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合肥卖地忙,华夏幸福人事变动,融创金科股权之争


广州合肥卖地忙,华夏幸福人事变动,融创金科股权之争

2018年地产行业惊心动魄,最后一个月也是各种事件挑动人心,有赶紧卖地的,有房企高层人士剧烈变动的,有上演另一出“抵御野蛮人”好戏的,让我们来看一下。


年底卖地忙

最近几天的天气冷了,地产行业也是寒冬凛冽,但年底的土拍市场甚是火热。

12月6日,广州共成交了10宗经营性用地,成交总价259亿元。10宗土地中,其中商住用地7宗,居住兼容交通站场用地2宗,医疗用地1宗,总用地面积108.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6.7万平方米。分别位于番禺区4宗、从化区1宗、白云区1宗、荔湾区1宗、花都区3宗。

当日成交速度超快,开拍不到15分钟,所有地块都“秒速”成交。其中8宗地块,均以底价成交。另外2宗里,最为抢手的是番禺区易兴工业园原安美防火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地块,历经14轮激烈竞价,最终由中铁建以总价173036万元拿下,折合楼面价23419元/平方米。单价最高的地块是荔湾区今年出让的唯一一宗宅地,以底价成交,楼面价24113元/平方米。

广州合肥卖地忙,华夏幸福人事变动,融创金科股权之争

同样是12月6日,合肥土地市场10宗土地共680.347亩地块成功出让,累计揽金60.2亿元。其中高新区2宗、瑶海区2宗、滨湖区2宗、蜀山区2宗、包河区1宗、长丰县1宗。原定同日出让的瑶海区E1804地块、包河区S1811号地块未达底价流拍,而肥西[2018]26号地块、高新区KP4-4、高新区KP2-7号地块和合经区2018-06号地块则延期至12月26日出让。

广州合肥卖地忙,华夏幸福人事变动,融创金科股权之争

早前的11月26日,北京出让来自丰台、大兴、顺义、房山、昌平、延庆和密云的13宗土地(其中包括12宗宅地),起拍总价295.19亿元。经过一整天的拍卖,除1宗流拍外,其余12宗地块分别被中建一局、绿城、富力+中交、好未来、中铁诺德、中铁置业、住总、城建、久润、首开+金地、华发、未来科学城+城建+金茂等12家企业及联合体拿走,总成交价316.46亿元,总溢价率约16.67%。

可以看到,本次年底土拍大半是国企兜底,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如此。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国企有能力获得更多的融资,自然也就更有底气在土地市场中低价抄底。

当前市场下行的情况下,降负债、去杠杆是许多房企的当务之急,而一向对负债严格控制的国企和央企在资金和现金流方面压力相对较小,在这一时候拿地扩张或许是个好时候。


华夏幸福的人事变动

自从平安入股后,华夏幸福的组织架构和人事调整有了不少变化,5个月前,中国平安受让华夏幸福19.7%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9月26日,华夏幸福董事长王文学来到深圳,与平安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随后王文学在华夏幸福某次全员大会上表示,将有三名平安高管加盟华夏幸福,且人选是“双方都认可的”。俞健和吴向东就是其中两位,被双方视为“双引擎”。

此后,华夏幸福修改后的公司章程提到,为了更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增设副董事长一职,以及分管财务和融资的副总裁。目前来看,拼图补全,负责财务和融资的是俞健,而新任副董事长是吴向东。据多位知情人士反馈,吴向东加盟华夏幸福已是板上钉钉,这一任命将于近期下发。

此外,此次人事变动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华夏幸福将确立南北双总部的运营模式。即原有业务及其管理团队总部仍在北京,由包括俞健在内的“新高管团队”管理的业务总部设于深圳。

吴向东入职后,华夏幸福将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75层建立新总部。他掌控的新业务将与老业务分隔,实现“新老划断”。“要充分享受新股东和新团队带来的利好,又要避免因为这种不确定性产生的担忧。” 一位华夏幸福核心人士表示。

从更高战略层面看,南北双总部加上吴向东+俞健的组合,将有利于华夏幸福实现新的突破。2018年之前,华夏幸福重仓持有环京地带。华夏幸福执行总裁吴中兵曾向媒体表示,华夏幸福环京地带2016年成交1860亿元,2017年1500多亿元。

2018年第三季度,华夏幸福产业新城不断落地,新签PPP项目合作协议项目共17个,其中包括14个产业新城项目和 3个产业小镇项目,环南京、环郑州、环杭州、环合肥、环武汉区域初具雏形。华夏幸福总裁孟惊曾表示,2018年华夏幸福的销售目标中,希望环京和外地各占一半。


融创金科股权之争

金科股份目前的公告称,公司将已不符合解锁条件的激励对象12人已获授的限制性股票全部予以回购注销,回购总数量为83.75万股。

股票回购注销后,金科股份总数将由53.39715816亿股变更为53.34008316亿股。黄红云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将上升至约30.02%。至此,黄红云家族持股超过30%,但并未触及要约收购的红线,而孙宏斌想要再反击,则面临触及要约收购的风险。

这场股权之争得从2016年说起。2016年2月,金科发布45亿元的定增方案,定增价格调整为以2016年2月5日为基准,不低于3.68元/股的价格进行竞价增发。融创专门为此次定增组建新公司,悄然参与定增,并于2016年9月20日参与报价。2016年9月21日,金科股份发布初步公告,天津聚金以40亿元获得16.96%的股份,融创中国成为金科股份的第二大股东。

此后,融创数次于二级市场增持金科股票,截至2017年4月28日,融创共计花费60亿持有金科25%股份,而第一大股东黄红云(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金科26.24%股份。从此,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为了防止控制权旁落,2016年10月17日,在融创入股一个月后,金科股份宣布对《公司章程》做出4处修改,其中最为外界所关注的则是第九十六条新增内容。新章程如是阐述称:“董事会成员中应有不少于五分之一的职工代表担任董事,担任董事的职工代表须由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满五年以上的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后,直接进入董事会。”

这被视为黄红云加强对董事会控制权的重要举措。对此,有观点分析指出,金科董事会共9名董事,不少于五分之一即至少2名董事为老职工,引入融创后,黄红云及核心高管持股仍接近30%,也至少可以获得2名董事名额。

即便如此,也无法阻挡融创继续增持的脚步。虽然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表示“:对金科的投资逻辑,就是一种普通的财务投资”, 但其所持股份却即将逼近30%的要约收购线,究竟只是财务投资还是谋求控制权,其目的扑朔迷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