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之首“齊恆公”竟然死得如此慘烈

齊桓公,是—位有治國才幹和雄圖大略的統治者,他在自己的國內實施了一些整頓和改革,收到了富國強兵的效果,在春秋列國中成為第一個霸主,他“九會諸侯,一匡天下”所以被稱為“春秋五霸”之首。那麼齊桓公究竟是怎麼死的呢?

春秋五霸之首“齊恆公”竟然死得如此慘烈

得從齊恆公中年不顧管仲勸言寵信三位奸臣說起。

齊國有一名給齊恆公烹飪,管理食物的廚師,名叫易牙,有一次,齊桓公對擅長烹飪的易牙說:“山珍海味我督吃膩了,只是沒吃過人肉,你如此會做菜,可知雕禎麼烹製人肉嗎?味道又是如何?”桓公此言本是無心的戲言,而易牙為了博得齊桓公的歡心,竟然把自己的兒子殺了,用兒子的肉烹製菜餚獻給齊桓公。齊桓公吃了用易牙兒子的肉烹製的菜餚,感到鮮嫩無比,便詢問易牙:“這是什麼肉?”易牙流著淚著說:“這是臣兒子的肉,獻給大王嚐鮮”。齊桓公聽了易牙的話,非常打動,認為易牙愛他勝過愛自己的親人,從此對易牙裹加寵信。

開方是衛國的公子,衛國離齊國只有短短几天的路程,開方在齊國侍奉齊桓公。有一年,開方喪父,開方不但沒有回去給父親蹦喪,反而留著齊桓公身邊服侍齊恆公,恆公得知開方在他父親病重之時只有短短几天路程也不回去看望父母,認為開方忠誠於自己,愛自己勝過愛雙親,因此對開方十分寵信。

豎刁是一個宦官,他為了表示對齊桓公的忠心,自行閹割,進宮服侍齊桓公。齊桓公認為豎刁為了效忠君主而自行閹割,忠心過於常人,因此對豎刁十分寵信。

春秋五霸之首“齊恆公”竟然死得如此慘烈

管仲病重期間,齊桓公去探望他,詢問他誰可以接替相位,管仲說:國君應該是最瞭解臣下的。齊桓公欲任鮑叔牙,鮑叔牙與管仲有深厚的友誼,時稱“管鮑之交”,且鮑叔牙對管仲有知遇之恩,但管仲卻誠懇地說:鮑叔牙是君子,他的善惡過於分明,見人之一惡終身不忘(眼裡容不下一顆沙子)因此不適合擔任丞相職務。

齊桓公接著說:易牙這個人對寡人最忠誠,為使寡人能夠嚐到人肉的滋味,他把自己的兒子烹煮了獻給寡人吃,我看他將來可以繼承你的職務。管仲說:天下人哪有不愛自己兒子的,易牙能狠得下心殺死自己的兒子,將來對國君又有什麼狠不下心來的呢?您能用這樣的人為相嗎?

齊桓公接著又問豎刁、可用與否,管仲說:豎刁為了接近國君,閹割了自己,這種連自己身體都不愛惜的人,對國君還有什麼事做不出來?

齊桓公又問:衛公子開方伺候寡人15年了,其父去世時都不回去奔喪,他一定能堪當此重任吧?管仲說:不敬愛自己父親的人能效忠於國君嗎?更不能用,況且開方本來就是衛國千乘之封的太子,他能棄千乘之封,其慾望必然超過千乘,您應當遠離這種人,若重用必定亂國。齊桓公無奈地嘆道:那你覺得誰可以接替你的相位呢?管仲便向齊桓公推薦了為人忠厚、不恥下問、居家不忘公事的隰朋,並告誡齊桓公一定要遠離易牙、豎刁、開方三人。

管仲去世後,齊桓公聽從管仲的話,讓隰朋繼承了相位,把易牙、豎刁、開方全部趕出了宮廷。但趕走這三人以後,齊桓公有些食不甘味,工作生活彷彿都失去了樂趣,心裡很不舒服。這樣熬過了三年,齊桓公再也忍不住了,於是又把那四個人再次召回到身邊恢復了職務,似乎重新找到了昔日的感覺。

晚年,齊桓公病重, 五位兒子(公子無虧、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黨羽爭位。五公子互相攻打對方,齊國一片混亂。 他們根本不顧齊桓公死活。豎刁和易牙故意假裝要保護齊桓公,就把他“請”到了一間封閉的小屋子裡養病,外人知道者甚少,老婆們都忙著讓自己的兒子立君,哪裡想起還有一個病重的丈夫。就這樣,在無人照顧的黑屋裡,被他的親兄弟(奸臣)安排得連吃的、喝的都沒有,慢慢的,活活地被餓死了。

桓公死後屍體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屋裡散發惡臭,屍蟲都從窗子裡爬了出來了, 才被人發現。後來新君繼位才把它的屍體安制。

堂堂霸主之首死法竟然如此慘烈, 所以歷史前鑑告誡後人要親賢臣,遠小人,我們交友也要如此,遠離奸佞的小人。

智慧廣大之友當親近, 謙卑忍辱之友當親近, 直心忠告之友當親近 ,仁慈愛物之友當親近。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誰對你好、對你不好、是否喜歡你,你們能判斷出來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