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巖韻〗之 人人心中有“巖韻”

〖話說巖韻〗之 人人心中有“巖韻”

用“巖韻”一詞來描述武夷巖茶的品質,究竟起於何時、何人,已不可考。但這一個詞深得中國文化之精髓。用無形來說有形,體現了一種中國人重直覺與頓悟的審美意趣。正如古人論詩,說詩歌有神韻、有趣味、有滋味,但究竟怎樣才是有神、有趣、有味,似乎又只可意會,難以言傳。

巖韻,從物質的層面上說是一種大自然的氣息;而從精神的層面看,體現了中國人對天人合一的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

先說天與地,天與地是巖茶生長的外部環境,包括環境氣候等等。武夷山獨得造化之垂青,其奇山秀水是巖茶生長的大環境。從小環境來說,在山中時見茶樹與其他植物雜處,所以,我們發現,與蘭花同生的,其味常帶蘭花香;周圍環繞桃林的,其味有蜜桃香;與草藥同處的,有草藥香;附近有苔蘚地衣的,必帶苔蘚地衣之味……如此等等。再來說人,在武夷巖茶逾千年的發展史中,貫穿著山中勞動人民的不懈努力和追求。在栽培、採摘、製作的過程中,他們視茶為愛物,在從青葉到成茶的過程中,並沒有讓茶的生命消逝。好茶,經過萎凋、揉捻、成茶,依然帶有“寶色”,還有鮮活的生命在。而人在製作中付出的艱辛勞動,也一樣附著在茶的生命裡了。好茶,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產物。

而品茶之人,他要做的,就是去領悟巖茶中那股大自然的氣息,達到心靈與自然、心靈與自我的溝通。就像前面說到的靜參羽士所謂的巖茶之“活”的境界,是不僅需要用感官、更需要用心靈去領悟的。記得趙樸初老先生生前遊覽武夷山,說在武夷山最好的感覺是在遇林亭的小瀑布前,坐於亭中,手捧清茶一杯,聽山風陣陣,愜意無比。蘇軾有一首詞這樣寫到:“細雨斜風作小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路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寫的是他與朋友去郊外遊玩,在斜風細雨中喝著泛著乳花的酒,品嚐著春日山野中的野菜和新筍,感覺到“人間有味是清歡”。這“清歡”講的就是對平靜簡樸生活的熱愛,是人生的一種境界,是許多現代人迷失了而又在尋覓的東西。靜靜的找一個所在,最好能看見一些風景,品一杯巖茶,用心去體會,一定比在喧囂的酒宴中更能洗滌心靈,而巖韻也就在你的口中、心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