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一塊揉皺的“紙團”被美國巧妙騙走,現已成美國國寶

1942年,一塊揉皺的“紙團”被美國巧妙騙走,現已成美國國寶

不知道大家對盜墓者的概念和看法是什麼,首先得是非常有膽量的人才能做,因為這種一般是在黑暗中才能進行,而且做的又是挖別人的fen這種遭天譴的事情,所以一般是沒有人喜歡這個職業的, 非法盜墓更是要被抓去坐牢的,就是一個永遠都見不得光的職業。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卻是一個叫人更加討厭的人,他竟然是將中國的文化遺產去賣給外國人換取財富,造成國家文物的巨大損失,她就是考克斯·亨德烈,他偷取了中國的戰國古帛,賣給了美國,現在那件非後藏著呢貴的古文物已經被美國的博物館收藏,成為美國的國家級文物。

1942年,一塊揉皺的“紙團”被美國巧妙騙走,現已成美國國寶


裘德考就是美國人,他在十九世紀中期來到中國,中國當時正處於國家動盪,被八國聯軍侵略,被其他的列強欺負的年代,可謂是無比的混亂,那段時期趁機撈金的外國人也有很多。他們靠著文物走私賺了一筆又一筆的大錢,也導致中國的很多古文物流落海外。其中長沙就是一箇中心,這裡的人們生活很困頓,社會一片慌亂,這就是盜墓者們最樂見其成的局面了,他們喜歡在別人忙碌的時候行動,他們有了更多的時間去尋寶。

1942年,一塊揉皺的“紙團”被美國巧妙騙走,現已成美國國寶


他們就像是這個世界上的潛伏者一樣伺機而動,他們瞅準了一處戰國時期的墓,很快就動手拿走了其中的寶物,當時的文物管理專家 聽到這消息趕快前來的時候,人家早已得手溜走了。經過查辦,這裡的文物丟失包括很多青銅器,還有戰國時期的珍貴文物,專家心痛不已,簡直就是要當場崩潰。只是時事造就結局,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再去派大量的人力去尋回寶物,文物是如此的珍貴,但是自己有深感無力,這種挫敗感致使他決定打道回府,只是在路上卻看到了一張被揉的發皺的紙團。

1942年,一塊揉皺的“紙團”被美國巧妙騙走,現已成美國國寶


他觀察了一下覺得不太對勁,肯定不像是表面看上去的那樣簡單,回到家之後他就展開認真地研究,發現首先這不是一張普通材質的紙團,研究比對之後確定那是戰國時期的帛書。帛書上可定是記載一些當年的史實的,於是他勵精圖治,不辭辛苦的對這些帛書做了很多研究。並且最後得到了《晚周繒書考異》這樣的珍貴作品。只是在他向當局的政府彙報並且希望得到應有的保護時,得到的回應令他失望至極。

就在專家蔡季襄嘆惋和失落之際,一位叫考克斯·亨德烈的美國人來到了她的身邊,並且說自己能夠幫助他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和發現。這個人其實就是販賣珍貴古文物的古董販子,就是想騙走這個聽起來就很值錢的文物而已。

1942年,一塊揉皺的“紙團”被美國巧妙騙走,現已成美國國寶


他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就用哄騙的手段,首先是說自己對於中國古代文化十分感興趣,能不能就把這件帛書就放在自己這裡 ,方便自己時不時的好奇心。他甚至用押金一萬美金的方式叫蔡季襄放心,蔡季襄其實在有人肯出資資助自己的時候已經很高興了,覺得這個美國人也十分的真誠,就不做任何懷疑的把戰國帛書給交出去了。

只是交出去的文物就如同潑出去的水一樣人間蒸發了,蔡季襄憑藉自己一己之力也根本就無法尋回文物 ,他這時候才知道自己是被騙了,而且是親手做了蠢事。

1942年,一塊揉皺的“紙團”被美國巧妙騙走,現已成美國國寶


一直到近現代大家才知道出了這樣的事,而且那件非常有研究意義的中國文物已經被擺在美國的博物館裡了,沒有什麼是比這更令人痛心的了,這對文物界是一個重大的打擊,雖然後來在其他的墓穴考古發現了珍貴的人物龍鳳圖和人物御龍圖,這是更加古老的文物,都沒有打消專家們心中的愁雲。

就算是現在,我們也應該有一顆尊重歷史,真愛文物,拒絕買賣文物的心,這些都是國家的物質文化遺產,有的甚至是有無價的研究意義,我們都應該十分愛惜和保護自己國家的文物。


閱讀 3.0萬 · 文章內容不代表UC平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