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主持人李咏离世:有生之年,做个体面的人吧!

我是一个不太会,也不喜欢追热点的人。

我清晰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写作是为了什么。

所以,每当有新闻在朋友圈或是微博炸开时,我都没有在公共场合发表自己的意见,尤其是在微信公众号这样人群密集的地方。

我怕自己表达不准或是对这件事的解读有失公正。否则,我的内心会感到极其不安。

对一个自己并不了解的人或事,特别是,靠百度或是道听途说就下定结论,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

这种行为就像,有天你和朋友一起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个老人突然摔倒了,你的朋友出于本能,想立马冲向前扶他起来,但是你觉得这个老人有问题,可能是碰瓷。因为你听过类似的新闻。

然后你立马拉住朋友的手,阻止他别去。但是你的朋友不顾你的反对,最后还是去了。结果你竟然骂你的朋友是个傻子。

也许你经历过很多东西,也遭遇过诸多不幸,从而你有了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和对待生活的态度,这都是你的,也值得尊敬。但是,你不能因为自己是过来人,就一定要阻止别人不能做。

你不了解别人,就不要轻易用自己的三观去打扰或是否定别人;你不想行善,就不要劝别人不做好事;你想固执己见,就不要骂别人没有帮你说话。

你只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就足够了。但是千万不要把你所接触和理解的世界,强迫别人去接受。

有时候,你所认为对的人或事,在别人眼中不一定是对的。你所坚持的正义,并非正义;你所认同的道理,也并无道理。


著名主持人李咏离世:有生之年,做个体面的人吧!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就在今天,著名央视主持人李咏先生因为癌症去世。无论是微博,还是朋友圈,很多人都在自发地缅怀他。一时间,我们似乎都变得特别热心而又善良。

但是就在前不久,有很多人却因为李咏携家人移居美国而谩骂他,甚至有些人还认为他在央视捞够了钱,得赶紧撤离。

对此,李咏先生没有做出任何回应,而是选择沉默。也许在他看来,关心自己和家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余生就足够了。别人怎么看他、评判他,那都是别人的事情,与自己毫不相干。

不能拴住别人的嘴,还不能管住自己的眼睛吗?既然自己是对的,那就把别人所以为的看成错的,不需要争辩,也不必解释。

反正总有一天,时间会证明一切。

就像江南说的这样:这个世界上并非一切正确的事情都是正义的,也并非正义的事情一定是正确的。

做个善良的人,做点真实的事,不要动不动对别人,对这个世界冷若冰霜,怀有敌意。


著名主持人李咏离世:有生之年,做个体面的人吧!


有很多时候,我们会把别人对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进行解析,认为别人对自己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想法。其实更多的是,我们在以自己的眼光,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别人。

常言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无所谓是小人还是君子,人心隔肚皮,我们又怎么能够理解体会别人的心意呢?不过是照着自己的想法揣测一下罢了。本以为是博弈,其实好似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一个生气的孩子对着空谷大喊“我恨你”,结果自己也听到有个人对他说“我恨你”。

他气不过又接着愤怒的骂了好久,直到声嘶力竭。

当他回到家里把这一切告诉他的母亲,母亲跟着他再一次去了空谷,这一次,母亲让他喊“我爱你”,结果得到的也是“我爱你”。

在美国的一部科幻电影里面,造梦师在梦境当中看到自己身处在周围全是镜子的空间里面,到处都是自己,她却感到很害怕,四面楚歌。

这种现象,便很好的诠释了人生如梦,与人相处,更像是与自己相处的道理。

你对别人心存芥蒂,其实就是对自己很不满意;你对别人指指点点,其实就是对自己放心不下。


著名主持人李咏离世:有生之年,做个体面的人吧!

有位病人,他挂了老师的号。

一走进诊室,他就囔囔着说:“我家是外地的,来这里看病不容易,得给他先看病。”

我们不同意,他就骂我们没有一点同情心,服务质量太差,要投诉我们。

我们没有办法,只好请来领导。在领导的帮助下,他终于不闹腾了。

轮到他看病时,他突然向我们道歉。

老师便笑着问他:“你这是怕我不会给你仔细看病是吗?”

他不好意思地摇摇头,然后又点点头。

有些人总以为自己是个病人,就理应享受某些特权或是作为医生的我们就应该对他绝对包容,给他特权。

这类人只管表达自己的观点、维护自己的利益,却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关心别人的损失。

他们在人前夸赞别人的好,在背后却大肆宣扬别人的坏。对这个世界充满恶意。

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就在自己对别人龇牙咧嘴的时候,也有人对自己张牙舞爪。

有人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别人怎么样,别人就会对你怎么样。它的意思也在讲,你对自己的态度也决定了别人如何去对待你。

一个不懂得自珍自爱的人,永远别指望别人对你有多好,爱你有多深。即使那个人温柔慈悲,你也可能无福消受。

有生之年,做个真实善良的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