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女子和男子作为食物的两大来源者,其地位处于平等。随着工具的使用,女子的地位开始向家庭转移,是以“主内”,男子地位高于女子。至汉代,女子出嫁,夫死不改嫁,以礼数与律法约束女子,女子以避嫌、儿立业为本。南北朝与唐朝时期,女子地位发生战略性转移,其权利地位势必与男子其当。唐朝以对女子不严苛态度,降低女性限度。平阳公主这样束发立“娘子军”之女子才能在南北朝分裂的纷乱时局,束发而起为父亲平定乱局。

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嫡女,乃是妻子窦氏所生。平阳公主生逢乱世,自幼受母亲教导,母亲对时局的独到分析以及政治见解对年幼的平阳公主受益颇深。隋朝末年,李渊将平阳公主许配给了世代将门柴家下任掌权人——柴绍。二人婚后一直住在长安,隋大业13年,其父李渊起兵反隋,意建立新朝。柴绍跟随岳父脚步,临行前担忧妻子安危,平阳公主以自己有脱身之法劝慰夫君。可见平阳公主是识大义之人,不因感性而绊住夫君前进步伐。

平阳公主自知父亲近年来兵事尚弱,恐在起兵途中失利,意图帮助父亲。便束发自称“李公子”,变卖京中家业,换取更多财力物力,以联络四处反隋的能人异士。以自己早年在母亲那里学到的知识以及自身的胆识,短时间便收拢几支队伍。是以何潘仁的队伍人力最为强劲,人数可达几万,占据几支义军之首。何潘仁为人倨傲,不肯轻易受制于谁,更不屑居于女子之下。平阳公主以谋士劝慰,以自身能力收服这匹野马。带领队伍收复关中部分地区,稳定关中局势。
平阳公主所带领的队伍,以“娘子”为主帅,军纪严明,不见临时组建队伍的溃散之状。队伍所到之处,维护百姓,不掠夺百姓,百姓极其拥护反隋起义军。为平阳公主冠以“李娘子”之美誉。后经多地,声势逐渐扩大,许多有反隋之心,而势单力薄之人,纷纷投奔。壮大“娘子军”队伍。能让有能力的壮士归顺女子,可见平阳公主自身对军事的谋略以及对人心的归拢是不可估量的!
父亲李渊得知女儿为他收复关中部分地区,大感女子如男!柴绍得岳父之命,赶往关中与妻子团聚。后平阳公主派遣一万将士,与柴绍部下两军兵力攻入长安。之后平阳公主为父镇守山西,李世民为父收复关中剩余地区。二人在此动乱时期乃是父亲的得力助手,李渊为人平庸,若无此儿子,也未必一举接力反隋。
时局稳定后,李渊为平阳公主行赏。后平阳公主退出历史大幕,直至平阳公主逝世时,其父李渊为平阳公主赐谥号为“昭”,光辉之意。使之成为公主离世后受封谥号第一人。更因平阳公主为父打天下,与在义军之中的强势影响力,突破礼制,由军队鼓吹之礼厚葬平阳公主。
自古礼制对女子多有严苛,在唐朝民风开放之时,一娇宠公主能以一己之力收集兵马为父争夺天下,足以军礼厚葬,足以世人为之称赞!
閱讀更多 強壯的自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