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張上將自忠畫傳》再現抗日名將張自忠風采

70年前的《張上將自忠畫傳》再現抗日名將張自忠風采

70年前的《張上將自忠畫傳》再現抗日名將張自忠風采

70年前的《張上將自忠畫傳》再現抗日名將張自忠風采

70年前的《張上將自忠畫傳》再現抗日名將張自忠風采

70年前的《張上將自忠畫傳》再現抗日名將張自忠風采

70年前的《張上將自忠畫傳》再現抗日名將張自忠風采

70年前的《張上將自忠畫傳》再現抗日名將張自忠風采

70年前的《張上將自忠畫傳》再現抗日名將張自忠風采

70年前的《張上將自忠畫傳》再現抗日名將張自忠風采

70年前的《張上將自忠畫傳》再現抗日名將張自忠風采

70年前的《張上將自忠畫傳》再現抗日名將張自忠風采

70年前的《張上將自忠畫傳》再現抗日名將張自忠風采

這本珍貴畫冊出版於1947年,在發黃的版權頁上印著當時發行冊數3000,該畫冊共80頁,畫傳共收錄了136張圖片(含人物照片、碑文和張自忠手跡影印)。 畫冊共分18部分,一張張黑白老照片真實再現了張自忠將軍的戎馬一生。其中最感人的是“靈柩入川”,從發黃的老照片中我們能真切的感受到宜昌十萬民眾弔祭張自忠將軍靈柩的場面。

畫冊封底是為悼念張自忠將軍,民國時期著名詩人盧冀野作詞、江定仙作曲的《國殤》的歌譜和歌詞:英靈啊歸來/國徽覆蓋著你棺木/這便是你裹屍的馬革……

畫冊中還有張將軍靈柩從湖北移往重慶的整個過程中的大量照片,有文字這樣描述悲壯之情形:"張將軍忠柩之過宜昌,軍中未及公佈而民間已有所聞,不期集於東山寺者逾十萬人.入夜,萬火熒熒,銜哀野祭,山頭路角,終夜聞悲嘆聲.幾多老母夜起手製麵食,曰:我為張將軍做北方飯也----"

70年前的《張上將自忠畫傳》再現抗日名將張自忠風采

70年前的《張上將自忠畫傳》再現抗日名將張自忠風采

張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藎臣,後改藎忱,漢族,山東省臨清人,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中國國民黨上將銜陸軍中將,追授二級上將銜,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後參與臨沂向城戰鬥、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1940年在襄陽與日軍戰鬥中,不幸犧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