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歷史深處傾聽丨中國環保:一直在路上

在改革历史深处倾听丨中国环保:一直在路上

在改革历史深处倾听丨中国环保:一直在路上

豐碑無言 華章靜默

讓我們懷著敬意

到歷史的深處去傾聽

那些無聲處的驚雷

那些平凡中的偉大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廣經濟之聲

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年特別奉獻

《在歷史深處傾聽》

第十九集

中國環保:一直在路上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啊,水下有紅菱啊,水邊蘆葦青,水底魚蝦肥,湖水織出灌溉網,稻香果香繞湖飛……

這首家喻戶曉的《太湖美》創作於中國改革開放元年——1978年,醉人的歌聲飽含著人們對自然環境的讚美和對未來的期望。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中國的環保事業也一直在萌芽、在發展。1979年9月,我國第一部環境保護法(試行)頒佈。當時北京大學教授金瑞林參加了這部法律的起草工作。

79年的環境保護法可以說是我們國家開始走上法制化道路的一個標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環境保護納入國家計劃等一些重要的原則和制度在國家環境保護當中起了很好的作用。

1983年底,國務院召開第二次全國環保會議,將環境保護確立為基本國策,這是中國環保事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參會的首任環保局局長曲格平對此印象深刻。

宣佈之後,在社會上引起廣泛反應,這使大家知道這件事情不是一個小事,是對確立環境保護在我們國家佔有一個什麼位置,帶有決定性的一次會。

在改革历史深处倾听丨中国环保:一直在路上

隨著環境意識的增強,環保機構在不斷升格,中國對環境與發展問題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原環保總局副局長王玉慶:

84年,當時由於工作的需要,在環保局前面加了“國家”,但還是歸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管理。到了88年,正式成立直屬國務院的國家環境保護局。

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加利:

這是一個歷史性時刻。

在改革历史深处倾听丨中国环保:一直在路上

1992年6月,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開幕,時任國務委員宋健率中國代表團參加了部長級會議。

這次會議上,我代表中國政府正式第一次向世界宣佈:中國要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