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會取代亞馬遜成為全球第一嗎?你怎麼看?

MYR00


阿里巴巴和亞馬遜分別是中美兩國最大的網絡電子商務公司,目前兩者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我們以營收額為代表,2017年阿里巴巴的營收額是377.7億美元,位列2018世界五百強第300名,而亞馬遜的營收則是1778.66億美元,位列五百強第18,可見兩者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但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和亞馬遜的商業模式有很大的不同。阿里巴巴是平臺模式,為各商家提供一個網絡購物平臺,商家都不是阿里的,即阿里就像是一個商場,商家在裡面做生意就要向阿里租金、廣告等費用,這部分才會計入到阿里的營收裡,而各商家的銷售額是不計入阿里的營收的。亞馬遜則不一樣,它是自營模式,我國的京東也類似這種模式,即自己就是商家,自己進貨和賣貨,就像是自己開的一家超市,它的銷售額都是統計在它的營收裡。要是按交易額來看,去年阿里巴巴全年交易額高達3.767萬億人民幣(5500多億美元),也是相當驚人的。所以說,要是阿里巴巴的營收額超過亞馬遜的話,可想而知它做得會有多大。



阿里巴巴和亞馬遜的差距主要在於阿里巴巴的全球化程度不如亞馬遜,阿里巴巴的主要業務還是在中國,而亞馬遜不只有在美國一家獨大,在歐洲、澳洲也是如此,它的業務遍及全球。未來阿里巴巴如果也能走向世界,成為全球化企業,它取代亞馬遜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子商務公司也是可以期待的。

馬雲曾經在投資者日大會上表示,到2036年,阿里巴巴要服務20億消費者,創造10億的經濟效益和1億個就業崗位。如果能實現這個目標,阿里巴巴將會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當然,這是馬雲當時的一個比喻,由此而知,阿里的格局有多大。


錦繡中源


會超越亞馬遜,原因很簡單,做一個分析對比,亞馬遜的優勢,第一是美國企業,美國企業起步早,全球化相對容易很多,美國本土一家獨大,歐洲全部也一樣,現在開始大力發展東南亞。業務亞馬遜自建物流,擴張優先,aws更是一家獨大,佔全球45.6%市場份額。保證了亞馬遜的利潤。市值也是阿里巴巴2倍多。短期內想超越亞馬遜還是有困難,但是長期超越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敢保證5至8年一定可以超越;阿里巴巴趕上中國發展的大潮,預計GDP在2029年前面超越美國,亞洲新國家增長快速,阿里巴巴快速完成了亞洲的商業佈局,中國消費升級,是阿里巴巴巨大的機會,東南亞以及印度都快速增長,阿里在這些地方無論是支付、電商、物流都完成佈局,還派馬雲左右手彭蕾去東南亞管理,可以預計將來東南亞跟印度都是阿里巴巴一家獨大,阿里巴巴的商業更完善,金融補齊短板。亞馬遜金融行業沒有,阿里雲也快速增長,雖然現在全球市場份額不高,只有aws的8分之一左右,但是增長速度接近aws三倍。基於以上原因,阿里巴巴5年之內超越亞馬遜,成為世界第一的市值公司。


畢剛剛111


不說別的,就從阿里和亞馬遜對待用戶態度,阿里一輩子超越不了,國內電商假貨 刷單已經成為共識,你去亞馬遜 試試大規模刷單,賣點假貨試試? 美國人對專利商標的保護程度瞭解一下?就這點,阿里巴巴除了在中國,除了國門,只能靠速賣通拼低價走量去搞些窮國家的錢...亞馬遜 在發達國家 份額基本上都是老大,阿里比比看?亞馬遜智能音箱alexa佈局瞭解下?德國賣瘋了..阿里天貓精靈,什麼鬼?雙十一2000億刷單金額多少?亞馬遜搞黑五網一可能數據少幾倍,但100%真實銷售數據.

天貓 淘寶模式已經玩不下去了,只能靠大賣家 大品牌撐著,現在進去的小賣家有幾個能掙錢?簡單講,天貓上搞拼的就是錢,誰錢多,捨得刷單誰就能做起來,我朋友公司雙十一400萬銷售額,刷單100....

國內亞馬遜為什麼搞不起來,不是購物體驗,是政治,有些回答 看起來太嫩了..

總結,阿里巴巴除了在國內,除了國再過100年也超越不了亞馬遜.


Bruce1989


如果你說的是電商,亞馬遜並未做過第一,亞馬遜在14年時GMV才超過eBay,而阿里在10年已經超過eBay成為世界第一大電商平臺,12年超過亞馬遜與eBay之和,18財年GMV等於2.6個亞馬遜。

如果是雲計算,阿里雲與AWS的差距是十幾倍,這種用戶壁壘,我認為至少五年內難以超越AWS。



 


2017 年底富豪榜最大的新聞,就是世界首富易主,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取代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

同時,在中國,馬雲也是錢多的不知怎麼花的主兒。

亞馬遜和阿里巴巴,世界上最大又是發展最迅猛的兩個電商,從性格作風迥異的創始人,到看似雷同實則千差萬別的電商運營模式,再到各有深意的雲計算及人工智能版圖,一個從美國積極進駐中國,一個從中國準備佈局美國,兩家公司,誰會是未來全球霸主?

華爾街精英 VS 草根教師

兩家世界級巨頭的淵源恐怕要從兩位傳奇的創始人說起。1995 年,貝索斯(Jeff Bezos)用 30 萬美元的啟動資金,在西雅圖郊區的一個車庫中,創建了全美第一家網絡零售公司-亞馬遜。就在同一年,馬雲辭職,在杭州創辦了中國第一個互聯網商業網站 " 中國黃頁 "。

從貝佐斯和馬雲的商業履歷對比不難看出,雖然二人性格和學歷背景相差甚遠,但其發展有一定的相似之處。貝佐斯主要是以電商平臺起家,阿里巴巴早期主要是針對企業的線上交易,在 2003 年創辦淘寶之後才讓馬雲的財富以及知名度得到了真正的提升,儘管他所效仿的對象實則為 eBay。在電商企業發展之後,兩人又都開始提供更多層次的服務,同時開始向其他領域進發。

有趣的是,二人都賣得一手好雞湯。從馬雲的 " 今天會很殘酷,明天會很殘酷,後天會很美好,但大部分人會死在明天晚上 ",到貝索斯的 " 善良比聰明更難,選擇比天賦更重要 ",都在孤單的創業途中鼓勵了大批同路人。

全球雲業務領軍者 VS 全球最大電商平臺

從 2016 年財務報表來看,阿里巴巴及亞馬遜的核心業務組成均為電商、雲計算、人工智能,且電商為主要營收來源:在阿里巴巴總收入中佔比 91%,亞馬遜總收入中佔比 72%。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商平臺公司,阿里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於淘寶、天貓和聚划算。2016 財年,上述平臺中共積累了 4.23 億活躍用戶,淘寶和天貓的 GMV 之和為 3 萬億,佔當期社會零售總額的 10%,佔國內電商交易總額的 79%。此外,在中國零售市場中,雖然天貓 GMV 低於淘寶,但其同比增速一直居於高位,越來越多的商家加入天貓的 B2C 平臺,規模持續快速擴大。

雲計算是阿里新業務的最大亮點。縱觀全球市場,雲計算已成為信息產業高速發展的新引擎,雲計算市場在中國正步入高速發展階段。在中國,創立於 2009 年的阿里雲最先意識到雲計算市場的發展機會,5 年的精耕細作,阿里雲一舉成為雲計算市場的新貴。據 2016 年財報顯示,阿里雲收入同比增長 137.5% 至 30.2 億元,且季報中的收入也成三位數增長。總體來說,雖然阿里雲收入佔總收入的份額尚小,但卻是公司各項細分收入中增長最快的業務。

而對於亞馬遜來說,AWS(Amazon Web Service,亞馬遜旗下雲計算服務提供商)業務增長強勁,佔據總收入的 9%,實現營收 122.19 億美元,與 2015 年的 78.8 億美元相比強勢增長 55%。至 2016 年第四季度,已經連續 8 個季度實現穩定增長。受益於全球 AWS 發展契機,網絡服務已成為亞馬遜增速最快最強勁的業務,並將作為亞馬遜最重要的收入增長引擎持續發力。美國信息技術諮詢公司 Gartner 曾在去年 7 月表示 :"IT 產業未來五年超過 1 萬億美元的支出將直接影響到企業向著雲計算領域的轉型 ",作為雲業務 " 領頭羊 " 的亞馬遜必將充分受益。

亞馬遜 VS 阿里的三輪大戰

針對亞馬遜野心勃勃的中國市場,品途商業評論將從亞馬遜和阿里巴巴的上述三大主營業務(電商、雲計算、人工智能)出發,對其進行逐一 PK。

Round 1:電商

當前,亞馬遜在美國的電商業務已經無人能敵。美國人每在網上花 100 塊買東西,就有 51 塊給了亞馬遜。然而其國際零售業務在 2016 年第四季度的虧損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其中," 罪魁禍首 " 便是表現最差的中國電商。據美國商業媒體 Business Insider,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商市場。2016 年中國人網購花銷高達 51556 億元,比去年增長 25%。而在這個全球最大的電商市場,亞馬遜已經成了一個 1.3% 的小眾。從市場份額來看,亞馬遜中國和阿里巴巴之間相差兩個京東,再加一個唯品會。

此外,隨著中國移動電商的風靡,移動端已在逐漸代替 PC 端成為主流。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6 年全國移動網購交易達 44726 億元,同比增長 121.6%,佔總交易額的 68%。而在移動電商方面,亞馬遜中國和阿里巴巴的差距則更為明顯,足足相差 421 倍。

且不幸的是,亞馬遜在中國電商市場似乎陷入了一個 " 顧客少——銷量下滑——收縮品類/價格無競爭優勢——顧客更少 " 的惡性循環,從 2011 年起,市場份額連年下滑。

但是,在差距如此懸殊的電商 " 拉鋸戰 " 中,品途商業評論看到了亞馬遜未來發展的兩大機遇:

首先是 Prime 會員服務。Prime 一直是亞馬遜的王牌服務。貝索斯將 Prime 生態系統的重要性定位於與亞馬遜硬件服務,以及數億用戶等同。2016 年 7 月,據 CIRP 測算,僅在美國 Prime 會員用戶數已達 6300 萬,較上一年增長 1900 萬,同比增長 43%。總會員數已佔美國亞馬遜客戶總數的 52%,這個數目仍在不斷增長。

今年 11 月份,Prime 會員服務登陸中國,而推出的亞馬遜 Prime 會員服務與美國市場略有不同,這是中國乃至亞馬遜全球首個提供跨境訂單全年無限次免費配送的會員服務。未來在 Prime 服務上還將不斷探索新的形式,不斷挖掘和吸引增量用戶。當前,亞馬遜中國發言人稱 Prime 成長率遠超自己預期:亞馬遜中國在 2016 年黑色星期五獲得了雙十一當天 6 倍的銷量,這個數字則是 2015 年黑色星期五的兩倍。

第二個機遇是美國商品本土優勢。據艾瑞諮詢統計,美國商品在中國網購市場最為暢銷,購買率達 53.9%," 大國魅力 " 展現無疑。因此,亞馬遜背靠美國本土優勢及亞馬遜集團充裕的全球資源,未來在中國電商市場的發展仍有巨大想象空間。

儘管如此,在這一輪的電商大戰中,阿里巴巴完勝。

Round 2:雲計算

如上文所述,從 2016 年財務報表可見,阿里巴巴及亞馬遜均將雲計算作為業務發展的重點,且二者的雲計算收入均獲得了可觀的提升。其中,亞馬遜的 AWS 服務已經連續 8 個季度實現穩定增長,阿里巴巴的阿里雲收入同比增長 137.5%。

然而,亞馬遜先發優勢明顯,技術壁壘佔據上風,當前已成為全球的雲計算領軍者,而 2016 年雲計算營收達到阿里巴巴的近 27 倍。

據長江證券提供統計,阿里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雲服務提供者,截至 2016 年 3 月 31 日,阿里雲擁有超過 230 萬用戶,其中付費用戶達到 50 萬家,佔比 21.7%。相比於 2015 年 3 月 31 日大約 180 萬用戶、24 萬付費用戶,2016 年用戶數及付費用戶佔比均實現穩步提升。根據財報,阿里雲 30 億的營收雖只佔全年 1011 億元的較小份額,但展示出巨大的增長潛力。

而相比於阿里雲對中國市場的深耕,亞馬遜 AWS 早已開啟了基礎架構的擴張,及對全球市場的搶佔。2016 年,亞馬遜在美國、韓國、印度、加拿大和英國 5 個國家開設了 11 個公有云區,目前在全球 16 個地區運營 42 個公有云區,並且計劃在接下來幾個月內在法國和中國再開設 5 個。

此外,亞馬遜加快研發創新,佈局長遠發展。在 2016 年四季度發佈了 308 個重要服務, 2016 年全年的發佈數量達到了 1017 個。同時,AWS 宣佈了對 MXNet ( 開源分佈式深度學習框架 ) 的重要投資,研發領域的佈局有望帶來持續的增長。此番雲計算大戰,亞馬遜險勝。

Round 3:人工智能

正如微軟統治 PC、谷歌 Android 掌控智能手機一樣,亞馬遜試圖在人工智能的 " 發聲期 ",通過 Alexa 統治智能家居設備。

2016 年,Alexa 相關設備在假期購物季中,是 Amazon.com 上當之無愧的 " 銷冠 ",銷售額是上一個假期購物季的 9 倍。與此同時,自 2016 年 10 月以來,第三方開發者發佈了超過 4000 個全新 Alexa 應用。當前,成千上萬的開發者在為 Alexa 開發新應用,未來 Alexa 的應用列表將不斷加長。這將持續推動 Alexa 平臺的發展,成為智能家居的主流系統。

此外,亞馬遜大力聯姻各大製造商,加速產品落地。2016 年眾多製造商將 Alexa Voice Service 集成到其自家產品中,包括 Dish DVRs, Ford and Volkswagen vehicles, GE C Lamp, Huawei Mate 9, LG Smart Instaview fridge, Whirlpool appliances 等。其中,美國第二大衛星電視服務商 DISH 將成為首個直接兼容 Alexa 的電視服務商 ; 惠爾浦公司的智能家居設備將與 Alexa 相連,Alexa 徹底成為家庭的控制中心 ;Alexa 還將與亞馬遜雲服務 AWS 進行整合,開發者社區也會盡快上線:三星、通用電氣等也將成為 Alexa 的合作伙伴。

亞馬遜在 AI 領域的另一重拳是他們革命性的線下便利店—— Amazon Go。Amazon Go 徹底拋棄了傳統超市的收銀結賬過程,顧客們不再需要提著購物籃等待結賬,只需拿起你想要的東西,然後走出商店。據悉,Amazon Go 集成了大量傳感器,可以識別人的動作、商品以及商品位置,從而完成無人收銀的整個過程。

長江證券報告顯示,這一套先進的人工智能系統將採用與自動駕駛同種技術,包括機器視覺、傳感器融合和機器學習,雖然離真正實現還需要一段時間,並且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但亞馬遜的電商和 AWS 業務穩定強勁的創收能力能夠作為堅強的後盾,足以支撐其落地,其未來的成長前景巨大。

回看阿里巴巴,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商平臺,依託阿里雲和電商大數據,阿里巴巴已開始在人工智能領域逐漸發力。技術上,從語音識別到圖像識別,再到搭建 AI 底層計算平臺;戰略上,從電商、支付領域延伸到阿里非主營業務領域,比如工業、交通等方面。

但是,總的來說,阿里的人工智能仍主要集中在 B 端,與電商體系以及物聯網體系有著較為深入的融合,和 C 端之間的聯繫相對較少。阿里的思路是,很多時候不會自己親自來做,而是交給合作伙伴來做,阿里更多是在背後做基礎設施。和亞馬遜一樣,阿里也有兩件人工智能相對成熟的產品。

一件是人工智能 ET,ET 的前身,是阿里智能聊天軟件小 AI,在智能語音交互應用方面,ET 已經基本實現 " 能聽、會說、懂你 " 式的智能人機交互體驗,即識別人類的語言,並理解語境下的意思,然後做出回答。

據悉,當前,除了視頻圖像識別、語音合成、交互、計算等能力,ET 還已經應用到交通預測、智能客服、法庭速記、氣象預測等領域。

另一件是越來越多被應用於電商服務的 " 電商大腦 "。阿里巴巴的客服需求一直伴隨業務的激增而擴大,這導致人力成本高企。應對這一狀況,阿里雲的人工智能機器人 ET 介入該項服務,將語音轉化為文字,再利用關鍵詞搜索等完成質檢。通過這項技術,阿里小二的工作效率提升達 20 倍。此外,作為阿里智能服務代表,阿里小蜜擁有強大的語音識別、圖像識別和深度學習能力,是電商領域標杆性的服務產品。在每天應對淘寶、天貓等交易平臺上百萬級服務量的情況下," 阿里小蜜 " 永遠在線、全年無休,平均響應時間不到一秒 , 智能解決率也已超 90%。也就是說,在完全無需人工介入的情況下,通過語義分析和聯想計算," 阿里小蜜 " 能向用戶提供有效、對口的服務解決方案。

阿里集團 CTO 張建鋒表示,阿里人工智能的最大優勢就是 " 在線+實時 "。多年來不斷進化的 " 阿里電商大腦 ",支持秒級別內對海量用戶行為和 10 億商品知識圖譜進行實時分析。未來,隨著互聯網成為基礎設施、計算能力呈幾何數爆發以及所有的線下信息孤島被打破,人工智能將成為阿里未來 30 年的技術佈局重點。

在人工智能的大戰中,阿里巴巴和亞馬遜還難分伯仲。


眼裡矜貴


說根本原因,阿里是中國的,亞馬遜是美國的,阿里在美國上市,同樣是電商公司,美國絕對多方位全面打壓阿里,在國際雲市場全面封殺阿里,在國內,阿里敵人也多,自古國人喜歡內鬥,還有國內某著企業在背後捅刀子!要是阿里是美國的,早就輕鬆的幹掉亞馬遜了!即使是這樣,阿里在未來5到8年一樣會超越亞馬遜,因為一個企業的戰略一旦成行,勢如破竹!就像華為一樣,手機短短几年,一路高歌猛進,未來世界第一


LoveChina


不是早超越了嗎在阿里巴巴賣出去的東西遠比亞馬遜多


熊友鵬a


不會,未來也很難

首先從研發來看,亞馬遜世界第一,每年投入研發巨大,阿里巴巴排不上名,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其次,亞馬遜電商業務全球第一,阿里巴巴跟亞馬遜差距很大,不是幾年就能超越的。


千語謙辭


我覺得吹牛逼亞馬遜肯定自愧不如


元亨利貞5303183


阿里巴巴遠遠超過亞馬遜。馬雲甩貝佐斯幾條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