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跑路”五年,现在你怎么评价他?“睿智”其实很简单

“不赚最后一个铜板”是李嘉诚一生的信条。李嘉诚作为一个商界的传奇人物,一举一动备受社会关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当我们还住在单位分的房子里的时候,李嘉诚就开始进军大陆房地产市场。在这个时期,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房地产是怎么回事?谁又能预测到后来楼市的造富神话?但是李嘉诚看到了,因此他成为最早进入中国大陆的香港房地产开发商。

李嘉诚“跑路”五年,现在你怎么评价他?“睿智”其实很简单

为什么要这个时候进来?因为他嗅到了强烈商机。当时中国刚刚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不要说一般老百姓,就算是政府官员,甚至是很高级别的官员都看不到中国未来楼市的样子,但是李嘉城看到了,他看到了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巨大市场,看到了人们对房子迫切需求,看到了楼市在二十年后火热的场景。这一点说明什么?李嘉诚具有强烈的政治敏感性,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他立即意识到中国将会有有一场大的经济革命。

李嘉诚“跑路”五年,现在你怎么评价他?“睿智”其实很简单

为什么李嘉诚能看到?因为他经历过香港楼市繁华与衰败,他明白,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总体上是一样的,无论放在世界哪个角落都差不多,这种过来人的眼光类似什么?类似于时光穿越,他把已经被验证的逻辑和经验从香港搬到大陆,他相信依然有效,为什么? 因为当时中国的大局方针已定,就是一定要要搞经济建设,搞改革开放。人们有钱了就会产生投资需求,追求富足的生活,拥有漂亮宽敞的房子,这是规律。

李嘉诚“跑路”五年,现在你怎么评价他?“睿智”其实很简单

二十多年过去,中国楼市的发展和李嘉诚预想的一模一样,因为其模式本身就是借鉴的香港的。这一点说明什么?说明李嘉诚有复制先机的能力。他把经历过的经济规律复制出来到一定的环境和领域,最终取得成功!你看看周围的成功人士,哪一个不是复制先机成功的?马云、马化腾、史玉柱,不都是把国外已经印证过的成功商业模式复制过来的吗?可以这样说,大复制大成功,小复制小成功。

李嘉诚“跑路”五年,现在你怎么评价他?“睿智”其实很简单

2013年,在国内房地产市场非常火热的时期,李嘉诚却开始大量抛售房产,转移阵地,在欧洲进行大肆扩张和收购,到2015年全部完成,转移的现金超过2000亿。李嘉诚当初的举动令业内外人士都迷惑不解,有人说他愚蠢,有人说他跑路,甚至还有人提出了批评,说他“不爱国”。尤其在英国公投期间,英镑贬值的情况下,更是有人声称李嘉诚要“完蛋”。然而,五年过去,当王健林从亿万富翁变成“亿万负翁”的时候,人们终于明白,李嘉诚的睿智、眼光和胆略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李嘉诚用独特的商业行动为大家上了精彩的一课,令我们难望其项背。

李嘉诚“跑路”五年,现在你怎么评价他?“睿智”其实很简单

在楼市崩盘的时候,他敢于出手用百亿资金买入。在楼市疯狂的时候,他又匪夷所思地坚决卖掉。每一次李嘉诚都是用白菜价买入,然后在高峰期高价卖出,正是反复多次这样操作才奠定了他华人首富的基础。因为他知道,当一件商品的价值达到顶点时,接下来就一定会进入消退时期,这是价值规律。所以房价永远上涨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李嘉诚作为一个嗅觉灵敏的商人当然会有自己独特的判断。

李嘉诚“跑路”五年,现在你怎么评价他?“睿智”其实很简单

以上对李嘉诚的分析,不知道大家看出点什么没有,不过我已经用黑体把重点文字标注过了。也就是说,要想获取大的成功,一定要具备这三点:政治敏感性、复制先机、价值规律。这三点尤其要说的是价值规律,说白了也就是抛物线规律。当一件商品在最红火的时候,就是该抛售的时候,然而,人性的贪婪却往往使我们坐失良机。而当一件商品跌在深谷的时候,也正是我们要审视投资的时候,然而往往很少人会有这样的胆魄。

如果你希望看到更多这样有用的文章,请点赞、转发和关注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