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给中国一个“外号”,叫了30多年,后来说:再也不敢叫了

说起来“支那”这个词大家都会想起来抗日电视剧中日本人对我们的侮辱,而作为国人的我们听到这个词之后都会感到十分的愤怒,因为我们民族的荣耀以及尊严不容他们践踏。而我们的先辈们为了改变这个称呼与日本谈判或者斗争了很多年,最终才使得中国这两个大字出现在全世界人的面前。

至于我们为什么会被一个弹丸之地的国家的人称为“支那”,因为那个时候我们的国家的强大程度还赶不上一个弹丸之地,只是一个弱小沦陷的国家受尽了别人的屈辱与践踏。各个国家都认为中国好欺负,都想从中国身上获得一份利益。

尤其是从二战中日本的言行与书籍中提到中国都用“支那”来代替,让我们感到耻辱与深深的不甘。不过我们并不屈服在他们的言行下,而是用斗争反抗来证明我们的实力,让其不再敢挑衅我们。

这个国家给中国一个“外号”,叫了30多年,后来说:再也不敢叫了

反观中国古代的历史,在中国强盛的时候日本一直都是中国的小弟。历朝日本都会向中国敬献奇珍异宝,并且向中国派人前来学习科学文化。尤其是唐朝的时候日本对中国俯首称臣,才有了鉴真东渡还有茶叶等事物传到日本的故事。只是在元朝的时候蒙古皇帝只顾着征服亚欧大陆,对于日本这些小国无暇顾及,也没有展示自己的威力,才使得日本有些轻视中国这个大哥,想要挑衅中国的威严。

再者日本也不承认元朝是中国的统治,他们认为崖山之后无中华文明,对蛮夷入主中原抱有很深的成见。

后来等到明朝的时候日本倭寇在中国南方沿海十分的猖狂 ,万历皇帝便派大臣前去抗倭,虽然成功地抵抗了他们的侵袭,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没有那么害怕中国了。到了清朝的时候日本开始称呼中国为“清国”,随着中国地位的下降日本人开始蔑视中国并给取了个外号叫“支那”。国人并不认同他们的叫法,认为他们是人格上的侮辱。不过在北洋军阀默认了这个侮辱性的称号,而且当时的政府并没有因为此事反抗日本。

这个国家给中国一个“外号”,叫了30多年,后来说:再也不敢叫了

等到抗日战争前期南京政府才重视了这件事情,在一九三零年的时候,国民政府通知日本不许称中国人为“支那”,不然将会和日本进行单方面的断交。这个办法只是在表面上改变了日本对中国的称呼,可是他们在自己人交谈的时候还会称中国为“支那”。尤其是到几年后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支那”一词又被他们重新提起。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国家太过于弱小,不能让他们在心中真正的害怕或者敬畏中国。

后来中国人民经过艰苦的斗争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得一直看不起中国的日本在中国人民面前抬不起头来。等到日本投降的时刻,被日本人称为“支那”的词语终于大范围的消失了,而他们将中国真正的称为中国。

日本书籍报刊中对中国相关方面的报道也正式化的使用了中国一词。不过当时虽然书面上改变了对中国的称呼,但是日本人心里对于中国人还是不服气的,口头上偶尔还会称中国人为“支那”。

这个国家给中国一个“外号”,叫了30多年,后来说:再也不敢叫了

后来日本被原子弹搞得差点亡国,算是长了点记性,谦虚多了,也不敢对中国太放肆。

当“支那”最终销声匿迹的时候是在中国打赢了朝鲜战争之后。在开始的时候所有国家都觉得中国对上美国是自不量力,中国将会在这场战争中败得很惨。可是谁都没想到中国这一次对峙美国的战争,不光震慑住了世界更震惊了日本。

让他们真正的明白中国不再是那个任由别人欺负的国家了,而是一股新生的力量。

在这次事件之后使得日本人在心里认可了中国,慢慢的他们再提起中国来都是中国而不是支那,这一切的转变都是因为中国实力的增强。

这个国家给中国一个“外号”,叫了30多年,后来说:再也不敢叫了

最终“支那”一词停留在几十年前,而中国人为之斗争做出的努力也已经成为了历史,我们现在只能从以前的书籍和报刊上缅怀它纪念它。

这个国家给中国一个“外号”,叫了30多年,后来说:再也不敢叫了

不过我们作为国人不能够忘记它存在的岁月,不能忘记前辈们为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斗争过的日子,也不能忘记国人为这件事情所做出的努力。我们作为后人要努力的工作学习,将国家建设的繁荣强大,让中国雄立在世界各国的面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