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為什麼能一統天下

劉邦,作為大漢開國皇帝,始終是一個談中國歷史繞不過去的人物。歷史學家研究他的發跡歷程,成功學以他的創業史,作為屌絲逆襲經典案例,老百姓傳訴他的傳奇故事。

劉邦為什麼能一統天下

陳道明飾演的劉邦

關於劉邦為何能在秦末亂世中脫穎而出,並擊敗勁敵項羽,一統天下,大致有這麼幾種解讀。

一、 知人善任,手下謀士、武將如雲;

二、 為人豁達,胸襟大度,輕財重義;

三、 能屈能伸,不拘小節,不擇手段;

四、 大勢所趨,對手自負,眾望所歸。

通過以上四點,我們會發現,評判的主要角度主要是從劉邦自身所具備的素質出發,和後人看歷史進程定論。在下以為還有一點至關重要,而且常常為大家所忽略,那就是人,輔佐劉邦的人,不提文臣謀略、武將功夫,而是他們的人性及想要完成的人生意義。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劉邦集團主要人員組成:

發小幫:曹參、盧綰、樊噲、周勃、夏侯嬰等。

劉邦=希望

這些人從小和劉邦混社會長大,因為劉邦的人格魅力而團結在他周圍。從劉邦起兵至大漢立國過程中,通過史料我們發現,這些人都是從事劉邦的貼身侍衛及秘書等角色,文不能經略天下,武不能獨當一方。如果不是跟隨劉邦起事,以他們的能力是要註定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的,所以這些人對劉邦特別忠心。人都是有自知之明的,他們原來的人生意義大概也就是,橫行鄉里、有酒有肉、自在生活,在劉邦集團的不斷髮展壯大中,他們不斷的實現人生理想,而又不斷的對未來有所期盼,而他們一切的指望都系與一人——劉邦。所以他們對劉邦忠心起來是不要命的,抱著啥時候死老子都值了的心態,必須保證他們的希望——劉邦,活下去。

劉邦為什麼能一統天下

漢初三傑

劉項爭霸前入夥:蕭何(不是發小,劉邦見呂公時才相識)、張良、韓信等。隨著劉邦沛縣舉事,天下大亂,在此期間加入的為數眾多,這裡只著重介紹此三人。

蕭何,另闢蹊徑的小公務員崛起之路:本為沛縣縣吏,秦帝國官僚行政系統一員。從他以後的一系列表現來看,蕭何官雖小但志向卻不小,平時一定細心政務,而且深諳秦國行政系統運作。劉邦拿下咸陽,大家分金銀,他卻急速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對日後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漢戰爭時,他留守關中,使關中成為漢軍的鞏固後方,不斷地輸送士卒糧餉支援作戰,對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代起了重要作用。他的一生,活脫脫的一出小公務員崛起之路,而隨劉邦沛縣起兵,是他發跡的開端,是想當時劉邦身邊盡是草莽兄弟,只有他精通行政律令,為劉邦集團正規化起了重大作用。典型的自己有本事,被埋沒許久,一旦機會顯現,拼命展現價值,完成他的人生意義。

張良,人生得遇一知己:帝者師,奇人、奇謀,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韓國貴族世家,為韓國覆國,刺殺秦始皇報仇,為韓國復國,擁立韓王成,盡力收復失地。雖然都未成功,但是他都盡力了,天下大勢誰又能奈何,作為舊韓移民,他對得起自己了,精通黃老之道,本為無慾之人。直到遇見劉邦,眼前一亮,原來是知己的味道。人生難遇一知己,尤其張良這種不好名利,不戀女色,不貪金銀的黃老之人。和劉邦在一起是一種從未有過的體驗,說的能聽懂,教的會運作,簡直是默契都難以形容。當天馬行空的想象及鬼神莫知的奇謀,被一次次的現實中運用,而且執行無誤,相信張良每天都沉醉在甜蜜德荷爾蒙之中,此生,足矣。

韓信,忍辱負重的憤發青年:觀韓信一生,貧辱交加的童年,一直是他一直努力抹去卻從未實現的心裡陰影,因此奮發有為,也因此淪落黃泉。出身低微,誇誇其談,自然很難入一般主公法眼。劉邦也是在夏侯嬰、蕭何的一再舉薦下,才封印拜將,但是一種莫名的隔閡始終縈繞在兩人心間。在下有一種臆想,如果韓信加入劉邦集團時,不是漢王式微,正是用人之際,很可能不會重用他,兩個人是互相利用的極致典範。但是不可否認,有些人生來確實做不了一個好士兵,但是做大將軍那就“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了。韓信軍事指揮藝術高超,一路披荊斬棘,所向披靡。因童年陰影作祟,不斷暗示劉邦予權予王。劉邦也配合的加官進爵,拜將封王,滿足了韓信的自卑心理和被人瞧得起的內心需求。

劉項爭霸至大漢一統入夥:

這期間加入劉邦集團的大人物很多,但大多數都是迫於形勢,為自保,而形成的強強聯合,而且從他們以後的行為來看,其實他們並不服氣和欣賞劉邦,只不過更討厭項羽罷了。

劉邦為什麼能一統天下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但追求的這個“利”,對每個人來說確並不相同。社會是個複雜的協作系統,每個人懷揣不同的本領,想體現自己的價值,實現各自的人生意義。但是免不了就要參與協作,而劉邦集團就是一張各色人等交織的一張利益網,劉邦則是這個網中的節點,大家通過劉邦這個節點,共同協作,每條線變粗、變長,這張網也就變大、變結實。但是都要靠劉邦這個節點聯結才有意義,所以都要圍繞著他,而且供他驅使。

劉邦為什麼能一統天下

劉邦《大風歌》

看似無為,其實無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