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4大誘因 你觸“雷”了嗎?

結直腸癌4大誘因,你觸“雷”了嗎?

1.飲食因素

結直腸癌4大誘因 你觸“雷”了嗎?

高蛋白質的食物

①高脂飲食、攝入過多動物蛋白,特別是紅肉過多;

②低纖維質飲食,有研究表明每天平均糞重與大腸癌的危險性呈負相關,排糞量隨飲食纖維質的增加而增加;

③蔬菜與水果過少,有研究表明蔬菜及穀物消耗量高的可使患腸癌危險度下降30%。

④硒、鋅、鈣、鐵及氟化物等微量元素缺乏。

2.遺傳因素

大腸癌存在家族聚集現象,如果近親中有1人患大腸癌者,其本身患此癌的危險度約為2倍(相比無此家族的),更多親屬有此癌則危險度更大。

3.腸道疾病因素

結直腸癌4大誘因 你觸“雷”了嗎?

①腸道慢性炎症、息肉、腺瘤:

•3%~5%的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發生結腸癌;

•15%~40%結腸癌起源於結腸多發性息肉;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25歲時腺瘤惡變率為9.4%,30歲時為50%,50歲以前幾乎100%惡變,中位惡變年齡為36歲;

•腺瘤也會癌變,腺瘤>3cm,癌變率超過40%。

②克羅恩病:癌變約有10%,比普通人群高4~20倍,呈多發性,預後較差。

•盆腔局部放射治療,癌變危險隨劑量增加而增加;

•接受膽囊切除術者有易患大腸癌傾向,大約比普通人群多1.5倍.

4.生活方式

結直腸癌4大誘因 你觸“雷”了嗎?

①缺乏體力活動、久坐的職業人員與從事高強度體力工作者的大腸癌發病率有顯著差別,體育活動有利於降低大腸癌發病率。

②超重和肥胖,體重指數(BMI)超過29的人群與BMI小於21的人群相比較,大腸癌的相對危險性增加了近一半,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和維持瘦長體形有助於降低大腸癌的發生。

大腸癌最有效的治療手段是手術切除,根據不同分期、病情可選擇化療、放療、靶向藥等綜合治療方式。若早期發現,多數可通過手術切除,5年生存率可達90%,晚期大腸癌5年生存率只有30%左右。因此腫瘤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關鍵。

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隨著結直腸癌篩查的廣泛開展,全美結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較上世紀80年代下降了30%左右。而目前,我國的癌症篩查工作任重而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