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京津冀”如何復工?專家:修煉內功以待爆發

朱延生 本報記者 顏世龍 北京報道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往日令人厭煩的城市堵車,竟成了一件讓人懷念的事,並登上微博熱搜。

劉媛(化名)是北京大望路一家互聯網金融公司的一名白領,這個春節回到河北廊坊老家後,她便再也出不了村子。“正月初二(1月26日)封村,沒想到現在變得越來越嚴了。”無法返京復工的她只能和公司申請在家遠程辦公。

到今天,已經“雲辦公”16天的她渴望能夠回到北京。“不去工作,沒有經濟來源,交不起房租和房貸。且在經濟如此壓力的情況下,還可能被裁員,這個特殊情況如果被裁員,那估計很難找到工作了,對個人就是一個惡性循環。”

在《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過程中,不少採訪對象透露出了與劉媛一樣的想法。面對疫情,京津冀該如何復工復產?此次疫情,又對京津冀協同一體化發展產生怎樣的影響?

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不是單選題

受疫情影響,京津冀工程復工普遍推遲。

2月6日,北京奔馳曾致信天津市政府,懇請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政府給予向北京奔馳供應生產零部件的19家企業復工復產,並聲稱,“如果北京奔馳不能在2月10日復工,經濟損失每天將超4億元人民幣,這也將為京津冀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損失。”

18日,《中國經營報》記者致電天津市武清區汽車產業園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園區復工復產需由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安排,具體復工復產情況暫無法告知。

知名財經專家吳其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疫情面前,防控疫情是首要的。如果對疫情沒有做好充分防控的前提下,貿然復工復產,天津市政府將承擔很大的操作風險。

據悉,為減輕疫情對企業的影響,2月18日,天津市商務局已印發《幫助外貿企業應對疫情克服困難減少損失的通知》,梳理了全市300餘家重點外貿、外資企業名單,市區兩級商務部門成立工作專班,逐一瞭解企業復工需求和防疫防控措施情況,抓緊有序推動重點外貿、外資企業及相關供應鏈企業在疫情防控措施和安全生產條件具備時儘快復工復產,努力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疫情給零售、酒店、餐飲、文化、旅遊以及交通、物流等產業帶來的衝擊是最大的。“對京津冀來講,尤其是在商業、零售、物流等方面受衝擊影響會非常大的。”

據北京市國資委信息顯示,截至2月15日,北京市43家市管企業集團總部已全面復工,復工復產比例達100%;二級及重要子企業1089戶,復工復產比例為99.7%。而目前,北京市大量社區、園區、商廈、樓宇、酒店等人員密集區域的物業服務,都由北京的國企物業單位承擔。

儘管疫情之下,停工停產普遍,但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與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車寧認為,“疫情對於京津冀三地經濟影響不應一概而論。”

車寧分析,這次疫情,北京的高新科技產業以及以金融業為代表的高端服務業受影響相對較小,但線下面客的服務業、大量的餐飲、院線都會受到較大沖擊。相比北京,天津的外來人口流動性較小,體現在疫情上的影響也相對較小,但天津高端工業製造業無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的衝擊和影響。河北地區,中小微企業所受影響不言而喻,但農林牧漁等第一產業受衝擊不大,成為其一大亮點。

“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不是非此即彼的單選題。”吳其倫表示,有條件的企業可以採取AB輪崗制、隔離期間在家“雲辦公”等方式進行部分復工。“一定讓每一個人從他進入隔離狀態開始,就進入工作狀態,或者做遠程培訓,為公司下一步的復工做好準備。”從而將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很好地結合起來。

“雲辦公”興起,企業可修煉“內功”

“這幾天的業務量比平時在辦公室更多些。”2月13日,王蓉(化名)從河北保定自駕返京,在家中“雲辦公”。她所在的公司主要從事海外置業和二手房交易,平時多與客戶進行線上交流,合則約見,“疫情對我們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線下暫時無法約談。”

疫情下“京津冀”如何复工?专家:修炼内功以待爆发

疫情期的北京地鐵10號線。 (朱延生/攝)

由於王蓉的工資構成是“底薪+提成”,雖然和平時上班相比,隔離期間個人時間更加自由,但王蓉和同事們都不敢懈怠。

隔離期辦公的王蓉,每天都需要打卡上下班、參加會議。而單位領導也會“飽和式”地安排工作任務給每一位在家工作的員工。“公司有PK機制,所以在不瞭解其他同事工作狀態的情況下,大家都會認認真真工作。”王蓉告訴記者,公司也會有各種考核指標限制員工。

“遠程辦公有利於企業降低成本,也可以減少員工的生活成本。但一個弱項就是需要員工足夠自律。”吳其倫表示,受疫情影響,遠程辦公或將成為一個“風口”。

“工作模式的轉變,也會引起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改變。”吳其倫認為,遠程辦公一方面可以降低企業成本,另一方面也會降低員工生活成本,這種“可喜”的變化將會促進京津冀一體化發展,使得未來京津冀地區線上辦公成為常態。

但“雲辦公”顯然是疫情期不少企業的無奈之舉,不能適用於所有產業。無法開展線上遠程辦公的企業業務是否只能停擺?

在京津冀一體化過程中,河北、天津也承擔著保障首都安全的職能。車寧分析,疫情防控方面,雖然京津冀防控措施不一定趕得上湖北,但相比全國多數地區,京津冀地區的疫情防控的力度要更大、持續時間也會更久。

因此,京津冀地區的企業復工復產狀況也較全國多數地區更加複雜。

“除餐飲業,真正被疫情所摧垮的企業,本質上是被自己摧垮的。”吳其倫表示,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最少會持續到今年6月,而一個正常運作的企業應該至少做好半年規劃。“如果企業只能生存一個月、兩個月,就得當機立斷,快速地裁員、減負,快速地‘壯士斷腕’。”

另一方面,吳其倫表示,疫情期企業不能再“低頭拉車”,也要學會“抬頭看路”。在疫情期,企業應該好好打磨思考商業模式、管理模式、運營模式和推廣模式,修煉“內力”,等疫情結束後才能快速爆發效益。

疫情將加速疏解非首都功能

針對疫情影響,京津冀也對受影響復工復產企業推出了一系列的幫扶措施。

其中,北京市提出援企穩崗措施,如果企業員工的人數增長20%或者20%以上,將一次性給予3個月實際繳納社會保險費的50%的補貼。

天津對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的中小企業及公建配套菜市場,免收3個月房租、3個月房租減半。對租用其他經營用房的,鼓勵業主為租戶減免租金,由雙方協商解決。

河北則規定,對在2020年2月4日前登記註冊的餐飲、住宿、百貨業的中小企業免收1個月房租,免半收取2個月房租。

無論是京津冀還是全國,受疫情影響,經濟都會有巨大的影響。吳其倫預測,一季度、二季度目標恐怕將很難實現。而要達到預期經濟目標,“一定要對小微企業、雙創企業用實實在在的減稅降費措施給予支持,使它們快速復甦。”

據官方政府數據,截至2018年末,武漢市常住人口1108.1萬人。而截至2019年末,北京常住人口已達到了2153.6萬人。車寧認為,此次疫情集中暴發在武漢,恰恰是大城市發展的一個“反面教訓”。

車寧表示,當城市將所有功能集聚在一起,必然會造成人員的聚集,從而造成治理的“天花板”。而在面臨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發生時,也容易造成“惡性循環”。

2月9日,北京市牽頭研究制定京津冀新冠肺炎聯防聯控聯動工作機制方案,協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目前,已實現北京市與河北省三河市緊密對接,邁出聯防聯控的第一步。據悉,三河市對往返北京和三河的人員,嚴格落實“一信一卡一證”制度(單位開具證明信、個人填報體溫日常監測卡、居住小區開具出入證),推動復工復產。

多位專家在採訪時表示,此次疫情將有助於推動北京加速疏解非首都功能和深化京津冀協同一體化發展。

車寧認為,疫情的暴發也是對京津冀協同一體化中疫情防控等應急響應短板的一次暴露。通過總結經驗,以此次疫情為起點,將有利於形成三地聯防聯控,逐步拓展建立京津冀三地公共衛生事件聯防聯控的常態化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