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文:除了阿里巴巴的組織能力,其他都不過關,包括美團點評

“我認為除了阿里巴巴的組織能力,其他都是不過關的。”

王慧文:除了阿里巴巴的組織能力,其他都不過關,包括美團點評

美團點評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出席36氪WISE新經濟之王峰會時分享了互聯網下半場看新業務的心態,他表示,“當一個行業處在市場紅利、市場驅動的環境裡面,大家在組織建設上常常是非常落後的”、“我認為除了阿里巴巴的組織能力,其他都是不過關的。”以下內容根據現場演講整理。

美團CEO王興提出來的“互聯網下半場”,火了一段時間歸於寂靜,今年又被很多人提起。因為大家終於感受到下半場的瑟瑟寒冷了。

當前大勢下該有什麼樣的心態?

我曾經在朋友圈問過一個問題,激進和保守哪個是對的,哪個是錯的。看到的答案差別很大。

激進和保守沒有對錯之分,該激進的時候激進是對的,該保守的時候保守是對的,該激進的時候保守了,就是錯的。既然從上半場進入到下半場,所以過去很多的心態、認知、規劃、經營方法,都應該發生一些對應的調整。如果不做調整,仍然用上半場的方法論應對下半場,就會掉到深坑裡面去。

王慧文:除了阿里巴巴的組織能力,其他都不過關,包括美團點評

三個方向來看。

下半場,企業是否有必要增加新業務?

第一,下半場看新業務的心態。

前一段時間,斷斷續續有一些企業的主要經營者找我聊天,跟我討論一個問題:如何做新業務。常規看法認為,美團點評在做新業務還是有一點點思路和門道的。我給他們的反饋特別直接:不要做新業務。他們的反映都非常錯愕。為什麼不建議做新業務?因為今天所面臨的情況跟上半場有一個很重要的差別。上半場,默認你做一個新業務的成功率會很高,錯了也不要緊,反正主營業務很好,也能融到錢,所以試錯的成本很容易被主營業務的增長承擔掉。但是到了下半場,事情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縱觀人類歷史,在任何一個時間片段看待當時的商業機會,默認“沒有商業機會”才是常態,默認“有商業機會”則是變態。而中國互聯網在過去上半場,就是整個人類商業史上的“變態”。大家覺得做什麼都容易成,什麼錢都該花,什麼都該試。但今天已進入到下半場,根本的變化已經發生,不要指望輕輕鬆鬆就能讓一個新業務出現。

所以我們在下半場的心態上,要比上半場多了批判、挑剔、質疑,要做更多的工作。如果具體到上半場、下半場該用什麼樣的心態,我認為,上半場看新業務要少猶豫、快出手。下半場要多思辨、常論證——要認真論證、長期思辨以後才動手做新業務。否則會導致大量的資源、大量的人力在盲目試錯的新業務中消耗掉,不會產生任何產出,反而可能會導致在主營業務上錢、精力、人才等資源的投入不足。

在要不要做新業務這件事情上,前一段時間美團點評公司內部開會,公司的高級副總裁陳亮說,“企業能做新業務本質上是組織能力的溢出。”這個說法非常觸動我,覺得非常有道理。

我再重複一遍:組織做新業務本質上是組織能力的溢出。

企業準備做一個業務也好,做多個業務也好,如果做一段時間以後你的組織能力已經可以把這個業務做得很好了,但同時組織能力還有剩餘,你就可以做一些新業務。

組織能力的溢出由多方面因素導致,有可能因為人才的培養,也有可能因為公司平臺化體系建得好、平臺化工具建得好,這些都可能導致你的能力溢出。如果你的平臺工具、平臺體系建得好,做一個新業務時,你的投入產出比同樣會比別人高很多。正因為這些組織能力的溢出,才能保證一個企業能抓住做新業務的機會。

為什麼我對之前找我的那些人建議不要做新業務呢?

原因很簡單,他們的團隊,組織能力肯定沒有溢出,否則就不會找我了。不僅如此,我認為他們的大部分主營業務沒有做好,相反很可能做得很差。在主營業務投入精力不足的情況下去做新業務,會導致主營業務做得不夠紮實。這種情況在上半場不是問題,在下半場卻會是個巨大的問題。

如何看待新業務該不該做?下半場是長週期論證,長週期決策,不要輕易動手。

王慧文:除了阿里巴巴的組織能力,其他都不過關,包括美團點評

下半場,企業如何看組織建設?

第二,關於下半場看組織的心態。

按照企業發展的三段論,企業發展大概有三個階段驅動:市場驅動、領導力驅動、創新驅動。關於領導力驅動和創新驅動哪個排在前面有不同的說法,但市場驅動排第一是毫無爭議的。下半場的特點是市場驅動的紅利沒有了,我們就要求助於領導力驅動或者創新驅動。剛剛講新業務,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不那麼精準地理解為偏創新驅動。如果講領導力驅動,就是跟組織相關。

非常糟糕的是,當一個行業處在市場紅利、市場驅動的環境中時,大家在組織建設上常常是非常落後的。很多企業業務飛速增長,以為自己很NB,瘋狂加薪、上市。其實組織建設非常落後,我用稍微客觀的眼光看待今天中國互聯網的組織能力建設,我認為除了阿里巴巴,其他都是不過關的。阿里巴巴我還是很服的,組織能力非常好,這使得它今天能支撐這麼多業務,還不出亂子。但其他公司,我花了很長時間觀察,覺得做不好,包括美團在內。我不認為美團的組織建設能力做得很好。

所謂的冬天、所謂的下半場,對生存的考驗非常大。

當市場已經到了領導力驅動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如果不把注意力從抓市場機會轉移到建設組織能力,用領導力驅動來驅動業務發展,很可能會導致原本一個有100分空間的市場,因為組織能力不夠,只把市場做到60分。這後果非常嚴重,跟人的身體一樣,冬天身體不好很容易凍死,即使在一個不錯的產業中,如果你的基本功不紮實、組織能力不強大的話,任何一個原因都可能把你掐死。也可能掐不死,但會導致你在滿足客戶需求上出現問題,最後體現在財報上出問題。

我們要用更挑剔、更苛刻的心態,來看待我的組織能力。否則我們很可能在漫長的下半場裡面被市場淘汰掉。

王慧文:除了阿里巴巴的組織能力,其他都不過關,包括美團點評

員工該以什麼樣的心態看待自己的就業和工作?

這個話題意義巨大。

當企業用非常嚴格挑剔的心態看待組織,對應的就是員工該以什麼樣的心態看待自己的就業和工作。

一個獵頭公司的人寫了一篇文章,叫《形勢》。因為他做獵頭,他認識不少人,裡面舉了很多例子,例如某個在BAT工作多長時間,200萬年薪的產品經理離職後六七個月還沒有找到下家。這是過去互聯網行業裡面不可能出現的情況,但今天互聯網行業的就業狀況發生很大的變化。過去也許你跳一次槽漲薪50%,現在我建議大家不要輕易跳槽。過去你很願意跳槽到一個非常早期的初創公司,現在我建議你不要這麼幹。過去你可以對老闆稍微不爽一點就罵他,現在對老闆仍然不爽,仍然要罵,但我建議你對工作要嚴肅。

我相信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就業狀況都將是這樣。

我們公司花很長時間討論員工的職級體系設計,我們發現一個非常重要的、中國企業員工體系設計跟美國不一樣的地方。

總體來說美國很多公司在職級體系設計上顆粒度比較粗,最明顯的是亞馬遜,軟件工程師分了三級,中國分了十幾級。為什麼這麼細?因為員工不晉升,就會心裡感覺不舒服。所以組織被迫每過一段時間給員工一個激勵,讓他覺得公司認為他是不錯的。事實上美國那種職級體系設計,跟美國國家的發展速度有關係,沒有快速發展的行業,所以也不會有快速發展的薪資。

所以在看待就業這件事情上的心態,我們要避免浮躁心態,避免看頭銜,而要多看自己能力的成長,少看薪資、頭銜。

所以如果要跳槽,不要裸辭,不要浮躁。認真提高自己的能力,不要看那些非常虛的東西。因為整個潮水退的時候,所有的東西都在裸泳,企業能看到裸泳,員工也能看到裸泳。希望大家調整好心態,在正確的時間點,用正確的心態,來面對所有的一切。避免到時候“被裸泳”。

(根據36氪wise新商業大會演講嘉賓發言整理,未經本人審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