,它们可能成为全球所有军事装备的首选武器。隐形无人机正在开发中,可能会对战争的类型属性产生巨大影响。正如隐形飞机改变战场环境一样,隐形无人机很可能成为下一个战争转折点。

我们都看过机器人打架战争甚至崛起对抗人类的未来派电影。无人机基本上是飞行机器人,但有人控制它们。然而,这种技术的未来可能会将无人机变成飞行机器人并可能导致机器人战士。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成熟,无人机技术只是迈向机器人大战的一步。


兵说


无人机在军事作战之中有着非常广泛用途。

首先就是靶机,无人机最初用途就是靶机,用于战斗机、防空导弹、高炮部队训练之用。图为国产CK-1号靶机

还有就是侦察,这也是无人机使用最多一个用途,现代无人机已经广泛用于侦察、情报和监视任务。

美国全球鹰无人机,它是我们最为熟悉无人侦察机

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在无人侦察机上面加装武器,让它可以主动攻击目标,这样就制成了无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

国产CH-4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

隐身无人作战飞机,它是目前最为高级无人机,它具备较高自主作战能力,可以自主执行目标搜索、识别和攻击任务,是未来无人机发展方向

美国X-47B无人作战飞机


小飞猪的防务观察


除了长时间目标侦查及监视任务外,主动攻击自然也是无人机的作战手段之一。而无人机本身,逐渐也成为了现代特种作战中不可或缺的武器之一


美国空军第一架试射“地狱火”导弹无人机,同时也是第一架在实战中发射导弹的无人机,是尾号034的MQ-1L“捕食者”型无人机。 这架无人机另外也是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首批进驻阿富汗作战的无人机之一,一方面也为而后至今的反恐战争无人机运用做实战验证。

图1:目前馆藏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的MQ-1L“捕食者”型无人机(尾号034),美国空军首架在战斗中使用导弹攻击地面目标的无人机


而在阿富汗战场之外,首次使用无人机空袭击杀高价值目标的是在2002年11月的也门,自同年9月开始,美国空军就利用驻扎在沙特的机场实施对也门基地组织的无人机空袭行动,并使后者在之后长期蒙受惨痛代价。


2002年11月3日,美国空军的MQ-1“捕食者”型无人机对加伊德·哈尔蒂乘坐的车辆实施空袭,发射两枚“地狱火”导弹后顺利将其击毙,而他也曾是2000年10月12日“美国海军科尔号驱逐舰”遇袭事件的幕后策划者。


图2:2002年11月3日,加伊德·哈尔蒂被无人机击毙后的现场残骸


采用无人机空袭的方式虽然看似高效,但尚还无法取代在陆上实施作战的特种作战人员。譬如要猎杀藏匿在房屋内的高价值目标人员,无人机空袭就无法确保百分百的猎杀,并在第一时间确认尸体是否是高价值目标本人。


2006年,美国空军的MQ-1“捕食者”型无人机就曾错失击毙扎瓦西里的机会,使得后者得意至今逍遥法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