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汕,流行一種膠嫁妝,價比黃金!

冬至到,食魚膠

幾個小時前,有挑友微信了挑爺,“吃魚膠了麼?”。我才意識到,2018已快走到最後。潮汕人的進補清單裡,選擇不可謂不多。然而,魚膠還是好多人的心頭愛。

魚膠,魚鰾的乾製品。口感膠糯,得名魚膠,也有人稱為花膠。

我曾翻閱《本草綱目》,記載魚膠能滋陰養顏、補腎益精、滋養筋脈、強壯機能。但不是所有地方都像潮汕,這麼痴迷魚膠;也不是所有的魚膠都入得了潮汕人的眼。

在潮汕,流行一種膠嫁妝,價比黃金!

像極品金錢鰵,止血補血頂好,自然也頂貴!白花膠也不錯。蜘蛛膠,對氣管好。成鰵膠,可以祛胃寒。日常食用,北海膠、雞蛋膠性價比較高。而赤嘴鰵膠,也是珍藏與燉補的對象。

珍品往往來之不易。南澳人,還保留著手吊鰵魚手製魚膠的傳統。

在潮汕,流行一種膠嫁妝,價比黃金!


在潮汕,流行一種膠嫁妝,價比黃金!


二八潮湧,海釣鰵魚!

鰵魚逆流覓食,海水流動時才會張口。海釣,還真講究“二八潮”。潮汐一漲或一落的六小時又十二分,稱為十分潮。二八潮,就是潮退去二分與漲到八分之時。

因了這次拍攝的便利,挑爺得以跟隨出海,零距離體驗雙手挑戰大海的驚險!魚膠越大越好,相應的,鰵魚是越大越猛。危險與收穫,往往相伴相生。出沒波濤中,釣魚人憑經驗判斷位置。一絲魚線,放下鮮蝦活餌。千萬別以為魚咬鉤就是成功了。最驚險的一刻隨即發生。

人與大魚的搏鬥,就是力量的較量。

手工取鰾,天然晾曬!

討海為生的南澳人家,總有手工製作魚膠的私家秘笈。雖說魚膠沒少吃,但怎麼處理,我還是頭一回見識。看阿鵬家,單取鰾去脂肪,就是個技術活。

在潮汕,流行一種膠嫁妝,價比黃金!

活魚現剖,從尾部入手掏出魚鰾,千萬不能傷到魚膽,會苦。

在潮汕,流行一種膠嫁妝,價比黃金!

魚血是必須清洗乾淨的。撕掉魚鰾內外膜時,一定要小心,既要剝離乾淨又不可傷了魚鰾肉。

一般用指甲摳,有人家也用冰水泡,熱脹冷縮嘛,泡後更容易撕開。

在潮汕,流行一種膠嫁妝,價比黃金!

在潮汕,流行一種膠嫁妝,價比黃金!

處理乾淨後,用兩條竹篾撐開,白而軟的魚鰾開始日光晾曬。

在陽光幫助下,魚鰾外層開始出現一層結晶。慢慢變成蠟黃,逐漸透明,徹底乾透。新膠始成。

你離膚白貌美,也許只隔著一盅魚膠!

我曾有幸得到過老漁民的指點,陽光照射下,好的魚膠膠體光亮通透,紋路也清晰,細紋旁還有出水小孔。

但是新的魚膠最好不要猴急食用。她是時間的寵兒。上好的老魚膠,比黃金還要貴。年份越老,內裡的蛋白質和膠質等營養物質就更易為人體吸收。口感也更加的膠厚。

在潮汕,流行一種膠嫁妝,價比黃金!

家常,簡單輔以紅棗枸杞,或烏雞,或排骨,抑或鵝肉,同樣助益身體。尤其得到了一眾小姐姐的追捧。

有些人家甚至將老魚膠作為女兒的必備嫁妝,平時或月子內食用,調理身體補充營養。試想一下,食後肌膚白嫩細滑,吹彈可破。氣色白裡透紅。如此“美夢”當前,誰能不動心呢。

心動不如行動,今晚冰糖燉魚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