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前一日,央行再淨投放2300億!跨年“跪資金”收官,業內看好春節前降準

元旦假期前一日,央行再净投放2300亿!跨年“跪资金”收官,业内看好春节前降准

元旦假期前一日,央行再净投放2300亿!跨年“跪资金”收官,业内看好春节前降准

以上音頻技術來自:訊飛有聲

為保障跨年資金需求,央行本週累計淨投放資金2400億元。不僅如此,市場普遍預計,下一次降準即將到來,時間點就在2019年1月左右。

今早,央行網站公告稱,為穩定年末資金面,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2018年12月29日即今天,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300億元逆回購操作。

具體為開展1500億元7天、800億元14天逆回購操作,今日無逆回購到期,實現淨投放2300億元。這是央行連續第二日實施2000億元以上規模的大額淨投放,刷新了近5個月以來單日淨投放規模新高。

央行加大資金淨投放,是為了穩定年末資金面。受季節性的年末資金需求加大影響,近期跨年資金持續緊張,涉及跨年期限的市場資金價格持續走高。2018年的最後一個資金交易日(12月29日),隔夜資金成了“香餑餑”,隔夜Shibor較前一日暴漲108.4bp,達到2.554%的近一年高位水平;存款類機構質押式回購DR001加權平均利率也是暴漲113.89bp,達到2.4759%。

元旦假期前一日,央行再净投放2300亿!跨年“跪资金”收官,业内看好春节前降准

金融機構的資金交易員們已完成了2018年最後一次“跪資金”,面對即將到來的2019年,尤其是面對春節前的資金需求高峰,在市場覓資金仍是需要的,但可能壓力會小一些。因為,不少分析人士預期,考慮到明年年初巨大的資金缺口,1月預計會又有一次降準的“加持”。

跨年資金持續緊張,今日隔夜暴漲

據統計,本週央行累計開展逆回購操作7300億元,尤其最近三日依次大手筆地投放了1500億元、2500億元和2300億元,全周累計淨投放資金2400億元,資金面實現平穩跨年。

本週,在7天資金可跨年後,市場資金面就呈現出7天期資金利率先揚後抑,隔夜資金利率後程發力的格局。但都反映的是同一個資金面結構性問題——市場上跨年資金的緊缺。

本週一至週四,銀行間市場上7天期回購利率出現較明顯上漲,DR007和R007都接近全年高點。具體來看,週一,R007上漲35BP至3.01%;週二上漲39BP至3.40%;週三大漲144BP至4.84%;週四再漲108BP至5.92%。

交易所資金利率也連續兩日大幅上漲。週四,GC001最高升至10.6%,GC007利率則一度觸及9.5%,14天品種利率也持續上行,一度接近6%。

不過,自週五後,7天期品種利率開始逐步企穩,但隔夜利率繼續飆升。12月29日,存款類機構質押式回購DR001加權平均利率也是暴漲113.89bp,達到2.4759%;DR007則反而下降3.28bp至3.0391%

資金結構性緊張的深層次原因

每逢年末,資金面就會經歷一段跨年資金緊張、不跨年資金鬆緊適度的結構性資金緊張局面。這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光大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張旭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受制於流動性監管指標的考核,央行在流動性傳導過程中遇到障礙,使得季度末資金結構性緊張的問題無法避免。

“最近三年每逢年末,資金面都會出現年內資金不緊但跨年資金緊張,大行資金面不緊但非銀機構資金面緊張的問題。”張旭稱,每至年末,央行的資金供給意願都相對較強,一級交易商所得到的流動性充裕,但是下游機構出現了明顯的資金緊張。顯然,資金緊張的局面並非央行主動收縮所致,而是流動性在傳導過程中遇到了障礙。

張旭進一步對記者解釋,2016年末,為了滿足流動性覆蓋率(LCR)的監管要求,市場參與主體或多或少地規避資金傳導業務。2017年12月,LCR對於銀行間市場的影響尚未完全消除,銀監會頒佈了《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修訂徵求意見稿)》,其中增加了對流動性匹配率(LMR)等指標的監管要求,這導致去年和今年末商業銀行更加傾向於規避資金傳導業務。

“對一級交易商來說,如果把跨年資金拆借給非銀等其他機構,可能就會使得LCR+LMR監管指標考核不達標,所以即便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向一級交易商釋放流動性,他們將資金向下傳導的意願也不高,這就造成了資金面的結構性緊張。”張旭說。

那究竟該如何順暢資金傳導機制?張旭認為,現行的監管政策和對商業銀行的考核指標是基於經濟上行週期的,而且相當一部分指標嚴於國際水平,甚至部分指標是我國特有的。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信用出現了結構性收緊,因此有必要系統性地梳理這些指標,讓一些指標迴歸中性,將一些重複監管的指標剔除。

此外,興業銀行研究團隊還認為,在流動性監管趨嚴的背景下,MLF、逆回購等有期限的流動性投放方式難以滿足商業銀行對中長期資金的需求;逆回購頻繁暫停使短端利率波動加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利率的傳導。因此公開市場操作餘額有下降的空間,未來央行可進一步通過降準置換MLF等方式釋放中長期資金,緩和短期利率波動。

業內普遍預期下一輪降准將至

除了跨年期間資金是需求高峰外,每至春節前夕同樣是資金需求高峰。加之2019年春節又來的較早,不少分析人士預計,下一輪降準會在2019年1月啟動。

降準的實施是為了對沖流動性缺口,那2019年初的流動性缺口究竟有多大?據中信證券債券研究團隊估算,2019年1月上半月資金自然到期規模11000億元為近期到期高峰;春節期間民眾對流通現金的大量需求將會在1月份形成對銀行體系流動性的衝擊,2019年春節較2016年早,預計1月份M0規模增長約為1萬億元;1月是稅收大月疊加財政支出和政府債券發行可能加快,財政存款是不確定性因素;同業存單到期量與2017年接近而遠低於2018年;從到期節奏上看,主要集中在下半月到期。

“2019年春節前流動性環境面臨資金到期壓力大、財政存款不確定性強、現金需求量明顯增大、同業存單于中下旬集中到期等主要因素的影響,流動性面臨波動並需要央行對沖操作。”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稱。

實際上,在過往的春節前夕,央行都會通過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CRA,被業界稱作“春節限定版降準”)補充金融機構春節前後的資金高峰需求。

不過,考慮到2019年春節前流動性環境面臨資金到期壓力大,以及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提出要“完善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業內普遍認為,春節前準備金率有望進一步下調,在補充長期流動性的同時滿足銀行跨年資金需求。

中信證券研報就認為,展望2019年春節前貨幣政策,降準概率較大,TMLF或開啟操作,搭配短期跨節流動性投放。先不考慮財政政策發力的影響,2019年1月資金自然到期壓力較大,銀行體系流動性面臨著與2018年相類似的局面,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8年第四次例會也提出“加大貨幣政策逆週期”要求貨幣政策取向至少保持當前的寬鬆力度,流動性大額投放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是應有之義。而回到操作工具上,“鎖短放長”仍將繼續,降準取代去年CRA概率較大。具體到時點,參考CRA是2017年12月29日公告並於2018年1月16日啟動;本次降準很可能在元旦後推出,在同業存單到期和繳稅因素前後落地實施。

興業銀行研究團隊也認為,為應對2019年第一季度外需下行壓力,宏觀政策將展開逆週期調節。貨幣政策方面,2018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刪除了貨幣政策“保持中性”、“把握好結構性去槓桿的力度和節奏”的措辭,反映貨幣政策的前瞻性調節。2018年1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完善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考慮到春節前後銀行體系資金需求較大,降準窗口可能在春節前再度開啟,在補充長期流動性的同時滿足銀行跨年資金需求。

百萬用戶都在看

元旦假期前一日,央行再净投放2300亿!跨年“跪资金”收官,业内看好春节前降准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元旦假期前一日,央行再净投放2300亿!跨年“跪资金”收官,业内看好春节前降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