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雙胞胎姐妹海邊溺亡,不要再讓悲劇重演!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聞你們應該都看了,前不久青島一對8歲的雙胞胎姐妹,在海邊遊玩時走失。

6號下午,警方在救援現場發佈通報,兩名女童遺體被找到,法醫鑑定結果均為溺亡。

很多人都想問:孩子走失的時候,父母在哪?

母親就在附近。

孩子溺水的時候,沒有人看見嗎?

有,周圍有不少成年人。

那悲劇為何發生?

事發沙灘並不是正規海水浴場,海況複雜,雖然有禁止下海游泳的標識,但仍有大量遊客在此野泳……

這樣的新聞我們不是第一次看到,每年夏天似乎都有。

青島雙胞胎姐妹海邊溺亡,不要再讓悲劇重演!

青島雙胞胎姐妹海邊溺亡,不要再讓悲劇重演!

國家衛計委和公安部統計,每年約有5.7萬人死於溺水,其中,兒童溺水死亡人數佔56.04%

溺水,是夏天裡最危險的事,也是被太多人忽略的事。

更是被很多人錯誤理解的事——

在青島女童事件裡,是雙胞胎母親獨自一人帶著兩個孩子來玩。

遊玩時母親坐在沙灘上,邊看手機邊看孩子,雙胞胎則在離她數米遠的地方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沙子。

下午三點左右,母親發個朋友圈後,再抬頭就發現孩子消失了……之後,就是呼喊、尋找、報警,再尋找……

一開始,孩子母親甚至不相信孩子在海中——

“因為當時海里還有很多成年人,如果有孩子在掙扎,而且還是兩個,肯定能發現異常。”

身為父母,有時難免百密一疏。

但溺水時發生的那“一疏”,真的代價太大。

那麼,溺水到底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溺水的在水中掙扎的時候,旁邊的人會無知無覺呢?

在我們以往的印象中,溺水應該是這樣的:

青島雙胞胎姐妹海邊溺亡,不要再讓悲劇重演!

也有這樣的:

青島雙胞胎姐妹海邊溺亡,不要再讓悲劇重演!

或者是這樣的:

青島雙胞胎姐妹海邊溺亡,不要再讓悲劇重演!

救助溺水者是這樣的:

青島雙胞胎姐妹海邊溺亡,不要再讓悲劇重演!

但其實,這些基本都是錯的。

真正溺水,是下面這張圖這樣:

青島雙胞胎姐妹海邊溺亡,不要再讓悲劇重演!

看到了嗎?溺水者的頭還在水面,在外人看來,似乎溺水者只是在玩水,情況跟危及性命扯不上絲毫關係。

這才是溺水最危險的地方,它看起來太正常了。

很多悲劇也就發生在這種情況下。

青島雙胞胎姐妹海邊溺亡,不要再讓悲劇重演!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裡,把溺水刻畫的就相對真實:

青島雙胞胎姐妹海邊溺亡,不要再讓悲劇重演!

溺水初期,游泳者其實是站立在水中的。

聽不到呼救,不代表他真的沒事,反而很可能,其實是在垂死掙扎。

所以如果在泳池或者海中,留意你身邊這種表現的游泳者,你的多一分注意,可能就是救命之舉。

而本身作為游泳者,希望你也記住幾點:

1-一定選好游泳地點。戶外河流、海域,不要輕易嘗試,畢竟你不知道哪裡有個旋渦暗流在等著你。

2-下水前做好熱身,記住,除了溫泉,大部分水要遠遠低於你的體溫,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抽筋等問題。

3-游泳技術不熟練的人,千萬不要獨自進入深水域,保證你身邊至少有一個游泳老手。

4-一旦溺水發生,首先,保持冷靜(雖然很困難),從開始溺水到窒息,一般不會超過5分鐘,前1到2分鐘,是“自救”的黃金期。

記住,不要掙扎,不要張嘴,第一時間先屏住呼吸,使身體浮起。

四肢放鬆,儘可能把頭向後仰,露出面部,保持仰泳姿態“躺”在水面。

待身體逐漸穩定後,再開始調整呼吸,作出下一步應對——

嘗試呼救,或等體力恢復後游回岸邊。

如果需要長時間等救援,而且水面風大浪大,那麼可以採用另一種姿勢——吸氣後,四肢自然下垂,身體俯漂在水面。

青島雙胞胎姐妹海邊溺亡,不要再讓悲劇重演!

需要換氣時,雙手向下、向外划水,順勢抬頭呼吸,然後閉氣低頭,恢復姿勢。

這個姿勢可以幫人最大程度保留體力,保證呼吸。

5-關於救人。如果沒受過相關培訓,不敢救人,那麼應該這麼做——

1、尋找救生員或報警;

2、在岸上用杆子伸向溺水者,或向水面拋出漂浮物如救生圈、木板等。

溺水者上岸後,需要馬上進行處理。

千萬別急著人工呼吸!

第一件事,確認溺水者是否還有心跳和呼吸。

如果有,則應該立即為溺水者蓋上衣服或毛巾保暖,同時將身體側臥,頭部向下,幫助將肺部積水控出。

青島雙胞胎姐妹海邊溺亡,不要再讓悲劇重演!

如果沒有心跳和呼吸,那麼要儘快進行緊急施救,然後儘快送醫。

最後一點,游泳也好,單純的玩水也好,都是為了樂趣,但這份樂趣,是有風險的。

水火無情,希望我們在新聞上看到溺水者的報道能夠越來越少。

也希望你能記住自救和救人的基本常識,儘量把這份樂趣的風險降到最低,開開心心地,享受這個夏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