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谋反他告密被抓,临刑前他大呼一段话获释,终成一代名将

隋朝在经历了短暂的开皇之治后,传到二世杨广手里迅速走向了下坡路。由于隋炀帝杨广频繁发动战争、滥用民力以致于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狼烟四起。隋朝各地纷纷发动起义,揭竿而起反抗隋朝的暴政。当时身为太原留守的李渊,看到天下大乱也在暗中招兵买马蠢蠢欲动,试图从中获益二三。但李渊的这一举动,引起了手下一名将领的察觉。

李渊手下的这名将领叫李靖,他们两个虽然都姓李但并没有太大关系。李靖的祖父和父亲皆为隋朝官员,当时李靖是马邑郡(治今山西朔县东)丞,大抵就是个县长大的官。虽然当时天下大乱,隋朝统治危在旦夕。但李靖是个忠心耿耿于隋朝的忠臣,他察觉到李渊有谋反意后,就想阻止李渊的不轨行动。

李渊谋反他告密被抓,临刑前他大呼一段话获释,终成一代名将

但整个山西都是李渊的,李靖不过是个一县之长。凭借他的一己之力恐怕是不可能成功的,李靖忠诚于隋朝但并不死板。于是他动了动脑筋,化装成囚徒秘密的前往江都准备向隋炀帝报告李渊的不臣之心。李靖的行为可谓壮举,但隋朝却等不及李靖。

当时隋朝都城在北方,可李靖为何要往江都去呢?其实是这样的,尽管隋末天下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但隋炀帝杨广依然不忘记享乐。就在李靖发觉李渊有不臣举动的这一年,隋炀帝恰好第三次乘龙舟南下江都。当时北方的农民起义闹得厉害,隋炀帝来到江都后不敢北还了,并且还打算留在南方不走了,召集群臣商议要把都城迁来。

李渊谋反他告密被抓,临刑前他大呼一段话获释,终成一代名将

但隋炀帝带去的禁卫大多是关中人,得知隋炀帝不愿北还后于是一个个的偷偷逃走了都。隋炀帝杀一儆百也白搭,最终激起了禁卫军的谋反,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江都兵变。李靖那边还没走到江都呢,隋炀帝就被宇文化及杀了。不久李渊即举兵造反,并迅速攻进了帝都长安。而李靖也在半路上被俘虏,于是一个忠臣就这样成了阶下死囚。

李靖出身官宦,从下就受到良好的教育立下远大抱负。没想到刚做了隋朝县长,就遇上了天下大乱,真是英雄生不逢时。李靖是要去告密的,李渊当然是非要杀他不可了。壮志未酬的李靖就这样被押赴了刑场,临刑前李靖大声疾呼:“明公兴义兵,本是为天下除去暴乱,怎么没有完成大事,而以私人恩怨斩杀壮士呢?”大意就是,我知道你兴兵是为了天下百姓,怎么还未成功就要先以私人恩怨杀了我这壮士呢?

李渊谋反他告密被抓,临刑前他大呼一段话获释,终成一代名将

李渊和李世民一听还真是那么回事,对李靖的胆识和才略甚是欣赏。于是就这样,李靖捡回了一条命。从此他效力李唐,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估计连李世民和李渊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当初他们救了个阶下囚,日后竟然有那么大的爆发力。以灭四国的战功报答了他们。

至于李靖灭四国的说法,大抵是这样的,当时萧铣建立了南梁,辅公祏建立宋,再加上东突厥和吐谷浑,虽然都是割据政权但也都建立了国家体制,有国号。后来李靖被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李靖文武兼备,是个不可多得的良将忠臣。唐朝建立后,李世民他写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但大都已失传。后人编辑有《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堪称古代兵学的代表性著作。

李渊谋反他告密被抓,临刑前他大呼一段话获释,终成一代名将

公元643年,李世民为了表达对功臣的怀念之情,命令阎立本在凌烟阁绘画了二十四位功臣的 画像,李靖是其中之一。公元649年李靖病危,李世民亲自前往探问,声泪俱下悲痛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