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居留意願下降 年輕人更愛長三角、珠三角 河南流出人口最多

京津冀居留意願下降 年輕人更愛長三角、珠三角 河南流出人口最多

京津冀居留意願下降 年輕人更愛長三角、珠三角 河南流出人口最多

上海市的流動人口所佔比例下降了2個百分點,但仍然是長三角流動人口規模最大的城市;杭州市上升了2個百分點,所接納的流動人口快速增加;紹興、嘉興、金華、舟山等,流動人口所佔比例均明顯上升。

京津冀居留意願下降 年輕人更愛長三角、珠三角 河南流出人口最多

城市群,是我國經濟發展最充滿活力的地區,也是流動人口的主要聚集地。

近日,國家衛健委發佈《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8》(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自2015年開始,流動人口規模發展出新的變化。全國流動人口規模從此前的持續上升轉為緩慢下降,且已下降三年,2017年減少了82萬人。

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三大城市群的流動人口,在數量、年齡、受教育程度、落戶和居留意願等特徵上,正呈現出明顯的差異:京津冀流動人口增速放緩,珠三角吸引了大量年輕人,珠三角內部吸納外來人口的格局釀變。

京津冀居留意願下降 年輕人更愛長三角、珠三角 河南流出人口最多

不想留在京津冀但想要戶口

數據顯示,2000-2015年的15年間,京津冀常住人口總量由9010萬人增長至11142萬人,人口年均增長率為1.55%;常住人口城鎮化水平也由39.04%升至62.53%,增長幅度遠高於全國水平。

尤其是京津冀最大的人口流入地——北京,2017年外來人口、戶籍人口雙下降,這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次。相應的,北京的常住人口也在下降。

北京外來人口的下降,與控制人口規模政策有關。按照規劃,2020年北京常住人口總量要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城六區(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海淀區、豐臺區和石景山區)則要控制在1085萬人左右。

京津冀居留意願下降 年輕人更愛長三角、珠三角 河南流出人口最多

“全面二孩”政策出臺後,北京市人口出生率增長到2017年的9.06‰,但仍沒有超過10‰,處於超低生育階段。且北京已進入老齡化社會,戶籍人口中有很多“老北京”,老齡化程度更高。

京津冀流動人口居留意願和落戶意願的背離,反映出背後的矛盾心理。一邊是高企的房價、生活成本和難度越來越大的落戶,另一邊則是“高含金量”的北京、天津等城市的戶口。

京津冀的流動人口主要來自哪裡?事實上,在其內部,河北主要以人口流出為主,2000-2015年河北流出人口對京津兩地流動人口的貢獻在2成左右;而來自城市群外部的人口,則主要來自河南(17.67%)、山東(17.39%)和黑龍江(10.54%)。

年輕人更愛珠三角

相較於嚴格管控人口的城市,開放、包容的珠三角九市(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惠州、珠海、江門、肇慶)更受到年輕人的歡迎。

京津冀居留意願下降 年輕人更愛長三角、珠三角 河南流出人口最多

2017年全國流動人口動態監測數據顯示,九市流動人口的平均年齡為33.24歲,低於京津冀的37.16歲和長三角的35.72歲。

尤其是高喊“來了就是深圳人”的深圳,2017年常住人口增加了55.08萬,是九市中最多的。廣州、佛山、珠海和東莞則分別增加了45.49萬、19.4萬、9.01萬和8.11萬人。

長三角內部人口流動活躍

長三角地區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共26個城市,2017年GDP總量達16.5萬億元,經濟總量佔全國近20%,總人口約1.5億,是我國最大的人口聚集地。

長三角活躍的人口流動,與高度一體化、四通八達的交通密不可分。在一線、新一線城市的輻射帶動下,長三角二三線城市開始崛起,對流動人口吸引力增強。而人口流動也帶來了人口紅利,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優化,有利於區域產業協調發展。

京津冀居留意願下降 年輕人更愛長三角、珠三角 河南流出人口最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