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沙漠和西南地區儲藏大量石油,為何不開採出來,卻大量進口呢


我國沙漠和西南地區儲藏大量石油,為何不開採出來,卻大量進口呢


資源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準,我國向來都以地大物博自稱,各方面的資源產量自然不少。在不可再生資源這一方面上,很多小國都是依靠進口,中國作為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自然是儲量豐富。可是就石油來說,我國卻常年需要依靠進口來保證國內的工業生產,這究竟是何原因?

眾所周知,位於西亞的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為豐富的國家。中國雖然不比它“處處是油田”,可所勘探出的石油量在世界上也是排名靠前的。但是直到現在,我國還是需要大量修築一些管道,從西亞地區進口石油。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我國許多地區的石油都不宜開採。

沙漠給人的感覺大都是沙塵飛揚、了無生機,可是在很多沙漠的地表之下卻蘊藏著大量的石油資源。對於這些“看得見”的石油,大部分的時候開採人員卻是束手無策。沙漠中氣候太過惡劣,這樣就加大了開採的難度,再加上很多地形的因素,想要在沙漠中開採石油更是難上加難。

再說我國的西南地區,不僅是石油的儲量豐富,這裡的稀有金屬儲量也是不少。可是這許多年來,卻從未有人打過這裡的主意。開發資源固然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可生態環境良好更是重中之重。西南地區地質較為脆弱,要是受到破環,很有可能會影響當地的生態環境。貿然到這些地方開採資源,說不定石漠化、荒漠化這樣的問題會接踵而至。

再者,石油並不是一種固態的物質,運輸方面大多是需要依賴管道。無論是在沙漠地區還是西南山區,在這樣的地方修建管道肯定是一項浩大又艱難的工程。就算是要以火車運輸,沙漠中地基不易牢固,修建鐵軌也要花上不少時日。並且運輸途中若是出現沙塵暴等惡劣天氣,那更是得不償失。

沙特之所以能成為一個石油的出口大國,主要是由於產量達大、開發成本較低。不過,對於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不斷地開採可不是一件好事,這必然會使得資源枯竭,生態環境也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因此,減少開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保護地球,保護資源。

實際上在我國還有很多已探明的石油資源,但卻遲遲沒有前去開採。這便是因為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根據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來看,即使是儲量豐富,也萬萬不該一直採挖下去。以我國目前的國情、國策來看,儘量選擇進口石油未嘗不是一個好的方法,這樣可以維持生態發展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