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下跌90%,说变脸就变脸:这家公司到底在戏弄谁?

游戏行业的冬天

说起今年的大文化行业,怎一个“惨”字了得。因为冰冰小崔之间的事情,影视行业掀起了滔天巨浪,影视公司、明星工作室们要么忙着补缴税款,要么忙着关门。

与惨叫连连的影视行业相比,游戏行业叫的不是那么惨,疼的却一点也不轻。

降薪、苦苦挣扎、人员优化、股价跳水,2018年的冬天,游戏行业比以往更冷一些。

受游戏版号停发的冲击,中国的游戏行业一整年来几乎都在低迷中度过。不仅小的游戏厂商死的死、上的伤,就连行业巨无霸——多年以来一直在涨,几乎没有下跌过的腾讯,在年内都从475港元跌到251港元,跌幅高达47%,几近腰斩。


3年下跌90%,说变脸就变脸:这家公司到底在戏弄谁?


数据显示,从今年2月初开始,就再也没有新的进口网游版号发放通过;从3月底开始,国产网游版号基本停止发放。

目前,排队等待版号的游戏已经超过3000款。

没有版号,游戏就不能上线,游戏公司也就赚不到钱,这让苦苦等待的业内各公司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焦头烂额。

利好来了,游戏股集体大涨

12月21日,一个北风萧萧的冬日里,游戏行业终于迎来了曙光:版号放行了!

这一天,在2018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有关主管领导表示,“首批部分游戏已经完成审核,在抓紧核发版号,申报游戏存量比较大,消化需要一段时间。”

苦苦等待近10个月的游戏行业终于迎来“通关”时刻,当天全行业股价大涨:

盛天网络(300494.SZ)、游族网络(002174.SZ)、中青宝(300052.SZ)、游久游戏(600652.SH)等快速涨停。

总龙头港股的腾讯控股(00700.HK)大涨4.51%,马化腾也借此反超许家印登顶中国首富。


3年下跌90%,说变脸就变脸:这家公司到底在戏弄谁?


(首富的感觉真好!)

不过,今天要说的公司不是人人皆知的,市值高达3万元港元的腾讯,而是一家小市值游戏公司游久游戏(600652.SH)。

从盈到亏,业绩大变脸

12月21日,游久游戏涨停,但在同一天,公司却发布了一份“利空公告”:收到了证监会上海监管局警示函。

原因是公司业绩预告中披露的净利润与实际业绩存在较大差异,对业绩由盈转亏的风险提示不准确、不充分、不完整。


3年下跌90%,说变脸就变脸:这家公司到底在戏弄谁?


3年下跌90%,说变脸就变脸:这家公司到底在戏弄谁?


3年下跌90%,说变脸就变脸:这家公司到底在戏弄谁?



2018年1月31日,游久游戏发布公告,称预计2017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32万元,同比下降约91%。

比利润骤降更严重的是商誉问题

游久游戏在这份公告中说,如果公司收购并表的下属全资子公司游久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实际业绩达不到预期,预计会对其商誉计提减值2.5亿元左右,则公司2017年业绩预计由盈利1000 万元左右转为亏损2.4亿元左右。


3年下跌90%,说变脸就变脸:这家公司到底在戏弄谁?


从盈利1000万到亏损2.4亿,这2.5亿的差额好像大风刮来又刮走一样,说有就有,说没就没了。

4月28日,游久游戏2017年年报出炉,结果再次大跌眼镜。

当年公司亏损4.2亿元,比预期中的最多亏损2.4亿还要差很多很多。

在之前的4月18日,游久游戏发布业绩更正公告,由于预计对游久时代计提商誉减值准备2.85亿元、对太仓皮爱优竞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股权计提减值准备等原因,预计2017年度实现净利润-39400万元左右。

但这未免为时太晚,仅仅比最终的确定版业绩早公布了不到10天。


3年下跌90%,说变脸就变脸:这家公司到底在戏弄谁?


游久游戏的前身是A股著名煤炭上市公司爱使股份,2014年以高达40倍的溢价收购游久时代,从“傻大黑粗”的煤炭企业化身风口中的游戏股。

当然,如此高的溢价收购,被收购方自然要有业绩承诺。

游久时代承诺,2014-2016三年内,实现扣非后的净利润分别不少于1亿元、1.2亿元和1.44亿元。

当然,游久时代也以2014年1.036亿元、2015年1.367亿元、2016年1.488亿元的成绩超额完成了这一指标。


3年下跌90%,说变脸就变脸:这家公司到底在戏弄谁?



超额完成指标,是不是很长脸?

然而,在2017年业绩承诺期刚刚过完的第一年,游久游戏业绩就立刻变脸,巨亏4.2亿。

从“长脸”到“打脸”,游久游戏的“变脸”真是让人猝不及防。

业绩的巨亏也让游久游戏商誉减值的巨大风险直接暴露在阳光之下。

收警示函“专业户”

要说“收到警示函”,游久游戏可是老司机。

早在2018年1月8日,游久游戏因在其所属网站发布有关区块链的消息,涉嫌蹭区块链的热度,被上海证监局扔出一纸警示函。

10月11日,公司又发布了一条关于相关人员收到上海证监局警示函的公告,这次是因为:牛皮吹大了。


3年下跌90%,说变脸就变脸:这家公司到底在戏弄谁?


2017年底,游久游戏发布公告,公司董事吴烨本来计划在6个月之内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份,合计增持数量不低于公司总股本的 1%,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 5%。

但是半年过去了,吴烨合计增持游久游戏仅为30万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仅为 0.036%,远远低于增持总股本1%的承诺。

按照游久游戏目前8.33亿股的总股本来算,吴烨增持达到833万股才算是完成承诺,而30万股的最终增持数量连个零头都不到,这牛皮真是吹破天了。

结语

游久游戏的业绩下滑,除了与主业游戏业务巨亏之外,跟投资亏损也有关系。

2016年,游久游戏耗资6000万元投资上海盛月网络,2017年该公司净利润636.85万元,远远没有达到3000万元的业绩承诺。

此外,游久游戏还花费2.78亿元参股苏州游视网络,结果该公司却是两年间巨亏6个多亿,公司无奈以1.17亿元将其持有股权转让。

在投资巨亏、蹭区块链热点、业绩说变脸就变脸之后,游久游戏赶上了游戏版号重新放开的政策,股价也终于涨停了。但长期看,它能否产生自我造血能力,还是要打个大大的问号的。

毕竟,三年来多以来,它的股价已经下跌90%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