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曾改變世界,卡扎菲竟促成蘇聯解體?美國:不怪我都怪石油

2011年,利比亞地區爆發了一場戰爭,在這場中東政治地震中,卡扎菲跌落神壇。在這場地震中,有美國的身影,也有聯合國的身影,但一切還是以所謂的“內部戰爭”為由展開激烈的碰撞。利比亞這個曾創造歷史的民族,與美國的交手其實在1800年左右就已發生。而那次交手,似乎也奠定了利比亞此後的命運。

利比亞曾改變世界,卡扎菲竟促成蘇聯解體?美國:不怪我都怪石油

18世紀時,美國從英國手中獨立。在英國的影響下,美國最先發展的就是海軍的力量。然而與此同時,北非地區,那個海盜霸佔了近200年的地方,似乎也已經有了想法。美國的獨立對於海盜們來說,此時的美國已經失去英國的庇護沒有什麼可怕的事情。因此,雄踞在利比亞地區的海盜就開始蠢蠢欲動。

利比亞曾改變世界,卡扎菲竟促成蘇聯解體?美國:不怪我都怪石油

隨後不久黎波里的海盜頭目就對美國發出通告,要求美國按時納貢,不然美國的商船的安全就無法保障。但美國方面卻認為,既然能從英國手中爭奪到“獨立”,那麼區區海盜也是不足為慮的。再加上黎波里海盜的“威脅”更是讓美國人怒不可遏,當海盜的威脅席捲美國境內的時候,美國人的決定便是:“我們寧願用更多的錢與海盜戰鬥。”就這樣,美國的戰艦駛向黎波里。

利比亞曾改變世界,卡扎菲竟促成蘇聯解體?美國:不怪我都怪石油

幾次戰爭以後,黎波里的海盜組織被迫與華盛頓簽署“和平協議”。至此,星條旗就變成了海盜眼中的“特殊通行證”。然而沒過多久,利比亞時局風雲變幻,黎波里再次易主,卡扎菲登臺表演。卡扎菲的特立獨行,也是讓很多國家鬱悶不已。當那些國家在考慮利比亞的動作之時,卡扎菲也舉起了鍘刀。1970年,卡扎菲將“屠刀”懸在利比亞境內的“西方石油公司”的頭上。

利比亞曾改變世界,卡扎菲竟促成蘇聯解體?美國:不怪我都怪石油

眾所周知,利比亞境內最主要的經濟來源就是石油。但是利比亞境內的石油卻一直掌控在西方石油公司的手中。當然此時的卡扎菲也深知無法直接同時抗衡7大石油公司組成的“七姊妹”,於是就挑一個實力稍弱的公司。在卡扎菲的重壓之下,西方石油公司不得不與卡扎菲當局重新分成,並提高相應的標價。在搞定這家公司以後,卡扎菲用同樣的手段解決其他的石油公司。這場關於“石油”較量以卡扎菲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利比亞曾改變世界,卡扎菲竟促成蘇聯解體?美國:不怪我都怪石油

卡扎菲的成功讓其他石油產國看到了一種新型的經濟方式,於是大量的產油國與西方石油公司商談重新定價,而且還獲得了成功。然而與此同時,卡扎菲的決策成功地刺激了石油價格的上漲。當時正處在改革期的蘇聯 也是飽受衝擊,當時的柯西金想盡一切辦法推行改革。然而利比亞的成功,讓蘇聯民眾認為:“蘇聯境內就有大量的石油,我們完全可以利用石油去購買一切,根本不需要改革。”在這場民怨極強的“不改革”的風潮下,蘇聯徹底錯失了一次可以飛躍的經濟改革,進而走向解體。因此,有人才會說,蘇聯的解體其實就是卡扎菲“促成”的,而在蘇聯的對手美國眼中,蘇聯的解體都是石油惹得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