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船国际造了艘不怕冷的巨轮→全球首艘极地凝析油船今日命名!

广船国际造了艘不怕冷的巨轮→全球首艘极地凝析油船今日命名!

钟伟 摄

“Arc7破冰级,吊舱推进,双向破冰,能在零下50摄氏度的环境下运营,这些字眼足以让这艘船在全球独一无二。” 12月4日,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为希腊Dynacom公司建造的全球首艘44500载重吨极地凝析油船在南沙被命名为“BORIS SOKOLOV”号,即将交付船东投入运营。

不怕冷的巨轮

“BORIS SOKOLOV”号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怕冷,就算是在零下50摄氏度的北极航区,她也能够破冰前进,畅通无阻。

这艘船就是为挑战北极地区极寒天气而生,按照俄罗斯船级社(RS)最高冰区级别——Arc7级破冰能力设计,能全年在无破冰船引航的条件下航行和供应凝析油。“BORIS SOKOLOV”号交付投入运营之后,将主要服务于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项目——亚马尔LNG项目。据了解,亚马尔公司已与希腊船东Dynagas签署了这艘凝析油船的长期租船协议。

广船国际造了艘不怕冷的巨轮→全球首艘极地凝析油船今日命名!

钟伟 摄

亚马尔LNG项目位于俄罗斯境内的北极圈内,是目前全球在北极地区开展的最大型液化天然气工程,属于世界特大型天然气“勘探开发、液化、运输、销售”一体化项目,被誉为“镶嵌在北极圈上的一颗能源明珠”。该项目由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中国石油、道达尔和中国丝路基金共同合作开发。在中国石油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广船国际成功赢得了这艘船的订单,“BORIS SOKOLOV”号的成功建造,也向世界和能源界充分展示了中国装备和中国制造的实力。

作为中俄在北极圈合作的首个全产业链合作项目,亚马尔LNG项目是“冰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这不仅将带动俄罗斯能源产业和边疆地区发展,还能够丰富我国清洁能源供应,加快推进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这对中国海外能源合作、提升中国在世界能源市场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BORIS SOKOLOV”号是广船国际为该项目建造的第三艘船。在此之前,广船国际已经成功建造了两艘极地重载甲板运输船服务于亚马尔LNG项目,是全球仅有的两艘能在冬季进入北极萨贝塔港口的工程船,已执行了近40个航次的运输任务,为整个亚马尔LNG工厂建造提供了保证。

都有哪些“黑科技”?

要想在冰天雪地的北冰洋航行,没有一点真本事可不行,否则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冻住。这艘船的船艏和船艉都安装了由特种材料制成的冰刀,遇到1.8米厚以下的冰层和15米以下的冰脊,她可以像刀切豆腐一般直接碾压过去。

广船国际造了艘不怕冷的巨轮→全球首艘极地凝析油船今日命名!

钟伟 摄

这艘船没有舵,转向、前进和后退都靠安装在艉部的两个目前全球最大的吊舱式推进器。这种吊舱推进器可以在360°内水平转动以实现船舶前进或者后退。因此,这艘船可实现艏艉双向破冰,其中艏部可破1.8米厚的冰层,艉部可破1.5米厚的冰层,并能保持2节以上的航速。

除此之外,为了确保船舶在极寒的恶劣天气下仍然可以正常运行,船上所有设备设施均采取了防寒设计。有了这些“黑科技”,用“船舱外大雪纷飞,船舱内四季如春”来形容她就再合适不过了。

为何选择广州造?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在极地及冰区船建造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早在2008年就成功建造了首艘51800吨1A级冰区加强型化学品/成品油船。2016年又分别为亚马尔项目建造交付了“Audax”号和“Pugnax”号两艘Arc7破冰级极地重载甲板运输船,目前这两艘船运行状态良好。

成品油船/化学品船是广船国际的优势船型。这次建造的极地凝析油船具有“破冰”和“成品油船”的双重特点,是将“破冰”和“油船建造”两方面的技术优势进行完美结合。

广船国际造了艘不怕冷的巨轮→全球首艘极地凝析油船今日命名!

钟伟 摄

“从前的’中国制造’常常被认为是低端产品,但随着我国工业水平的高速发展,我们在船舶制造领域已经逐步赶上和超越发达国家,我们正在全力以赴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这艘高技术的极地凝析油船就是我们转型升级的代表性产品。”该船项目经理周圣平说。

广船国际造了艘不怕冷的巨轮→全球首艘极地凝析油船今日命名!

什么是凝析油?

凝析油是指从凝析气田或者油田伴生天然气凝析出来的液相组分,又称天然汽油。其主要成分是C5至C11+烃类的混合物,并含有少量的大于C8的烃类以及二氧化硫、噻吩类、硫醇类、硫醚类和多硫化物等杂质,其馏分多在20 ℃~200 ℃ 之间,挥发性好,是生产溶剂油的优质原料。

凝析油的特点

凝析油在地下以气相存在,采出到地面后则呈液态。凝析油到了地面是液态的油,在地层中却是气体,叫凝析气。凝析气是石油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溶解在天然气中形成的混合物。凝析气藏位于地下数千米深的岩石中,开发得到的主要产品是凝析油和天然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