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牛人2季蝦1季稻,提早上市,畝收益過萬元!多人慕名來學習!

“蝦稻共作”是在“蝦稻連作”的基礎上發展而來,變“一稻一蝦”為“一稻兩蝦”

。“蝦稻共作”是種、養結合的生態模式,充分利用稻田資源,將水稻種植、小龍蝦養殖有機結合,達到小龍蝦和水稻同步增產,產品品質同步提升的目的。

提起蝦稻共作,湖北當地人都會想起一位牛人——伍金鳳,大家都知道她的小龍蝦和水稻每畝收益過萬元,都想學習她的栽培和養殖技術。

湖北牛人2季蝦1季稻,提早上市,畝收益過萬元!多人慕名來學習!

泗洪:稻蝦共作 訂單上門

水稻收割後稻蝦田問題管理提示

投食:

“四定原則”:定時、定點、定質、定量

“三看原則”:看天氣、看生長、看攝食

8月下旬投放的親蝦除自行攝食稻田中的有機碎屑、浮游動物、水生昆蟲、周叢生物及水草等天然餌料外,宜少量投餵動物性飼料,每日投餵量為親蝦總重的 1%- 4% 左右。9月下旬後如發現有幼蝦活動時,要適當加大投餌量。當水溫低於12℃ 時,即可停止餵食。

湖北牛人2季蝦1季稻,提早上市,畝收益過萬元!多人慕名來學習!

“稻蝦共作”鋪就致富路

改底:

對長期水質差的蝦稻田,要及時改底,改底前要先換水,再用碘製劑殺菌消毒後,用微生物製劑如芽孢桿菌、光合細菌、EM菌、利生素等培育水質

消毒:

稻田改造完成後,第一年環溝內要進行消毒 , 消毒用生石灰100~150公斤/畝,蝦溝帶水20釐米進行消毒,殺滅敵害生物和致病菌,預防克氏原鰲蝦疾病發生;第二年後因為溝內留有親蝦,應選用二氧化氯或過氧化物消毒劑進行消毒。

湖北牛人2季蝦1季稻,提早上市,畝收益過萬元!多人慕名來學習!

泗洪:稻蝦共作 訂單上門

調水:

8~10月,水稻收穫前,環溝施肥、培菌穩水,每月1~2次;水稻收割之後,每個月定時施用1-2次抑制青苔型肥料抑制青苔的爆發。

培藻:

當環溝中有小幼蝦出現且水體浮游動植物缺乏時,追施培藻型肥料,培育活餌料供幼蝦取食。

養草:

環形溝消毒5~7天后,在溝內移栽水生植物,如伊樂藻、菹草等,栽植面積控制在30%左右,蝦溝與平臺上,按每穴 10~15 棵苗,間隔5~8米移栽水草,水稻收割淹水後,田面按一般稻田內按株距4~5 米,行距12~15 米,每穴10~15棵苗移栽水草。

湖北牛人2季蝦1季稻,提早上市,畝收益過萬元!多人慕名來學習!

水草栽種

水草栽種時間:

伊樂藻:12月至第二年1月底。

菹草:12月至第二年1月底。

水葫蘆:冬季保苗,4月底至5月上旬投放。

水花生:四月底至五月上旬投放。

輪葉黑藻芽孢播種:每年12月份至次年3月份;營養體移栽繁殖,在每年穀雨前後(4月下旬)。

去雜:

清野雜魚敵害,主要是黑魚、鯰魚、黃古、鯽魚、黃鱔、泥鰍等雜魚。藥物為茶籽餅、茶皂素等。

控水:

小龍蝦越冬前(即10-11月)的稻田水位應控制在30釐米左右,這樣可使稻樁露出水面10釐米左右,既可使部分稻樁再生,又可避免因稻蔸全部淹沒水下,導致稻田水質過肥缺氧,而影響小龍蝦的生長。蝦稻田在越冬期前,可適當提高稻田水位,一般控制在50~60釐米,並保持水位。

湖北牛人2季蝦1季稻,提早上市,畝收益過萬元!多人慕名來學習!

“稻蝦共作”鋪就致富路

整個冬季不宜經常灌、排水,破壞水體恆溫層。如蝦溝水面出現結冰現象,隔幾天要破一次冰,以增加水體溶氧。

更多的農人致富故事,請點擊關注“農業洞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