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王嶽川《天地五行》55cmx235cm 2007年

“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王海軍

內容摘要:2004年北大著名教授王嶽川先生“文化書法”思想理論的提出,是當代書法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文化書法”這個課題,是中國人幾千年來集體智慧的結晶,凝結著文化和藝術的諸多元素,顯現了中國文化和藝術的獨特現象,我們應該從歷史的深度和哲學的高度去挖掘。在世界文化多元發展的今天,競爭日益激烈,從國家文化安全的角度,從本土主義出發,如何實現中國文化的世界化等方面去理解“文化書法”理論思想。從戰略的眼光看,“文化書法”的提出,在當代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自作篆書對聯65cm×380cm.2010 君子存樂為中庸大道 賢人同行有太和高天

關鍵詞:北大書法 文化書法 書法本質 教育現狀

一 北大“文化書法”提出的文化語境

二十世紀末中國書法派別林立,象書法拜金主義、書法西化主義、書法民間主義、書法什麼主義都有。同時出現了,西方有行為藝術,就搞書法行為藝術,西方有拼貼藝術,就搞書法拼貼,西方有觀念藝術,就搞書法觀念藝術,基本上是西方時髦的現代藝術和後現代藝術的一種中國變種。是在西方這些反文化的藝術當中,那種不健康的思想影響下,從事書法藝術、繪畫藝術的很多人產生有些迷茫,看不清楚的情況下,又出現了其他的一些書法,“江湖派”、“俗書派”、“雜耍派”……比如有人用腳丫子寫字,有人用指頭寫字,有人倒立寫字,有人把一個女孩抱起來,用她的長頭髮寫字……我們如何感想!但是今天還有一些電視臺,把真正的書法創作置之不顧,有“怪誕”的書法出現馬上就拍下來煞有介事地播出,求得一時轟動效應,本末倒置,嚴重干擾了中國書法的正常發展。在這種背景下:北京大學著名教授王嶽川先生1994年提出 “文化書法” 這個理論思想,倡導應該堅持走什麼樣的書法藝術之路,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尤為極其重要。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揚雄《法言》句135x70cm.2018

王嶽川教授長期從事文藝美學、西方文藝理論、當代文化批評和文化戰略的研究和教學。 主要著作有《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後現代主義文化與美學》(譯著),《文藝現象學》(譯著),《藝術本體論》,《書法藝術美學》,《思•言•道》,《文化話語與意義蹤跡》,《王嶽川文集》(四卷本),《後殖民與新歷史主義文論》,《現象學與解釋學文論》,《二十世紀西方哲性詩學》,《中國鏡像:九十年代文化研究》,《目擊道存:九十年代文化研究散論》,《本體反思與文化批評》,《寫無盡言》,《後現代後殖民主義在中國》,《全球化與中國》,《發現東方》,《中國書法文化精神》,《當代西方最新文論教程》,《大學中庸講演錄》,《書法文化精神》,《書法身份》,《文化戰略》,《文化輸出》,《文藝美學講演錄》,《王嶽川美國講演錄》,《發現東方》。學術上主張“發現東方,文化輸出,會通中西,中國身份”,堅持書法是中國文化輸出的第一步。理論上提倡“文化書法”,強調“迴歸經典、走進魏晉、守正創新、正大氣象”,致力於中國書法文化的世界化。在世界40多個國家傳播中國文化和書法藝術。他提出的許多學術問題,例如文藝研究中的本體論意義,現代性與當代文化價值建設,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的跨文化對話,發現東方與書法文化輸出,21世紀中國文化創新與中國象形重建等,都是當代學術的前沿問題。這些問題的提出和闡發的見解,在當代中國學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子思《中庸》句 186x65cm.2014

二 北大“文化書法”的確立及北大書法的傳承

北大百年,書法藝術傳統深厚,書法實踐理論建設上有著輝煌的歷史,可謂淵源有自,名家輩出。北大書法藝術教育繼承了北大的藝術教育傳統,具有鮮明的人文色彩,強調書法藝術的學術性、文化性,顯示其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並重的特色。北大“兼容幷包”“思想自由”“學術獨立”的傳統和“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敬業精神,將“文化書法”作為辦學宗旨,必將極大地推動北大書法藝術教育研究,為中國書法藝術發展做出其應有的貢獻。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莊子語《心齋坐忘》260x70cm.2015

二十世紀初北大老校長蔡元培先生提出了北大辦校的十六字箴言:“囊括大典,網羅眾家,思想自由,兼容幷包”。在這個方針下,蔡元培要把北大改造成為一片“精神的聖地”,同時又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書法文化理念。蔡元培先生的這些思想影響深遠,他在20世紀20年代的一次美展座談會上說:“中國人口眾多,要從中培養幾個藝術家並非難事,但要培養良好的國民性卻非常困難。因此當代藝術家的第一任務在於藝術教育,在於提高全體國民的美育素養”。蔡元培先生對藝術教育十分重視,不僅在北大講授美學美育課,還在北大組織“音樂傳習所”、“書法研究會”、“畫法研究會”等,聘請徐悲鴻、沈尹默、陳師曾、陳半丁等著名藝術家到北大授課和指導學生接受傳統文化藝術薰陶。現代藝術在中國出現時就進入北大研究視野,這使得北大成了一所傳統思想與現代思想多元並存的大學,一所藝術氛圍相當濃厚的大學。到二十世紀的“後新時期”,藝術學科重新受到重視,書法再次引入北大文化理論教學體系,表明北大學科分類設置和觀念拓展有了新的維度,凸顯了新世紀綜合性大學對大學使命和人的全面發展觀念的重新認識。這種文、理、藝術學科三位一體的格局,將使校園學者和學生成為活生生的、有智商、有情商、而且還有美感商的全面發展的人。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朱熹《觀書有感》69cmx35cm2017

“文化書法”主要目的是跟美術書法劃清界限,也和那些民間書法、日常書法區別開來。王嶽川教授認為:文化書法的觀念,意在找回曾經失落的文化精神,找回老北大老學者的藝術風範,並致力於弘揚正氣優雅的經典書風。張揚的“文化書法”,就是要追求溫潤的人格內涵、恢宏的意義表達、美妙的詩意呈現與廣博的人間關懷,以空靈、高邁、宏大、溫馨構築人類的精神生態。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王之渙詩70x45cm.2018

三 書法之本質概括及“文化書法”的功用

中國書法是一種複雜的藝術現象、文化現象,它是唯一超越了裝飾藝術階段而收容巨大精神含蘊的書法藝術┄它通過語言與整個民族的精神生活緊緊聯繫在一起;它建立了複雜的意義體系,每一個時代都為擴展這個體系而竭盡全力┄它是與語言最貼近的藝術,同時又是中國最具抽象性的藝術。①這是一個學者對中國書法的闡釋。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王嶽川 書吳志攀《北大百二十週年賦》190x60cm.2018年

書法是中國民族特有的又是有悠久歷史的優良傳統藝術。它是一種善於表現人類高尚品質和時代精神的特種藝術。②世界公認中國書法是最高藝術,就是因為它能顯出驚人奇蹟,無色而具有畫圖的燦爛,無聲而有音樂的和諧,引人欣賞,心曠神怡。③書法承載著中國上下五千年來優秀的文化傳統,與中國文化息息相關,與中華民族精融為一體,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是世界藝術之林的奇葩,它以漢字為載體,涉及語言、文學、文字學、歷史、地理、美學、哲學、詩詞等方面,聯繫著經史子集,又與舞蹈、音樂、美術相通。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王維《竹裡館》69cmx46cm.2017

書法是在文字衍化的歷史中裂變孳生的,“是漢字的造型藝術”,也是“毛筆書寫漢字的藝術“。書法與人的對應關係是最本質、最實質性的,整個社會的一切都歸結於人,它是最根本的。書法從秩序和典範的整體框架而言,來反映中華民族文化傳統和藝術傳統,具體是在經驗和哲學中落實。以儒、釋、道家思想的整體框架、創作框架、審美框架關係聯繫在一起,就形成了中國書法理論,書法審美、書法批評的傳統。這個傳統與文化傳統緊密相關,完全可以與中國古代文化史、思想史或藝術史相呼應。是對歷史的吸取、總結、歸納而得出的結論,這些結論更廣闊的因素,都是以“文化”為背景。中華民族有這樣的“文化”,才有這樣的書法思想和書法作品以及書法審美標準。如果說這些都是純藝術的,與“文化”沒關係,就大錯特錯了。因此,“文化”成了書法的底色和生命,大學書法的本質意義在於其文化根基。在傳統的各種藝術形式中,書法對文化的依託最典型,也最為深刻。瞭解書法,就是對中國古代文化與傳統文化和傳統與藝術之間的關係以及人與社會生活的關係就都有了解。同時繪畫史、舞蹈史或其它藝術史也沒有書法這麼多翔實的東西,書法更加豐富,因此說書法是中國文化的靈魂,是民族精神的表現形式。“書法文化華夏文明民族之魂;文化書法傳承經典啟迪智慧”。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毛澤東《沁園春雪》506x150cm.2017

因此,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正處在一個思想大活躍、觀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時代,先進文化、有益文化、落後文化和腐朽文化同時並存,正確思想和錯誤思想、主流意識形態和非主流意識形態相互交織的時代。書法作為文化體現的獨特形式,“一種語言最貼近的藝術”,以獨特的形式進入了我們的生活。以我的親身感受來講:從小生長在被譽為“全國書畫之鄉”美譽的我,身受濃郁書畫氛圍的薰陶,七歲開始漫步書林,親受全國眾多書法家、教育家、金石學家精心指導。“書為心跡,畫乃意流”,對書畫、篆刻藝術酷愛三十多年,至今堅持不斷。二十多年從事國內外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和中學教育教學及學校管理工作,在書畫創作之餘,從事書畫理論的研究,篆刻金石、銅、銀、玉章千餘方,在全國各地培訓書畫學生近萬人。深刻認識到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繼承這一傳統,我如何繼承發揚中國書法藝術的呢?為此,在2006年通過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專業化高級研修班的培訓後,深受到北大廣博知識啟迪和文化滋養,2007年通過考試,再次有幸成為北京大學第二屆書法研究生,花費大量的精力、時間和心血,通過北大三年的系統學習,增長了知識,達到書品、人品與技能的共同提高,受益匪淺,從中感受到“文化書法”的藝術魅力和人文情懷。而北大“兼容幷包”、“思想自由”、“學術獨立”獨立的傳統和“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敬業精神,激發起我堅持走“文化書法”立場的決心和信心,以及崇高的人生修為境界和愛國熱情,這是我最大的收穫。也是“文化書法”對我的現實功用,我將終身感激!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王維《鳥鳴澗》69cmx46cm.2017

“文化書法”的思想理念,通過弘揚“文化書法”精神,傳播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從戰略的眼光看,實行這樣的藝術教育,既可以提高其文化藝術的修養,加強人格力量,又能自覺地感知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獨特魅力,建立起強烈的民族自信心,達到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的目的。其次,“文化書法”對於培養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身心素質、智能素質及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個性塑造及審美能力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書法是我國獨特的傳統藝術,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欣賞和喜愛。為什麼會喜歡她呢?正是因為她能示人以美,觸發人們對美的感受和聯想,它是審美與實用的結合體。人們對美應該在自己的心中有所定義吧。書法作為一種心性修養,一種美德去研究它、創造她。漢代的楊雄曾說過:“言,心聲也;書,心畫也;④即書法是表現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的。美的書法能通過形象而又抽象的線條使欣賞者獲得美的享受,並能夠陶冶人的人格和性情。學習書法文化,實際上是用眼睛感受美,以書法創作探求美,用心領悟美,用手創造美的過程。魯迅先生說:“我國的書法藝術是東方的明珠瑰寶,它不是詩卻有詩的韻味,它不是畫卻有畫的美感,它不是舞卻有舞的節奏,它不是歌卻有歌的旋律。”還說:“我國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所以說,學習書法是美育的有效手段。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容美醜是先天的,但字寫得美卻可以靠後天努力而獲得,字是人的另一個儀表。而且,隨著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們更加追求高質量的生活和文化品味,許多人喜歡在辦公室、家中掛幾幅書畫作品,增加文化書香氛圍,這不僅是裝飾,也體現個人的文化品味,同時更是一種美的享受。對於當代人們,要把他們帶到書法美的意境中去,讓人們耳濡目染,深受書法文化的薰陶,學習“文化書法”,則人們必定會出現全新的精神面貌,久而久之,也將會出現全新的自我精神狀態。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陶淵明《桃花源記》560x160cm.2014

唐代大儒,著名文學家、哲學家韓愈,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主張“文以載道”; 人們看書法雖是“小技“,但行的是“大道”,正如美學家宗白華所說的那樣“中國哲學是就生命本身體悟“道”的節奏。“道”具象於生活、禮樂制度。“道”尤表象於“藝”,燦爛的“藝”賦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給予“藝”以深度和靈魂。⑤“文化書法”的提出,一方面,將書法文化站在深厚的文化地基上創造新的精神形態高峰,書法不僅僅是形式,而是從文字到形式,從文字到精神,從感悟到人身修為,可以說是從無到有,最後結穴於人文精神、人文陶冶的教育上”。在當代中國面臨著巨大的危機,喪盡天良的“三鹿”毒奶粉事件,“9.8”襄汾潰壩事故,眾多食品安全問題,震驚全國的豬肉瘦肉精事件,臺灣的食品添加劑事件,還有更多被瞞報的、被私了的人造災難等,都說明了人文精神的缺失,而且這正是未來我們將會遭遇到的人間慘劇的幕後黑手。另一方面,中國書法史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部人文書法教育史,書法的發展歷史,同時也是書法傳承和創新的歷史,既不是不要傳統的創新,也不是對傳統的複製,應當具有現代的觀念,這個現代觀念,要求中國文化必需逐步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大文化圈中去,書法也在融入之中。是古代與現代的承接,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融合,從自我內心的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和諧,並於子孫後代的永續發展相和諧,這樣的精神才是當代“文化書法”所應該擔當的價值觀。從學院派書法理論體系對書法的科學解構中跳出來,注入書法新的內涵,新的血液。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蘇軾《題西林壁》69x136cm.2014

書法不是寫字那麼簡單,它包含了很多的文化因素和技術技法,當代中國的家庭現狀,多為獨生子女,他們中的一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差,性格比較孤僻。因此借書法,弘揚“文化書法”,傳播書法文化的傳統和魅力,讓更多的人理解書法,欣賞書法,宣傳書法。學習書法則是調節學生心理素質、規範行為的好辦法,可以使學生進入相對靜止狀態。現在的學生心裡表現在浮躁、馬虎,學習不夠認真,不夠專心。但是學習書法要求全身心的投入,做到心靜氣和,端正姿勢,持之以恆,久而久之就可養成嚴謹認真的好習慣。同樣當代大學生缺少韌勁與耐力,也恰好可通過一筆一畫的書法訓練,來糾正一些草草了事、粗枝大葉、馬虎的毛病,增強毅力,從而養成鍥而不捨、精力專注、耐心細緻、不怕困難等的良好習慣。事實證明,接受書法文化教育的學生,能獲得一種極強的協調和自控能力,為學習其他學科,培養其他技能打下一個良好基礎。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臨鍾紹京《靈飛經》句,2018

我國的基礎教育正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今天,對我國悠久文化傳統的學習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事實證明,由對書法學習,到對書法文化的理解,再到文化書法的提升,不僅對當代大學生、還有中學生、小學生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由於當代大學生在精神世界方面還有以下表現: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王維《鹿柴》69cmx46cm2017

(1)盲目的偶像崇拜觀:“把某個人奉為偶像,不只因為欽佩及希望效法他(她)的某些優秀意志品質,更主要的是把偶像作為自己的一種具體可感的人生選擇和生活指引”。“偶像觀折射出了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的多元化與個體性。他們表達的其實是一個與偶像無關的精神世界”。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臨鍾紹京《靈飛經》句, 2018年

(2)狹隘的務實觀:大多都是以自我成才為中心,主導思想是自我價值與自我奮鬥。把“擁有一個溫暖的家庭”“事業有成”“身體健康、精神愉快”作為評價人生最大幸福的主要標準,而“為社會做貢獻”“成名成家”等人生幸福標準沒有受到大學生主流的推崇。要引導好學生,尋求社會規範與學生個體需要的對話渠道,首先要正視並尊重學生的心理世界和內在需要,觸及學生思想和心理深處;要求我們要看到講求教育的科學性,同時重視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加強對“文化書法“的學習,構建一個互動、對話,和諧、健康的生態精神環境。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陶淵明《飲酒》句69cmx46cm.2017

(3)在道德判別上失去自我,對己寬,對人嚴;只求權利,不盡義務。有的學生講的頭頭是道,可行動不對號。如考試作弊屢禁不絕、出口髒話、亂寫亂劃、打架鬥毆、我行我素的現象也客觀存在著。這些問題極大影響了大學生形象,充分表明道德精神匱乏。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臨鍾紹京《靈飛經》 句,2018

(4)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耳聞目睹大學校園裡的事與物,使我們感到:在人們物質日益豐富的當今社會,當代大學生精神世界明顯出現了不足,主要表現在一味的拜金主義,崇洋媚外現象嚴重,倫理道德迷失,自身文化修養不足,人文精神嚴重缺失,人生價值觀取向的偏邪等等。但是,最重要的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和繼承不夠重視,這樣對中華民族具有幾千年輝煌博大的文化遺產造成很大的衝擊,再加上外來文化侵略,崇洋媚外的現象加劇,本體文化逐漸的消失。自古以來,中國傳統文化是修身立世的人生主要部分,是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是修身、齊家、治國、立德的根本依據。對中華和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文化書法”是北京大學王嶽川教授提出的當代書法思想立場,也是北大書法所強調的書法教育綱領和書法文化身份的體現。“文化書法”堅持自身的人文精神和書法文化特性,顯示出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並重的特色。把北大廣博的文化思想注入當代書法藝術領域,對當代東方書法的發展有著不可忽略的意義。文化書法的當代意義在於提升作為人類新感知方式的媒體平臺,改造世界單一西方化的審美直覺。深切認識到生態藝術精神的重要性,並在尊重東方書法的基點上,形成新世紀東西文化藝術平等對話的可持續發展機制。因此,“文化書法”教育的倡導對當代人們“適應人生新環境,實現心靈軟著陸”都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李白《贈汪倫》69x136cm.2014

四 中國書法教育現狀及“文化書法”的指導意義

我通過多年的中學教育教學管理,看到我國與近鄰韓國、日本等國相比,我國的書法教學重視程度不夠,青少年在創造力還是意志力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如果不能及時彌補,五年、十年後中外大學生的差距就會變得越來越大。正如一位大學校長所說,“未來的大學必須非常關心學生的生活。因為學生在生活中學到的,往往比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多得多。所以,21世紀的大學要改變過去那種重技術、輕人文的傾向”。我在對現代書法教育現狀的深入瞭解之後,不禁思索著這樣一些問題:書法教學能否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正式進入中小學以及大學課堂?如何改變當前中小學書法教學現狀?書法對大學生的精神素質建構具有怎樣的影響? 如何培養一批德藝雙馨的文化書法教師隊伍?如何改變當前中小學書法教育只求表面形式的現狀?中國傳統文化書法的血脈能否健康的傳承發展?一切以經濟為中心,價值衡量觀的今天,我們缺失了什麼?為什麼人們的意識形態和精神心態發生了裂變?書法能否從“文化理論”和書法作品兩方面統一命題進入高考?可見“文化書法”思想理論的提出,擔當了現實何等重要的價值觀和精神指導意義——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臨鍾繇《宣示表》,2018

我國古代歷來重視書法教育。自古三尺蒙童讀書,塾師除了教 “三字經”之外,還必須規定習字課。“日課三千”摹、臨之法不可缺。直到近代教育改革,不管是光緒、宣統朝的辦學條令還是北洋政府、國民政府的教育制度,都設有專門的習字課,概莫能外。然而,我國目前書法教育的現狀如何呢? 經過經緯兩向的比較,情況如下:在部分大學裡,書法已不在必修科目之列,而成為任意選修課,加之書法教師水平普遍較低,指導不了學生提高書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澆滅了學生學習書法的熱情,從而導致淡化了學生提高書法的信念。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米芾《海岳名言》句,239x55cm.2016

綜上所述,可知我國目前書法教育現狀不容樂觀,這並非杞人憂天。我國本是書法發祥地,然而,書法教學卻落後於外國,尤其是日本、韓國,雖然其由於文字障礙,書法的風格、書法的層次、書體的種類等尚不如中國,但書法教育的普及面遠在中國之上,大有爭奪書法霸主之勢。在中國,教育行政部門並沒有明文規定中小學生必修書法,對大學生更是降低了要求,因此,不少大學生便認為只要懂英文、會電腦、有口才就可以馳騁天下,而書法這門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傳統藝術並不在他們提高自身素質之列,長期下去,確實令人擔憂。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臨趙孟頫《老子道德經》句,2018年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中華民族自強奮進的精神支柱,是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對於提高大學生精神境界、塑造健全人格具有潛移默化、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高校在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中,應重視和加強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為改變當今書法教育現狀,應大力宣傳“文化書法”的重要性,倡導“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提高大學生對“文化書法”的認識勢在必行。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曾參《大學》修齊治平 136X36cm 2014

書法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結晶和象徵,有著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和巨大的文化魅力。從歷史上講,書法在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裡,蘊藏著不可侵犯的民族尊嚴、崇高強大的民族意識和自強不息的創造智慧。通過“文化書法”教學,讓學生領會理解漢字文化以及書法藝術的崇高和深廣的哲思情理,可以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培養愛國主義思想情感,塑造完美人格。通過“文化書法”學習,可以使學生的精神意識境界得到淨化和昇華。從根本上講,“文化書法”教育是一種審美教育也是一種“文化教育”。增強人們對美的感受力、感悟力、分辨力以及創造力。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臨趙孟頫《老子道德經》句,2018

“文化書法”的提出,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化,書法作為民族文化的精萃,既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也是培養書法專業人才的需要,更是普及推廣,提高全民素質的需要。在高校的藝術教育即審美教育的實施過程中,弘揚北大倡導的“文化書法”精神,面向全體大學生,而同時又必須自始至終貫穿中華民族文化精神。從戰略的眼光看,實行這樣的藝術教育,我們既可以讓大學生提高其文化藝術的修養,加強他們的人格力量,又能使他們自覺地感知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獨特魅力,建立起強烈的民族自信心,達到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的目的。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臨王獻之《玄度帖》等,370x150cm.2018

一、北大書法的沿革與王嶽川先生“文化書法”的提出和現實意義

北京大學的書法藝術傳統深厚,可謂淵源有自,名家輩出。北大百年,書法實踐理論建設上有著輝煌的歷史。北大書法藝術教育必將繼承北大的藝術教育傳統,從而具有鮮明的人文色彩,強調書法藝術的學術性、文化性,顯示其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並重的特色。北大“兼容幷包”“思想自由”“學術獨立”的傳統和“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敬業精神,將“文化書法”作為辦學宗旨,必將極大地推動北大書法藝術教育研究,為中國書法藝術發展做出其應有的貢獻。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臨王獻之《玄度帖》等,370x150cm.2018

二十世紀初北大老校長蔡元培先生提出了北大辦校的十六字箴言:“囊括大典,網羅眾家,思想自由,兼容幷包”。在這個方針下,蔡元培要把北大改造成為一片“精神的聖地”,同時又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書法文化理念。蔡元培先生的這些思想影響深遠,他在20世紀20年代的一次美展座談會上說:“中國人口眾多,要從中培養幾個藝術家並非難事,但要培養良好的國民性卻非常困難。因此當代藝術家的第一任務在於藝術教育,在於提高全體國民的美育素養”。蔡元培先生對藝術教育十分重視,不僅在北大講授美學美育課,還在北大組織“音樂傳習所”、“書法研究會”、“畫法研究會”等,聘請徐悲鴻、沈尹默、陳師曾、陳半丁等著名藝術家到北大授課和指導學生接受傳統文化藝術薰陶。現代藝術在中國出現時就進入北大研究視野,這使得北大成了一所傳統思想與現代思想多元並存的大學,一所藝術氛圍相當濃厚的大學。到二十世紀的“後新時期”,藝術學科重新受到重視,書法再次引入北大文化理論教學體系,表明北大學科分類設置和觀念拓展有了新的維度,凸顯了新世紀綜合性大學對大學使命和人的全面發展觀念的重新認識。這種文、理、藝術學科三位一體的格局,將使校園學者和學生成為活生生的、有智商、有情商、而且還有美感商的全面發展的人。在高校的藝術教育即審美教育的實施過程中,北大教授王嶽川先生於1994年首先提出“文化書法”的思想理念,通過弘揚“文化書法”精神,面向全體學生,傳播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從戰略的眼光看,實行這樣的藝術教育,我們既可以讓學生提高其文化藝術的修養,加強他們的人格力量,又能使他們自覺地感知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獨特魅力,建立起強烈的民族自信心,達到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的目的。北大“兼容幷包”、“思想自由”、“學術獨立”獨立的傳統和“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敬業精神,將切實地推動北大書法教育與研究,並將為中國書法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成立於2003年11月,承繼北大文化傳統,堅持自身的人文精神和書法文化特性,標誌著北大確定了書法藝術學科,顯示出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並重的特色,打破了專科院校單一的藝術史、藝術技法、藝術觀念方面的教學模式。從而使中國書法不僅有了自己的跨文化國際眼光,而且有了文化價值擔當的書法身份立場和問題意識。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臨王獻之《洛神賦》句,2018

今天北京大學的書法,在北大著名教授金開誠、王嶽川等先生的努力下,成為文化書法探索和研究的前沿陣地,王嶽川先生提出:“一方面,書法需要站在深厚的文化地基上創造新的精神形態高峰,書法不僅僅是形式,而是從文字到形式,從文字到精神,從感悟到人身修為,可以說是從無到有,最後結穴於人文精神、人文陶冶的教育上”。在當代中國面臨著巨大的危機,喪盡天良的“三鹿”毒奶粉事件,“9.8”襄汾潰壩事故,眾多食品安全問題,震驚全國的豬肉瘦肉精事件,臺灣的食品添加劑事件,還有更多被瞞報的、被私了的人造災難等,都說明了人文精神的缺失,而且這正是未來我們將會遭遇到的人間慘劇的幕後黑手。另一方面,中國書法史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部人文書法教育史,書法的發展歷史,同時也是書法傳承和創新的歷史,既不是不要傳統的創新,也不是對傳統的複製,應當具有現代的觀念,這個現代觀念,王嶽川先生指的是全球觀念,是古代與現代的承接,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融合,從自我內心的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和諧,並於子孫後代的永續發展相和諧,這樣的精神才是當代文化書法所應該擔當的價值觀。從學院派書法理論體系對書法的科學解構中跳出來,注入書法新的內涵,新的血液。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臨王羲之《十七帖》 足下年政七十 240x51cm.2015

大學是大師彙集之地,是思想和藝術傳承之所。大學書法強調將中國文化精神通過書法高等教育傳承下去,以影響莘莘學子的文化精神編碼。因此,大學書法應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對生命價值的真切關懷。大學文化的本質意義在於其文化根基,以傳達出當代人對漢文字的審美書寫和漢字文化圈的文化傳承。《禮記·大學》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書法有其深厚的文化為背景,正惟此,文化成了書法的底色和生命。那種僅僅張揚個性的奇思怪想的所謂反美學書法,同樣違背了書法的文化精神。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臨王羲之《蘭亭序》1300x370cm.2018

北大書法重視書法文化而倡導“文化書法”,因為書法是東方文化重要的藝術文化。東方書法精簡為黑的線條和白的紙面,黑白二色窮極線條流變和章法演化,暗合中國哲學最高精神“萬物歸一”之道。書法是“漢字文化圈”高妙的文化精神活動,走出漢字文化圈以外如歐美也可能有寫字,但是它沒有將文字的書寫轉變成用柔軟毛筆書寫的高妙徒手線藝術。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書法是東方文化精神上的高邁境界——最能代表東方藝術和漢字文化圈的文化精神形象。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臨王羲之《快雪時晴》,100x50cm.2013

“文化書法”是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強調的書法教育綱領和書法文化身份的體現。北大作為中國最高學府,在一個世紀的風雲中堅持著重要的價值擔當工作:一是思想啟蒙解放,這是百年北大的精神魅力所在;二是學術前沿探索,全面地伸展著大學獨特的學術觸角,推動了中國新文化運動並同世界前沿學科進行平等對話;三是文化藝術的精神塑造。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臨王羲之《大熱帖》等 240x66cm.2014

“文化書法”的提出,意味著中國書法不僅有了自己跨國際的眼光,而且有了文化價值擔當的書法身份立場和問題意識。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們一定要弄清:中國書法是否一定要變成被消費掉的東西?是否東方話語就只能在現代性話語中成為非我的形式?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臨王羲之 足下年政七十 240x51cm,2015 (13)

總體上說,新世紀文化書法的內容,注重輸出中國書法文化理念以建立東方書法形象;文化書法的形式,王嶽川教授強調以前現代、現代、後現代的國際審美形式普適化為旨歸;文化書法的身份建立意味著,不是在國內眾多書法山頭上再加上一個山頭,而是真切地審視全球化時代的世界潮流;文化書法的當代意義在於,提升作為人類新感知方式的媒體平臺,改造世界單一西方化的審美知覺。人類必將因為東方書法通過大學國際性的交流傳播,而深切認識到生態藝術精神的重要性,並在尊重東方書法的基點上,形成新世紀東西方文化藝術平等對話的可持續發展機制。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臨孫過庭《書譜》句,240x53cm. 2013

王嶽川先生在審視中國書法經歷了一個世紀的西化浪潮之後,應該重視重新檢討中國書法的精神價值取向維度,從書法行為藝術和全盤西化的書法盲視中走出來,基於此,王嶽川先生提出當代書法文化的關鍵是“走近經典”,重新“走近經典”“走進魏晉”的文化高度和精神厚度。但還強調僅僅走近經典是不夠的,要使中國書法成為中國文化的話語形象,必須發掘中國文化精神的本源,重申中國書法文化的“守正創新”和不斷世界化的新戰略。“經典”在中國曆來是一個“大詞”。無論如何,它所具有的神聖性和標準型使其具有了一種獨特的話語權、一種使一切非經典力求超越自身而上的動力。然而近二十年來,經典似乎也走下了“神壇”,變得不那麼至高無上,不那麼可望不可及,其僵硬的邊緣已開始軟化、相對化,甚至在商品的大潮中還不斷被消費化、炒作化。如今,似乎已不再有書法經典尺度,相反倒是書法自我命名或經典通脹的觀念進入當代書法之中,書法經典的意識在消費的浮躁中和世俗的言路中喪失著自己的品格和尺度。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孔子《論語》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69x69cm.2014

然而,經典作為一種尺度仍然存在於每個書法家的心靈中,甚至連“反經典”的遊戲書法也內隱著經典的尺度。只是這尺度的深隱使得人們書寫時總做出一副休閒式做派或前衛姿態的個人秀,那些西化式的書法在修改中國書法經典內涵的同時,正盼著成為這個無經典時代的“經典”。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臨孫過庭《書譜》240x53cm,2013

王嶽川先生提出“文化書法”的觀念,進而提出要不斷“走近經典”,不斷創意經典,從而創造出書家自己的經典。走近經典是為了繼承;創意經典,為了圖新。在提出“走近經典”以後,又進一步具體化為“走進魏晉”、“創意經典”、“書法原動力”、“書法輸出”等,表達了王嶽川先生對中國書法界整體高於並超越前人書法觀念、書法形態、書法技法、書法傳播的某種文化期待。“創新”是生命精神噴發的狀態,而“原創力”是文化生產力,可以表徵大國書法象形。在全球化後現代語境中,新世紀中國書法應在當代中國書法流派眾多的話語角逐中,超越西化跟潮的流派橫向移植,超越五四情節的現代性訴求,堅持以文化為心性的書法文化本源。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李白《早發白帝城》句33cmx133cm.2001

堅持只有“走近經典”、“走進魏晉”、“創意經典”,從大量的古今優秀作品中吸取養分,再結出自己的新果來,按照這樣的書法理論創作出的作品,才可能具有歷史的厚重感並能揭示出當代藝術精神的症候。王嶽川先生堅持認為:中國書法文化對傳統的精神和文化創新的同一性,在於強調“走近經典”。走近什麼同時意味著遠離什麼和走出什麼,“走近經典”就是要要從一個世紀的文化虛無主義中走出來,從主體性的誤區——小我一己的狂妄中走出來,遠離虛無與小我,走近中國“書法經典”,對“書法經典”保持尊敬並加以傳承,對“歷史輝煌”的時代加以接氣並重新闡釋。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蘭花賦》540x150cm.2016

在中國書法史上,魏晉書法前所未有地充滿強烈的個人生命氣息和飽含生命體驗的個體精神。近些年來,書法界將眼睛盯著明清乃至民國時期的書法,在商業層面更注重其拍賣價格,從而將書法與金錢的關係更為刺目地凸顯出來。在藝術層面上抬高“怒筆木強”、“武夫桀頡作氣勢”的獷悍詭誕書法,而遺忘了更為經典的魏晉書法韻味及其文化精神傳統。書法真正人文自覺時期是在魏晉時期,韓國、日本的書法都是受中國的影響發展起來的,現在他們對書法的熱情高於中國,對書法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高於中國,國家和社會對書法的撥款資助力度高於中國,已經顯示出巨大的書法國際差異性。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杜甫《秦州詩》十六.180x53cm.2017

當代書法過分商業化和怪異化現象是值得反思檢討的。中國書法文化精神的價值取向,註定了要將傳統具體化凝練化為流動的生生不已的新傳統,清末康有為用碑學對抗貼學的二元對立做法,隨著時代的發展顯示出不少弊端。今天書法追求的書法氣象風骨,應既包括魏碑的方正雄強,也包括晉貼的蕭散通脫的風度;既有當代人現代感的線條墨韻,也有民間生動有趣的樸拙意態。優雅的“晉韻”與文化含金量很高的“二王筆法”已然成為中國書法的格高韻深、直觀玄遠、生命體悟的代表,“魏晉風骨”使得書法成為人寄情抒懷的精神慰籍和追求高邁人生理想的文化載體。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孟子》句.君子三樂240x58cm.2017

在王嶽川先生看來,書法之所以看似簡單卻頗不易把捉論列,在於書法不僅呈現為某種藝術審美形態,而其深韻著文化哲學精神。只有深刻地實踐體驗,再迭加上升華的哲學思維,才能反觀到書之道的微言大義,才能真正領悟書法之道與人格之道緊密相關。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菜根譚》句180x60cm.2014

二、創新經典是新世紀中國書法的文化戰略

當代書壇中有很多值得研究的現象:先鋒書法主張取消書法的文字載體,完全依賴線條和墨像來傳達一種書法論列理念,這類書法誇大了書法符號中的能指部分,取消了所指部分,或者使之變得模糊難辨;行為藝術中的書法實踐將書法定義為“筆墨在紙上的運動”,書法偏離了它的原有含義和內在規定性,成了一種事件性行為。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臨王羲之《大熱帖》等 240x66cm.2014

當代書法應該多元化,但是多元不應沒有文化主調!王嶽川先生主張,書法應該在走進經典中重新體認發掘書法經典的當代意義,進而創造這個時代的新經典。應從書法自覺和生命自審的晉貼魏碑唐法宋意尋找書法文化基因,將魏晉風骨唐宋意韻作為審美風範整合進今日書法對文化傳統的延伸中,使得書家在書寫創新中融入自身生命對書法文化密碼的理解,在書寫中展現強烈的自我人格精神投注,從而將書法看成涵養人文情性的一種重要方式。簡淡流美的書風帶來的是新的生命境界,不滯於物的人生才是破除消費主義迷幛的絕好方式,這也是王嶽川先生倡導“文化書法”理念,特別強調走近經典走進魏晉的初衷。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王維《山居秋暝》240x61cm.2015~1

在當代書法的文化定位這個書法發展的基本問題上,王嶽川先生認識到書法原創性和尋找國際審美共識是當代努力的方向,只有真正走近經典的書法家才有可能成為時代書法大家,也只有不斷創出新經典的原創型書法家才有可能成為時代書法大家。換言之,當代中國書法重要課題在於在自身創新中尋找一種國際性的“審美共識”——把結構張力、筆墨情趣以及幅式變化這些語言從本民族傳統的審美空間擴散到更大的現代文化空間中去,形成一種國際性書法審美形式通感或基本共識。這就要求我們要借鑑西方一些現代藝術的形式通約,融入本土文化內容,使之充實而具備現代形式美感。在這個過程中,內容將更多變成意境,形式將更多變成語言,最終達成新內容與新形式的完美結合,變成國際性的具有審美共識的書法美。這表明從本土主義文化出發,王嶽川先生提出世界主義書法觀。就是說,書法不僅僅東方化的審美需要,也是整個人類的審美需要。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厚德載物136x36cm.2018

王嶽川先生體認到:在全球化的理論播撒和理論旅行中,中國不應該成為被動的納受著。中國同樣應該在全球化文化互動中從事理論播撒和輸出新理論,形成雙向的“理論旅行”。一種對等互動的“旅行”,使本土文化藝術和理論反思能夠真實的發生和生成在這片厚土之中,完成從一個世紀在拿來主義之後的文化輸出主義。在書法創作方式,書法本體結構、書法接受方式、書法傳播機制、書法價值功能都產生轉變的時代,真正的書法文化前沿踐行者,當通過自己的筆歌墨唱,為新世紀中國書法文化實踐和理論的自我創新和輸出,提供堅實的書法文化觀念和價值重建地基。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班固《寶鼎詩》240x56cm.2018

必須承認,在全盤西化的書法文化虛無主義中,實行“走近中國書法經典”是艱難的,因為以書法個體的眼光確立經典確乎帶有文化層面的冒險。但是理論家存在的意義就在於,在價值平面化模式重樹書法經典的尺度,並通過嚴格的淘汰提升“書法經典”的地位,進而堅持在傳統經典基點上,全面開始新世紀中國書法經典的創造,並從中產生新時代的書法大家。可以說,在中國書法普及了二十年以後,應該出一大批文化書法精英。只有中國書法大家的國際影響力提升了,才可能對日本、韓國、東南亞形成更大影響,才可能從王嶽川先生髮現東方文化的精髓到推出一個新的理念——中國書法文化的輸出。創新經典是新世紀中國書法的文化戰略,這意味著,新世紀書法不僅是中國的,也應該“走出去”而成為世界的!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易經》句,自強不息136x35cm2017

三、王嶽川先生強調:書法文化應迴歸經典並守正創新

書法的文字內容多出自經史子集。“言,心聲也;書,心話也”、“會古通今,極慮專精”,這些文詞都是古代精神的結晶。全世界都有文字書寫,美國、法國的文字書寫儘管可以稱為書(Calligraphy),但卻沒有把這種所謂的書法裝裱起來掛在房間和展廳裡作為獨立藝術品欣賞。西方的書法只是題個詞,或者是印成書,從來沒有成為獨立的觀賞藝術品,更沒有拍賣這樣的藝術品。他們的書法是現實實用品,中國的書法是精粹的藝術品。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菜根譚》句子69x136cm.2015 (1)

今天最大的誤區就是跟著西方走。自從“五四”以來,中國書法就脫離了文化,變成美術的附庸。比如,《中國大百科全書》只有美術卷中收入書法條目;美術院校過去沒有獨立書法系書法學院,只有美術系,把書法作為附庸附在美術院校;在國家招生中,書法學科授予的是美術學位。可以看出,經過現代化以後,書法成為邊緣化被淘汰的對象,甚至成為成為美術的末流。於是所有西方美術流派都可以在書法中重新活一次,書法成為西方後現代藝術的試驗場。以至於一些書法家致力於書法美術化,王嶽川先生認為這是處在卑微的狀態還不知其卑,處在末流的狀態還欣賞其末流。書法應該真正從美術中走出來,應該和美術形成一種不同的書法文化。除了書法形式以外,書法書寫的內容大多是中國經史子集中的精妙的思想結晶,無論“厚德載物”“自強不息”,還是“立己達人”“依人遊藝”,還是“極高明而道中庸”“心遠地自偏”,都是中國古代文化經史子集中的仍有生命力的思想。反過來說,現在的藝術中國罵很多,但卻沒有罵人的書法,掛到大門和登堂入室的作品都是勵志的、正面的書法。王嶽川先生對文化的理解和從事文化的教學和研究,在北大提出了十六字的書法教學理念。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禮記禮運》大同小康700x160cm.2014

第一是“迴歸經典”。全世界所有大師都是從經典中出來的。傅抱石,日臨古畫,終成大家;王鐸,一日臨帖,一日創作。沒有人生下來就是為創新而進行,而是要傳承的。甚至可以說,傳承的深度決定了創新的高度。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澄懷味道135X35cm2018

第二是“走進魏晉”。中國書法的自覺時代始於魏晉。魏晉人的字寫得好,天真浪漫,童心可嘉。今天是酒心、肉心、是非心、功利心佔了上風。一些人一下筆就想能不能獲獎、能不能賺到幾萬塊錢。王羲之、王獻之、王珣、陶淵明都視金錢如糞土,真正達到了人格的超邁。魏晉人的平均壽命很短,朝不慮夕,常感人世蒼茫,人生苦短,譬如朝露。“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魏晉人對生死體會很深,這種生死觀是今天的人所沒有的。今天的人對日常生活的感覺很好,沒有生命危機意識,沒有看到艱難和死亡,沒有體會到生命的虛幻。今天的書法家案頭都有一套《中國書法全集》或《中國書法集》,要看歷代書法真跡也不是難事,博物館、圖書館、拍賣行都有機會見到歷代真跡,而二玄社的高仿品和印刷精美的書法冊也僅僅下真品一等。但是今天書法家的《書法全集》基本上是擺設,很少有人像古人那樣如飢似渴地從中吸取精神養料。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杜甫《旅夜書懷》240x51cm,2015

第三是“守正創新”。“正”是傳統的“正”、經典的“正”。今天可以說是守“西”創新,西方有什麼,中國就來什麼;西方有天書,中國就來個天書。藝術可以試驗,拿過來沒有關係,但是中西藝術史上,真正的路只有一條。守正創新意在抵制守“歪”創新,守“怪”創新,守“西”創新,守“商”創新。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春華秋實 35cmx135cm.2017

第四是“正大氣象”。今天拍賣市場,明清的作品通過反覆炒作賣得很好。實際上,明末是衰敗之相,清末被堅船利炮打得很慘,這是敗國之相。為什麼拍賣行拍得那麼高,是因為唐宋的作品大多為國家重點文物,收藏不了,只有買明清的。但是這種個人的收藏愛好,不能影響新世紀大國書法美學的氣象。現在是中國崛起的時代,需要正大氣象的審美風貌的書法,而不是衰敗之相的書法。中國一個世紀以前是衰敗之相,在全世界排名100多位之後,現在大國崛起排名第二位,說明中國崛起意義重大,書法大國形象的崛起同樣需要書界同仁精誠合作。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高鳳翰《華嚴庵》98x180cm.2018

現在有些人反對守正創新,他們只認洋人,認為正大氣象與己無關。這種看法是偏頗的,可以看看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王羲之的《蘭亭序》都有正大氣象,這是一個人心裡邊的陽光,是一個人對美的憧憬,是一個人的人格精神的提升。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惠風和暢135X35cm2018

北京大學能夠致力於書法和文化的研究,北京大學書法所自創建以來提出了文化書法,確立了自己辦學的十六字方針:走近經典、走進魏晉、守正創新、正大氣象。經典當中的魏晉部分是經典當中的經典;書法創新是要守正創新,不是守邪創新,守歪門邪道創新;作為一個大國,中國的文化必須要有正大氣象。一直都在努力按照這十六字方針去辦學,去從事國際書法的交流、討論和研究。北京大學近幾年舉辦中美、中韓、中日、中馬四次“海外書法教學發展國際研討會暨書法論壇”。四次論壇從東方到西方,尤其是美國,意義非常重大。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臨王羲之《樂毅論》小楷 35X100cm 2013年

四、我對“文化書法”的理解與實踐

北京大學倡導的是“文化書法”,在“文化書法”的前提下,怎樣把“文化”和“書法”區別開來,同時又把它們融合在一塊兒,這個是我近幾年時間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問題。我認為書法就是一種文化,因為書法不是美術,不僅僅是視覺藝術,它連著文字,連著經史子集的經典,它是一種中國文化深層次的集體意識。書法是文化的一種體現,而文化又給書法注入生命和內涵。書法是文化的分支,書法是中國文化的指紋。我深刻地認識到:由書法研究文化,由對書法的系統研究形成一種獨特的書法文化理論體系,到文化書法理論體系的形成,再到用文化指導書法實踐和活動,進而形成一種大文化——“文化書法”。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陸游《書憤》186X72cm. 2014

首先從技法講,北京大學在書法教學方面對技法要求非常嚴格。要求每個同學要做到無微不至,不僅要做到形和神的配合,而且在大小方面要每個人做個基準。教授和輔導教師參與技法教學,同時與幾十個同學在一起,在教學一線細心指導每個同學,每一個人寫的時候,教授和輔導教師都要親自指導,左邊右邊的同學互相看,哪個同學寫得不一樣,這個同學比這個同學寫得好,那這邊就要重新換一張,就這樣白天晚上在一起,反覆訓練,從一個字開始。像《蘭亭序》中“永和九年”中的“永”字,一個點,只一個點就要寫上千遍,還是跟《蘭亭序》有區別,可能幾萬遍也達不到王羲之的那種效果,但我們同學就是在這個學習的環境下,大家相互觀看,看看哪個同學寫得好,在旁邊看一下,這個提高相當大。由這一點我想到中國書法的一個基本問題,幾千年來,從王羲之到明清的王鐸這些大家,他們最基本的落腳點是線條的質量相當高,晉代的、唐代的、明清的書法家,他們線條的質量是可以抗衡的,現在我們這些人,剛才說到一些孩子寫的書法,線條的質量肯定是不如他們的,差得很遠,這就是中國書法的魅力所在! 要不斷地用生命來提高自己的水平,不斷提高自己線條的質量。關於線條的質量,舉個例子:世界上有許多品牌的汽車、電冰箱,還有一些雜牌的、一些假冒偽劣的。中國書法的線條,像名家、大師的作品,他們的線條,可以說就是一個品牌的汽車或電冰箱上的零件、螺絲釘,這個螺絲釘可以用上幾十年不壞,而這些學了幾年書法的,他們的線條,可能外體的形狀很好,外行的一看挺好的,跟一些大家的沒什麼區別,可以很像,形上面很像,但這些線條和大師的作品線條放在一起是沒法比的。他們相當於冒牌的、假冒偽劣的電冰箱。這是我在學習和教學過程中體會頗深的一點。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孟子》句800x370cm .2015

從文化方面講。我想講一下“文化書法”,同時王嶽川先生也提出了書法是中國文化的一個指紋和形式。這個提法,我認為具有時尚性,每個時代,儘管王羲之、蘇東坡,他們沒有鮮明的對話,但他們個人的行為,我覺得就是一個時尚。那麼,從王羲之開始,到唐朝,很多人都在學習他,從《蘭亭序》裡誕生出了很多流派,他是站在時代的前沿,很多人覺得他好,他是科學的,認為這是一個時尚性。蘇東坡的時尚性是創造了他的蘇體。黃庭堅那麼聰明的一個人,覺得他寫得好,他是一個沒有提出口號,沒有提出理論的行為家,都在效仿,這是一個時尚。我覺得文化書法不僅僅是書法,是書法工作者個人修為的要求,同時也是一個時代、一個人的文化品味。奧運會的開幕式,書法的很多書寫過程被採用。奧運會開幕式的設計要經過導演的探討,也要經過中國國家領導人的商議。這說明什麼,說明我們國家對奧運會開幕式這個面向世界的文化傳播,融入書法的情致,把書法提升到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北京大學倡導文化書法立場品味書學經典,放眼世界,文化輸出,同時也十分重視中小學書法基礎教育。王嶽川先生在百忙之中也能夠抽出寶貴時間,精心審編我組織策劃並編寫的一套中小學文化書法教材十二冊,目前正在向教育部申報中小學書法教材。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寇準詩135x70cm.2018

總之,書法是中國文化的指紋,神縱天合的書法是中國獨有的文化傳承形式,也是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徑;應歷史地理解書法專業,從古至今中國書法大家皆非專業書法家,但他們深厚的文化學養使其在古代書法中的地位很高:要成為書法大家,必須做到眾體皆備,有磅礴的創作激情,在深刻理解中國傳統經典的基礎上守正創新;書法的發展需要兼顧實用性、藝術性與文化性,在普及中提高;書法是中國文化之道,中國書法需要走出去,“文化書法”理論的提出,順應時代潮流,通過中國書法的世界化,推進整個中國文化的世界化。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臨王羲之《蘭亭序》110cm×220cm行書2001年

註釋:

(1)邱振中《書法的心態與闡釋》之《初版前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2)沈尹默《書法的今天和明天》。

(3)沈尹默《歷代名家學書經驗談輯要釋義》。

(4)(西漢)揚雄《法言》。

(5)宗白華《美學散步》68頁、110頁。

(6)參見(德)埃德蒙德胡塞爾著《現象學的方法》8頁,上海譯文出版社1994年1月出版。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王昌齡《出塞》 69x138cm,2015

今日頭條——“文化書法”的現實意義

王嶽川: 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中文系文論室主任,教授、博導,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兼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北京書法院副院長,全國教育書畫協會副會長,國際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香港中國文化研究院院長,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客座教授,復旦大學等十所大學雙聘教授。擔任學術泰斗季羨林先生八年助手。

出版著作50餘部,在中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0餘篇。提倡“文化書法”,強調“迴歸經典、走進魏晉、守正創新、正大氣象”,致力於中國書法文化的世界化,在世界40多個國家傳播中國文化和書法藝術。從八十年代以來多次獲全國書法大獎,並帶團到世界各地舉辦書法展:

1980年四川省大學生書法展一等獎;1981年全國首屆大學生書法比賽優秀獎;1983年參加國家教委書法繪畫藝術展獲一等獎;1998年在日本金澤大學舉辦書法展。

2002年3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北京當代著名學者書法作品展”(參展者有:季羨林、啟功、張中行、文懷沙、徐邦達、任繼愈、周汝昌、史樹青、馮其庸、歐陽中石、沈鵬、王嶽川等);10月在澳門舉辦《王嶽川書法展》。2004年到日本大東大學舉辦“中日國際書法展”。

2005年2月1日在中國美術館參加“新春美術大展暨首都高校書法專業師生新春楹聯展”;5月到韓國漢城參加“國際書法家協會成立大會和作品展”,並當選為國際書法家協會副主席。2006年帶北大書法團到韓國出席“國際書法雙年展”。2007年主辦“中日韓三國書法展”。

2008年5月主辦“北大110週年建校國際書法展”;7月到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主辦“國際書法展”;11月到韓國主辦“中韓名家書法展”。2009年到韓國參加“八國書法展”。2010年在北京舉辦《王嶽川書法作品展》,並在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出版《王嶽川書法集》。

2010年4月接受美國十幾所大學的邀請赴美進行學術講演和書法展出,分別在美國華盛頓、紐約、哥倫比亞、亞特蘭大、聖路易斯、卡拉媽祖、明尼蘇達、芝加哥、丹佛、舊金山等地的喬治梅森大學、馬里蘭大學、南卡羅萊州立大學、南卡普萊斯比大學、肯尼索州立大學、喬治亞州書法協會、亞特蘭大孔子學院、亞特蘭大愛默蕾大學、韋伯斯特大學、韋斯特密西根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講座展出。

2011年3月接受拉三國古巴、牙買加、哥斯達黎加的大學邀請講演和舉辦書法展;10月到印度尼西亞出席“李嵐清書法篆刻展”並做講演《中國文化與書法精神》;11月1日到英國倫敦大學出席國際藝術文化大會。

2012年4月在香港浸會大學舉辦王嶽川書法展並作講演;8月在海南海口與言恭達、陳振濂等舉辦名家書法展;10月在上海圖書館展廳舉辦《王嶽川書法展》;11月在北京大學展廳舉辦《王嶽川與訪問學者書法展》;12月與蘇士澍副主席參加全國政協代表團到臺灣展並捐贈高層書法作品。

2013年4月在山東濰坊舉辦《王嶽川師生書法展》,5月在西安中國書法博物館舉辦《王嶽川師生書法展》,6月在內蒙呼和浩特舉辦《王嶽川師生書法展》,9月在合肥舉辦《王嶽川師生書法展》,10在北京太廟舉辦書法展,11月在北大舉辦《北大文化書法展》。

2014年4月在北大舉辦《北大書法所第三屆書法研究生作品展》;5月22在泰山美術館舉辦《北大王嶽川師生書法展》並舉行泰山論壇;5月23日帶領北大書法精英班學員在臨沂王羲之故居祭拜書聖王羲之;11月8日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展廳舉辦《王嶽川教授與訪問學者書法展》。

2015年4月23日,參加“書畫名家進北大”大型書畫展。參展人員:申萬勝、言恭達、吳善璋、張改琴、王嶽川等;7月18-28日在中國美術館隆重舉行《正大氣象:王嶽川書法展》;9月30-10月3日在湖南省圖書館舉行《正大氣象:王嶽川書法展》;11月8日-10日在北京大學圖書館舉行《北大書法所成立12週年紀念暨王嶽川師生書法展》.

2016年11月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舉辦《文化書法進上海——王嶽川書法作品展》;12月在海南三沙市舉辦《王嶽川師生書法展》。

2017年6月8日在北京大學百年大講堂舉辦《王嶽川教授與訪問學者書法展》。

2018年4月17日在湖南長沙市博物館舉辦《北京大學文化書法——王嶽川、何繼善、李皓書法展》;5月7日在深圳藝博會舉辦《正大氣象 光明未來——北京大學王嶽川教授師生書法展》;8月26日在杭州舉辦《王嶽川徐雙喜師生書法展》,12月在中國軍事博物館舉辦《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成立十五週年暨王嶽川教授師生書法展》。

榮獲2012年“中國書法十大年度人物”;入選2014年“當代最具學術價值和市場潛力書法家”;獲2015年美國華人“德藝雙馨的書法家”獎。長期擔任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在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文明之旅》中主講書法和美學《書法與人生》、《書法的人文情懷》、《蘭亭序解密》、《神秘的中國色》、《蘇東坡與寒食帖》等,在香港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主講多次,在中央電視臺《中華文明之光》主持文化欄目:《王羲之》、《唐代書法》、《宋元繪畫》、《印文化與文人印》。書法入選多種書法集,作品被海內外各大博物館美術館收藏,傳略載多種國內外辭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