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說“隨便”,說得多了就成了一個隨便的人

不要再說“隨便”,說得多了就成了一個隨便的人

(文|清和 圖|網絡)

Part 1. 我們都喜歡說“隨便”

記得有次季度會議,大家從四面八方聚到總公司。

三天時間開完了公司會議,我們經理又在酒店又進行了區域會議,說完工作上的事後,召集大家的意見,對下月的月度會議選擇一個城市。

大家挨個說出自己的想法。

“去a城,那裡交通便利,大家好坐車。”

“去b城,開完會還能享受下美食。”

“去c城吧,有個地方適合開會,還不耽誤吃喝玩樂!”

輪到晴晴的時候,她說:“隨便吧!”

經理立馬不高興了,瞅著她說:“大家都去跳樓,你也隨便嗎?看來店鋪的業績也是你隨便做出來的咯!”

經理說話向來穩準狠,晴晴啞口無言,感到難堪低下頭去。

後來回到自己房間,委屈得哭起來,她覺得自己是好意,想遵從大家的意見,沒想到一句“隨便”招來譏諷。

淺聽,是沒錯,善解人意。但深思一下,問題就大了。

一句“隨便”,會讓人看到處事的態度和責任感,一個對生活負責的人,會有建議、有熱情、熱於聆聽,更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

而晴晴的態度,會讓人覺得是不在乎不關心,置身事外,有失尊重。

我以前是個很喜歡說“隨便”的人,並且一度認為,這是自我修養的一種良好表現。

和朋友一起吃飯,問吃什麼,我說“隨便,你喜歡就好。”去旅行,朋友問去哪,我說“隨便,你定。”

和別人相親,人問在哪見面,我說“隨便,哪裡都行。”人又問,我們結婚吧,我差點又說“隨便!”

後來,和喜歡的人結了婚,我這種“隨便”的習慣,被先生當作很嚴肅的一件事。

每當我說隨便的時候,他都糾正我,說別人聽到這話時的感受。

然後我意識到,別人不指正我,是礙於情面,指不定在心裡有多反感。先生指正我,一方面是讓我成長,另一方面也是受夠了這句話。

“隨便”,既是對他人的一種為難,也是對生活的一種不負責。

不要再說“隨便”,說得多了就成了一個隨便的人

Part 2. 不招人待見的“隨便”

在美國一項“最令人反感的詞彙”調研中,“隨便”一詞以47%的票率位居榜首,由此可見,它是多遭人生厭。

心理學家認為,在人際交往中,主動權的控制應當是隨時交替的。而“隨便”是把主動權完全交給了對方。

自己不願思考,或有異議不滿,或怕被否定,或為了遷就別人,不管原因是什麼,都會給人一個沒有主見的印象。

這樣,在工作上,難以讓人信服你能挑起大梁;在朋友裡,也許是個挺好的聆聽者,但無法深夜暢談;在家庭裡,不能起到表率作用,甚至會影響到孩子。

別人在詢問我們的意見時,要說出自己的想法,明確的表示同意或反對,實在沒有什麼意見時,用禮貌體貼的方式將主動權讓出去。

有效的溝通,是互相傾聽,互予建議,互惠互利,而不是對方滿心歡喜的詢問時,一句“隨便”奉上。

我們經常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原句出自《孟子·梁惠王下》:“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

有天,孟子被齊宣王接見,他問宣王告訴莊子喜好音樂的事,宣王臉色突變,不好意思,解釋一番。

但孟子認為音樂即是治國之道,喜歡並非壞事,宣王好奇,孟子說:

“獨自娛樂的快樂,和人一起娛樂,哪一種更快樂?”

“和少數人一起的娛樂,與和多數人一起娛樂的快樂,哪種更快樂?”

孟子告訴宣王,禮樂天然,出自心田,民之樂即王之樂,天下同此樂,王之有也即民之有,這就是真正天下大同、仁德治世的王道。倘若大王與百姓一起娛樂,共同分享內心的喜悅,那麼就會受到天下人的擁戴。

這也是告訴我們的處世之道,喜好做出來,想法說出來,參與進去,同大家一起分享,並不是保留自己的喜好意見,或遭人誤會,或顯得是對自己和他人不負責。


不要再說“隨便”,說得多了就成了一個隨便的人

Part 3. 用不隨便的態度,過隨緣的人生

佛經講,因上努力,果上隨緣。

是說不管做什麼,我們要注重過程,努力的去做去奮鬥,不是貪圖安逸、得過且過,不是想著得到回報看到結果。

而常常“隨便”的人,看似灑脫,實則是對生活的一種得過且過。

別人問,還沒想好的時候一句“隨便”,事情來了,不知道怎麼處理,一句“隨便”,心口不一的時候一句“隨便”。

人生要隨緣,安於當下不迷茫,不做過多的擔心。但生活,要富以熱情的態度,不恣意不敷衍不苟且,有主見有擔當有堅持。

不要再說“隨便”,說得多了就成了一個隨便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