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真实的刘备到底是怎样的?有多厉害?

一个人的历史


曹魏官员裴潜曾经说过:“

使(刘备)居中国,能乱人而不能为治也。若乘间守险,足以为一方主。”这句话简直就是神一般的预言,刘备后来果然依托巴蜀之险抗击曹操,成为曹操的心腹大患。那么正史上刘备到底是怎样的?有多厉害呢?我为大家分析一下!

魏、蜀、吴三国鼎立,三位君主各有特点。具体来说就是曹操是个一流的政治家,一流的军事家。孙权是个一流的政治家,三流的军事家。刘备是个二流的政治家,二流的军事家。所以,大家容易对刘备产生误判,因为刘备军事、政治素质都不是很高明,容易给人一种很软弱的形象。其实事实情况不是这样的,刘备在骨子里是很强硬的,为什么这样讲呢?

刘备初期因为讨伐黄巾军而谋得了一个官职:安喜尉,正当刘备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发生了一点小意外。朝廷下诏书派督邮到各地巡查,凡是因为军功而当官的,都要被撤职。究其原因是因为东汉末年凡是想当官的,只有两条途径:要么被举荐,要么拿钱买官(灵帝时期),所以刘备的官很可能要丢。

于是刘备想要求见这位督邮,谁知道这位督由拒绝了刘备的求见。刘备大怒,直接冲进官府将督由绑起来,杖责两百下,然后将自己的印绶绑在马桩上扬长而去。所以,刘备软弱吗?一点都不软弱,简直是暴脾气。

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枊,五葬反。弃官亡命。

那么刘备政治手腕厉害吗?厉害,但是不如曹操厉害,曹操是一流的政治家,而刘备只能算二流的政治家。为什么这样说呢?

刘备困顿过,而且经常困顿。刘备曾经因为吕布偷袭下邳而丢了徐州,没有办法刘备向吕布妥协求和,以求得一时之安稳。后刘备与吕布闹翻,又投靠曾经与自己为敌的曹操,感觉到曹操会对自己不利,于是又投靠曹操的死敌袁绍。最后感到袁绍不能容人,又南下投靠刘表,照样不被刘表所完全信任,在荆州蹉跎七年岁月。

这就是刘备的政治哲学,不管是谁,只要能求得一时平安,哪怕昨天还对阵厮杀,今天就可以握手言和。这样做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刘备永远不可能有自己的势力。那么曹操呢?为什么曹操比刘备强。

曹操也曾经困顿过,而且不比刘备强到哪里去,但是曹操处理问题的方式跟刘备不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曹操东征徐州,陈宫勾结张邈迎吕布入主兖州,当时兖州诸郡皆叛,只剩下范县、鄄城、东阿三地未失。曹操率军返回与吕布厮杀,当时正逢蝗虫之灾,双方争斗了半年时间,军粮匮乏,无力再战,于是罢兵。此时曹操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进不能战胜吕布,退又无军粮可食。

这时袁绍派手下前来游说,劝曹操归降自己。曹操犹豫不决,这时程昱劝道:袁绍有兼并天下之心,但是智力不足。将军英勇神武,难道想屈尊去做他的手下吗?现如今虽然形势窘迫,但我们尚有三城可守。以您的英武,再加上我和荀彧的辅助,我们一定能够成就霸业,何必因为一时之急而投靠他人呢?曹操恍然大悟,遂决定坚守,后终于战胜吕布,夺回兖州。

夫袁绍据燕、赵之地,有并天下之心,而智不能济也。将军自度能为之下乎?将军以龙虎之威,可为韩、彭之事邪?今兖州虽残,尚有三城。能战之士,不下万人。以将军之神武,与文若、昱等,收而用之,霸王之业可成也。原将军更虑之!”太祖乃止。

刘备和曹操在政治谋略上的差距就是刘备不能坚持,而曹操能坚持。终曹操一生,他都没有屈服过谁,而是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打拼。反观刘备,惶惶如丧家之犬,到处投靠别人,所以他蹉跎了半辈子还是一无所成。那么刘备为什么后来又成功了呢?

刘备虽然政治素质是二流的,但抵挡不住运气好。刘备在荆州呆的七年间,几乎所有的荆州名流他欲攀附于他,因为大家都知道刘表的实力根本不足以守卫荆州。后曹操南下征讨荆州,刘备逃亡夏口,然后运用政治手腕联合孙权,双方一起打败曹操,然后刘备借机在荆州发展自己的实力,终于有了一块儿真正属于自己的地盘。而这还只是开始,刘备二流的军事实力将帮助他再上一层楼。

回望裴潜那句话:(刘备)若乘间守险,足以为一方主。也就是说刘备如果到了一个可以恃险自守的地方,那么他就可以成为一方之主。而对于刘备来说,这个地方就是益州。

当时益州之主是刘璋,刘璋暗弱,不能服众,内有法正、张松的不屑,外有张鲁的背叛。后刘备应刘璋之邀前去帮忙防备张鲁,刘备顺势取而代之,攻陷成都,获取了益州。而刘备本来是二流的军事水平,但是等刘备来到可以据险自守的益州地区时,他的军事水平(防守水平)达到了一流。为什么这样讲,事实为证。

刘备取得益州后没有停留,而是快速的和张鲁取得联系,诱降张鲁。当时张鲁正被曹操所进攻,张鲁没有选择南下投靠刘备,而是投靠了曹操。那么刘备和曹操在汉中这个地方究竟谁更厉害呢?

刘备北上争夺汉中,先是斩杀了曹魏主帅夏侯渊,后与亲自前来决战的曹操对阵于汉水,双方对峙两个月,曹操不能坚持,于是退走,刘备遂取得了汉中。而刘备早在曹操没来之前就已经自信的喊出:即使曹操来了,我也一定能够拿下汉中!

所以刘备是什么样的人呢?政治水平二流,脸皮很厚,可以联合任何一方,但是不愿意屈居人下。而刘备最成功的一次联合是和孙权,刘备以独立的身份、平等的地位联合孙权,而且事后渔翁得利,趁机占据了荆州。

而刘备军事水平是二流的,徐州之守失败,在许昌南偷袭曹军失败,荆州之守失败,夷陵之战失败,但是不能说刘备军事水平差,因为刘备军事水平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即刘备需要处于一个险要之地,这样的话他的二流军事水平立刻就会变成一流军事水平,一句话总结,刘备善守险地而拙于进攻。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刘备到底有多厉害,他比刘表、刘璋这些人要厉害,这些人即使处于险要之地也是守不住曹操进攻的,但是刘备能,所以刘备最后能霸占巴蜀之地。但就是他的极限,因为他政治、军事水平有限,他不可能再有什么大的作为。至于平定天下,只是一个妄想罢了!这就是我的观点。


每日趣评


刘备有多厉害?我认为三国最厉害的主公就是刘备,而不是曹操。



很多人认识的刘备,大多停留在《三国演义》里面爱哭爱演戏的刘备,武不出众,谋略一般,连人格魅力都被粉刷成演戏的虚伪。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显刘备之长厚而近伪”。

但正史的刘备可不是这样的!

在东汉末年诸侯林立的时代,刘备能凭着其莫须有的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最后脱颖而出,成为了最后三国鼎立的一国,无疑说明了刘备的厉害。

相对于袁绍和袁术的四世三公,曹操的太尉父亲,就连孙权也是长沙太守之子,刘备可真是一穷二白。穷到只能和母亲贩履织席,白到身家背景都是莫须有的。假若刘备有刘表和刘璋那样的出身,还真不会有曹操孙权什么事,毕竟刘备就是拿着这样的烂牌,也能在显赫之前就得到曹操“天下英雄维使君与操耳”的赞许。


那么刘备到底厉害在哪里?实际上刘备有几个成就大业的优点。

1、志向高远,心智远超同辈。

刘备小时候就有和同族人玩扮演皇帝或王爷的游戏。在那时候可不是现代,是个孩子就敢这么做的,但刘备就敢这么做,而且还把这想法当成了目标,一直为之努力,最后得偿所愿。志向高远在群雄逐鹿的年代很重要,没有高远的志向最终只会被吞并,这可以看看张鲁、刘璋之辈。

2、刘备是真的仁厚,而且很有人缘。

《三国志》里说到刘备“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众多归焉。”这都说明了刘备为人处世的深厚功底。这待人接物的能力让刘备享有极高的美誉度仁厚,也让刘备交友广阔。虽然刘备上半生一败再败,但是很多人争着收留刘备,而且都是平等对待的。要是没有这能力,刘备早就破产待业了,哪会总是有机会东山再起。

3、刘备不折不挠的意志也是冠绝三国的。

像袁绍、曹操更多是因为命好,一直都没什么挫折。袁绍在官渡之战前都是顺风顺水,结果官渡之战一败就死翘翘了,本来还有四州之地,败一次也是无所谓的。而曹操这方面要好些,但是也无法和刘备相比,毕竟曹操在面对兖州被吕布占有的时候,也是想过投靠袁绍的。纵观三国,也就刘备败得那么多,败得那么惨,然后还坚持下去,最后实现帝王梦想的。刘备逆商超表!

综上所述,刘备就以其个人能力而言,绝对是三国之最。

*我是一名历史爱好者,喜欢历史的朋友请关注我,关注我,关注我,重要事情说三遍!


三分钟历史角


历史上的刘备是以汉高祖刘邦为榜样的,他自幼就调皮捣蛋,和公孙瓒一起读书他俩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同学,所以后来诸侯争霸的时候,刘备一直在公孙瓒手下。

有人说刘备是织席贩履之辈,其实织席贩履是刘备母亲的营生。刘备向来不乐意干这些事,他带领一帮兄弟,以收保护费为生,张飞关羽也是在这个时候结识的。严格来说,刘备在参加平黄巾起义之前,就有一支团队了。

朝廷无力镇压黄巾军,就让各地政府自行募兵镇压。刘备就带着他的队伍报名参加了灭黄巾的队伍。

灭了黄巾后,刘备就被封县尉,相当于现在县委常委公安局长兼副县长。


老隐隐于巅


刘备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开国皇帝,民间传说中他是一个爱哭包,但在历史上,他是一个非常强悍的帝王!

接下来,悦史君将严格按照正史,还原一个越挫越勇、终成大业的刘玄德。

刘备虽然自称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但这个名头一没有确切的谱系,二并没能给他带来多少好处,从小贫苦无依,过着底层百姓的生活。

刘备不屈从于这样的命运,长大后跟当时的大儒卢植学习,还跟豪杰公孙瓒等人交往密切,有自己的一帮人,还通过商人的资助积累了更多部属。

黄巾起事后,刘备投入战斗,当了安喜县尉被裁,高唐令被盗贼打,徐州刺史被吕布暗算投靠曹操,再回徐州又被曹操打败投降袁绍,离开袁绍又被曹操打投靠刘表……

到这时,刘备战斗了20多年,却没有一个稳定的地盘,还被刘表猜忌,实在是不如意,但他还是充满希望。

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请了诸葛亮出山,第二年与孙权联合击败曹操,拿下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第一步根基。

紧接着,刘备抓住益州牧刘璋邀请入川的机会,果断带领部分人马开辟新天地,并在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年)完全占领益州。

曹操占领汉中后回师,刘备在处理好跟孙权的荆州矛盾后,率兵争夺汉中,最终成功拿下,当上了汉中王。

曹丕代汉建立曹魏政权后,刘备称帝建立蜀汉,登上了人生最高峰。

悦史君认为,刘备的条件远不如曹操、孙权,但他不断进取,在多么困难的情况下都没有放弃,一步一步登上皇位,开创新的朝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才是三国时期的第一英雄!


写有趣的历史,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历史这样说


历史上的刘备被大大低估,政治不用说了,武功提一下,到了明代,戚继光为平倭寇,整理历代剑法,得五家为军中最实用:“卞庄之纷绞法、王聚之起落法、刘先主之顺应法、马明王之闪电法、马超之出手法”。如果把刘,曹,孙三人放到一个屋子里,活着出来的一定是刘先主。创业前期势单力薄,打那么多败仗,屡次都能生还不是运气那么简单。能够在武学上自成一家的君王还有赵匡胤和他的太祖长拳。


手机用户61603085811


提到正史上的刘备,就得从陈寿所著的《三国志》说起,在《三国志》中,陈寿如实记录了刘备波澜壮阔的一生: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很小的时候就失去父亲,与母亲一起以卖鞋织席为生。

帝室之胄,素有人望

他家东南角的篱笆上有棵桑树五丈多高,枝叶茂盛,远远望去就像一个车盖,过往的人都对他那不同寻常的长势感到奇怪,有人说这样的树下当出贵人。刘备十五岁的时候,母亲让他出外游学,刘备与本族人刘德然、辽西人公孙瓒,一起师从九江太守卢植读书。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经常资助刘备,讲他和儿子同样看待。公孙瓒和刘备也极为友好,刘备把公孙瓒当做兄长对待。


刘备身高七尺五寸,手垂下来能过膝盖,眼睛能看到自己的耳朵,平时说话很少,很懂得尊重别人,喜怒不形于色。喜好交结豪侠之士,年轻人都争着追随他。中山大商人张世平、苏双等人拥有资产千金,见到刘备之后,很看重刘备,资助他很多钱财,刘备因此能够用这些钱财来招集徒众。

鞭挞督邮,深得人心

汉灵帝末年,黄巾军起义,各州郡纷纷起兵,刘备率领徒众跟随校尉邹靖讨伐黄巾有功,被任命为安喜县尉。郡督邮因公事来到安喜县,刘备请求拜见被拒绝。刘备大怒,径直闯入,将督邮捆了起来,杖责二百,解下系印的绶带系住他的脖子,另一头拴在马桩上,弃官逃走。


后刘备被黄巾军打败,去投奔中郎将公孙瓒,公孙瓒上表朝廷,奏请刘备为别部司马。刘备因屡立战功,暂时代理平原县令,后兼任平原相。平原国中的刘平素来轻视刘备,对在他治下为民感到耻辱,便派门客刺杀刘备。这个门客不忍心动手,把底细告诉刘备后就离开了,刘备深得人心就是这样。

陶谦重托,三辞而受

徐州牧陶谦病重,对别驾从事糜竺说:“除了刘备没人能使这个州安定。”陶谦死后,糜竺率领徐州人士迎接刘备出任徐州牧,刘备不敢接受。下邳人陈登对刘备说:“现在汉室衰微,天下大乱,建功立业正在今日。徐州富饶,户口百万,想请你屈就主持徐州的事务。”


刘备说:“袁术就在附近,他俩四世三公天下仰慕,你们可以把徐州托付给他。”陈登和孔融都反对刘备的说法,说:“袁术无非是冢中枯骨,怎么值得放在心上?当今世事,百姓帮助有能力的人,上天给予却不要,将来就追悔莫及了。”于是刘备答应兼任徐州牧。

颠沛流离,无处安身

后来,刘备为吕布所击败,便投靠了曹操。曹操给刘备优厚的待遇,任命他为豫州牧。又给刘备增加兵力,让他东进攻打吕布。不久,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征讨吕布,并彻底消灭了吕布。后袁术称帝招致人神共愤、天怒人怨,于是准备北上经徐州投靠袁绍,曹操派刘备截击袁术,刘备还没抵达,袁术就病死了。


曹操曾随便的对刘备说:“当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使君您和我曹操,袁本初之辈,不值得一提。”刘备正在吃饭,听了这话,吓得把筷子都掉在了地上。刘备参与了董承的衣带诏之谋,后来事情败露,董承等人全部被杀,刘备当时佣兵在外才幸免于难。

刘备之后又曾先后依附于袁绍、刘表,投靠刘表后,曾在博望坡烧毁自己的军营,假装逃走,利用伏兵击败夏侯惇、于禁等人。

赤壁鏖战,益州之主

赤壁之战,刘备派诸葛亮出使东吴,与孙权结盟大破曹军,焚烧大量船只。刘备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击到南郡,当时瘟疫流行,曹操的部队大量伤亡,于是曹操率军返回。

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听说曹操将进攻张鲁,心中恐惧。此时别驾从事张松对刘璋建议说:“可以找刘备来抵抗曹操。”于是刘备留诸葛亮、关羽等人据守荆州,亲率步军数万进入益州。刘备北进到达葭关,但并没有立即出兵讨伐张鲁,而是广施恩德,以收取当地人心。


第二年,曹操征讨孙权,孙权向刘备求援,刘备派遣使者向刘璋请求给予兵马粮草。刘璋虚以伪倪,并不真心帮助刘备,刘备于是大怒,率军平定益州,兼任益州牧。以诸葛亮为辅政大臣,法正为主要谋士,关羽,张飞,赵云为战将,糜竺、简雍为宾朋。

此外,与刘璋以前所任用的人以及刘璋的姻亲都被重用,被刘璋排挤的人,甚至刘备素来怨恨的刘巴,只要有才能,刘备都把他们安排在显要的职位上,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于是有志之士无不竞相勉励。

南渡汉水,汉中称王

建安二十四年春天,刘备从阳平关南渡汉水,沿山逐渐向前推进,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曹操从长安亲率大军南征,刘备估计说:“曹操即使亲自来,也难有作为,我一定能够占据汉中。”


等到曹操大军来到,刘备收敛士兵扼守险要,始终不与曹军正面交锋。相持一个多月之后,曹军一无所获,士兵逃跑的日益增多。到了夏天,曹操果然撤军,于是刘备占据了汉中。这年秋天,群臣们尊奉刘备为汉中王,刘备返回成都,以成都为汉中王志所。提拔魏延为都督,镇守汉中。不久,孙权偷袭并杀掉关羽,攻占荆州。

猇亭之败,永安托孤

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称帝,改年号为黄初。这时有传言说汉献帝已经被害,刘备于是为献帝发丧,追谥献帝为孝愍皇帝。并在成都武担山以南举行仪式,继皇帝位。


章武元年四月,刘备大赦天下,改变年号。任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设置百官,建立宗庙,祭祀自汉高祖以下的历代祖先。六月,车骑将军张飞被身边将士所害。秋七月,刘备率军讨伐东吴,但在猇亭被陆逊击败退守永安。

章武三年春二月,诸葛亮从成都来到永安。刘备病重,将儿子刘禅托付给丞相诸葛亮,又命尚书令李严做诸葛亮的副手。夏四月癸巳日,刘备在永安宫去世,时年六十三岁。五月,刘备灵柩从永安运回成都,谥号叫昭烈皇帝。秋八月,刘备被安葬在惠陵。

天命难违,壮志难酬

刘备刚强坚毅,待人宽厚,他的识人才与使用人才都有汉高祖刘邦的风范,具备英雄的气度。他把整个国家和后主托付给诸葛亮,而内心毫无杂念,表现出了君臣之间的至诚至公,是古往今来的美好典范。

他机敏权术,才干谋略比曹操略有逊色,所以打下的地盘也小。然而刘备屡受挫折而不屈不挠,始终不肯处身于曹操之下,这就是一代雄主的雄心壮志。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五易其主,四失妻子”,刘备的创业之路走得十分艰难,他不是假仁假义的小人,而是真正能伸能屈的真英雄!据史料记载,刘备最初本是一织席贩履之徒,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开始也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地盘,整日东奔西走,到处寄人篱下,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他在很多方面的表现看上去都不像是一个英雄。小说《三国演义》中更是把刘备描写得窝窝囊囊,除了会哭,会跑,笼络人心,没啥其他显著的本事。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刘备究竟是怎样的呢?在我看来,历史上真实的刘备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身卑然志远,心中有家国

其一,刘备身卑,然胸怀大志,心有家国。还记得那个“求田问舍”的故事吗?话说有一次刘备和刘表及其手下讨论天下英雄,有个叫许汜的人就发表议论,许汜说陈登这个人没有礼貌,他说我到下邳去见陈登,陈登半天不跟我说话,最后自顾自地跑到一个大床上去睡,让我睡小床。对此,刘备就发表意见了,说许汜你知道这为什么吗?因为你素有国士之名,在这样一个动乱的年代正是需要你这样的国士出来为国家分忧,来平定天下的,可是你整天干什么呢?“求田问舍”,整天买地买房子,这样的人陈登最看不起的,他怎么会跟你说话?实话说,你也是运气好碰上了陈登你要是碰到我刘备这样的小人,我恨不得自己睡在楼上,让你睡地下!还说什么大床小床!由此可见,说明刘备有志向,愿意为国家分忧。刘备并不是我们想象的窝窝囊囊、只会跑只会哭的没用的窝囊废。

顽强的拼搏意志

其二,刘备具有顽强的拼搏意志和永不言败的精神。我们知道刘备的前半生是很糟糕的,史书上的说法是八个字:五易其主,四失妻子。不停地投靠他人,又不停地遭到挫折和失败。换了别人,尤其是一个以英雄自称的人,可能早就自杀了,至少也早就心灰意冷已经放弃了。但是我们看看史书上的记载,何曾见过刘备灰心丧气,只见他屡败屡战!他从不甘心,这说明他具有永不言败的精神。这也是为什么刘备能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原因!

信义真英雄

其三,刘备是一个有信义的人。

袁绍曾评价刘备“弘雅有信义”。

曹魏著名战略家刘晔也曾赞曰:“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

也就是说刘备这个人是很讲诚信和义气的。刘备作为一个英雄他肯定要广纳人才,团结一批人来完成他的事业,对于他的依靠对象他是“弘雅有信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关羽和张飞,关羽和张飞跟了刘备以后就跟了一辈子,关羽还有过“千里走单骑”,时曹操那么厚待关羽,关羽尚弃曹奔刘,何也?就是因为刘备重义啊。按照史书上的记载叫做“寝则同床”,就是刘备经常是跟他这两个兄弟睡在一张床上的,这就是英雄的义气,这就是兄弟情谊。

所以刘备的成功不是偶然!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灵魂的感触


刘备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虽然出身草根家庭。但是,他很会包装自己。说自己身上流着的是皇室的血脉,具体可追溯到中山王刘胜儿子的那一代。

要知道中山王刘胜有一百二十个儿子,即使刘备是滥竽充数之辈,恐怕也没有人能查的清。真假我们暂且不论,因为这并不影响他是英雄的事实。

刘备打着自己是皇室后代子弟的旗帜,以恢复汉室为名,开始召集英雄好汉,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在这期间,他的麾下聚集了关羽,张飞两个英雄好汉,并且三人还结拜了兄弟。可以说那时候的刘备,大小也是一个人物了。

但是,他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地盘,而是到处去投靠人家。

刘备还投靠过曹操,两人青梅煮酒的时候,曹操问刘备,你说如今的天下,谁才算得上英雄呢?

刘备说曹操,刘表,孙权......。都不错,曹操赶紧让刘备打住,他对刘备说,叫我说呀,如今天下的英雄,也就是你和我两个人而已。

当刘备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他并没有感到开心。因为此刻他已经被曹操给盯上了。所以,当务之急,刘备又要跑路了。

这次刘备又去投靠了刘表,刘表也视刘备为英雄,但是,就是不怎么信任他。

也正是在这期间,刘备得到了诸葛亮。三顾茅庐之后,刘备被诸葛亮的才学所折服,请他出来辅佐自已。两人的关系甚至比刘备和关羽张飞的都要近。

当然诸葛亮对刘备的最大贡献,就是预测了天下要三分,刘备若是想统一天下,必须是这三份之中的一份。

无论什么时候,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刘备真的等到了这个机会。

因为曹操要打刘表了,刘表的地盘是整个荆州之地,也就是趁着曹操打刘表的时候,刘备把大部分荆州给夺到了自己的手里。

直到此刻,刘备才算有了属于自己的真正的栖身之地。

因为刘备是要干大事的人,所以,他并不满足于得到荆州,这时候他又把贪婪之手伸向了益州。

此刻的益州牧,也不是别人和刘备是一家子,叫刘璋。

但是,刘备才不管你是不是和我同宗同源呢。最主要的是要把刘璋的地皮搞过来。

刘备攻打益州,刘璋守了一些时日,就放弃了。刘璋选择了把地盘拱手相让给刘备。

就这样刘备轻而易举的得到了益州也就是蜀郡。

刘备占据了荆州和益州,终于有了和曹操叫板的实力。但是,刘备还是不满足。

这时候他又开始想扩大地盘了。就在他攻打汉中的时候,出了意外。

这个意外是关羽造成的,刘备拿下荆州去打益州的时候,是让关羽镇守荆州的。

就在刘备攻打汉中的时候,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结果这一战关羽失败,并且败走麦城被吕蒙杀了。

关羽一死,荆州也就落入到了孙权的手里。

刘备气不过,调转士兵来攻打孙权,想重新夺回荆州。刘备这次发动的战争,也就是历史上的夷陵之战。

可惜的是,这一战刘备不但失败了,还把老命给丢在了逃跑的路上白帝城。

刘备临死前把国事托付给了诸葛亮,刘禅成为了蜀国的接班人。

这就是草根出身的刘备的大致一生,不过,他这一生也值了,毕竟自己也是当过皇帝的人,这一点他要比曹操混的强。


史学达人


属个人看法,勿喷。

五千年华夏历史,中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都知道,乱世出枭雄。三国,是我们历史上津津乐道的话题,英雄辈出,文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鬼才郭嘉,周瑜,鲁肃,陆逊,荀彧,司马懿,法正,姜维,都是谋略超群的能人。武有关羽,张飞,赵云,吕布,黄忠,魏延,张辽,夏侯兄弟,都有万夫不当之勇。

而刘备,曹操,孙权三位统治者靠着这些资源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战争。

现在来回答题主的问题,刘备和曹操谁最厉害。从单纯的事情来讲水平相当,毕竟两个人谁都没有灭掉谁,战争上各有输赢。有人说曹操比刘备的地盘大,那么下面详细比比他们两的各方面。

1.军事上:曹操大于刘备,曹操出身虽然比刘备大,但当时曹操和袁绍比那就是小屋见大屋了,当时讨伐董卓,袁绍袁术兵马属地比曹操多十几倍,而后面曹操却能在几年时间内完全消灭袁绍袁术这两兄弟,统一北方。

2.出身:曹操大于刘备,曹操本姓夏侯,曹操来历就不细说了,父亲是太尉,自己也是宫中校尉。刘备虽然是皇族,但后面没落了,只能靠卖草鞋度日。(出身很重要)

3.用人方面:刘备大于曹操,刘备一生中用人基本无瑕疵,也是他成就帝业的最重要的一方面,每个人都能用对地方,比如诸葛亮擅长内政,每次打仗,刘备就让诸葛亮镇守大后方,而且全权放责,参考一句话,卿可自理,不必奏报。而庞统,法正擅长军事,攻城掠地就带在身边,强项都得到施展。而曹操后方基本每次都会出问题。

4.待人方面:相等,刘备三顾茅庐,曹操收张辽,成就一段佳话。

总结,三国时期,诸侯争霸,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何止霸气,但走到后面也就魏蜀吴三个国家,由此可见,他们都有各自的优点使他们成为霸主。没有哪个比哪个更厉害。

纯手打,给个赞再走



总部视频


正史上刘备白手起家,刘备素以仁义待人,爱交天下英雄之士,所以关羽张飞皆来投奔,又加之当地财阀出钱支持,便筹建了一支队伍,这就是刘备起家的根本。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於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

刘备凭此资本,先投于校尉邹靖,去征讨黄巾军,立功被封为安喜县公安局长,长官督油来视察,想见长官而被拒,一气之下把督油绑起来打了一顿,率关张等人就辞官不做了,后又被任命,皆为小官,刘备皆看不上,想做一番大事业,于是投奔师兄公孙赞,封为别部司马,小兵头一个,刘备只能忍耐,后逐渐升到了平原国相,渐露头角。

曹操为报父仇攻打徐州陶谦,给刘备带来了机会,陶谦求于公孙赞,瓒命刘备率军支援陶谦,陶谦又送兵马又送粮响,并封刘备为豫州刺史,刘备于是背叛公孙赞,改投陶谦,陶谦死后接任徐州牧,从此刘备拥有了徐豫二州,志得意满。

但乐极生悲,吕布趁刘备与袁术交战之际,占领徐州,豫州,老婆孩子被俘虏,从此刘备就开始了四处逃亡的生活,有时甚至惨到自相啖食的地步。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备军在广陵,饥饿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穷饿侵逼,欲还小沛,遂使吏请降布”。

刘备先后与曹操,吕布、袁绍交战,屡战屡败,败了就投降,降了找机会就又跑,老婆孩子都不顾。以逃跑本领来说,三国里刘备数第二,没人敢数第一,为什么三国演义把刘关张写成桃园结义三兄弟呢,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只有关张在刘备屡战屡败,四处逃亡的情况下,依然忠心不改,对刘备死心踏地,换别人有谁受得了。

曹操把北方都快统一了,中原刘备实在没地方投奔了,只好到南方去投刘表,三国历史上刘备也是投奔次数最多的人了,三国的诸候基本都被刘备骗遍了,现在又来忽悠刘表,这次刘备成功了,在荆州虽不被刘表看重,却捡了一个宝,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被刘备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始终雄心不改,意志更坚的精神所感动,又可怜刘备都一把年纪了,从公元184年出道,现在到公元207年了,混了这么多年,比刘备出道晚的曹操已统一北方了,而刘备还是穷光蛋一个,居无片瓦之地,身边只有关张赵云,四处要饭过活。帮一帮他吧,算是积德行善了。

更重要原因还是诸葛亮深知只有在刘备这种低潮的情况下投奔才会被重用,要不自己就老死隆中了,再也没有出山的机会了,自己管乐之才岂不白白浪费了。

刘备得到诸葛亮后,经过诸葛亮点播,刘备才大彻大悟,如梦方醒,原来自己这么多年,就象一只无头苍蝇一般四处瞎撞,碰得头破血流,却始终一无所成。

有了诸葛亮的战略计划,刘备实施的顺风顺水,一路凯歌,历史的天平开始倾向了刘备一边,让其拥有了荆益二州,武五虎大将,文有诸葛亮、庞统、法正等 ,达到了刘备一生的巅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