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二級選擇題重點!基礎知識彙總助你輕鬆過關!睡前一看!

計算機二級基礎知識彙總來啦~每天睡前看一看~助你輕鬆通過計算機二級!

計算機二級選擇題重點!基礎知識彙總助你輕鬆過關!睡前一看!

全國計算機二級office基礎知識彙總

知識點總結

1.在馮諾依曼體系結構的計算機中弓進了兩個重要的概念:採用二進制和存儲程序

2.1946年誕生了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 ENIAC

3.計算機最早的應用領域是:數值計算

4.英文縮寫CAD的中文意思是:計算機輔助設計

5.辦公自動化OA是計算機的一項應用,按計算機的分類,它屬於:數據處理

6.電子商務的本質是:商務活動

7.國際通用的ASCII碼的碼長是:7

8.在計算機中, 20GB的硬盤可以存放的漢子數是:10*1024*1024 KB

9.計算機中所有信息的存儲都採用:二進制

10.大寫字母B的ASCI碼值是: 66

11.漢子在計算機內部的存儲、處理、和傳輸都使用漢子的:機內碼

12.存儲24* 24點陣的一個漢子信息,需要的字節數是:72

13.組成中央處理器的主要部件是:運算器和控制器

14.操作系統對磁盤進行讀/寫的物理單位是:扇區

15.計算機能夠直接進行識別和處理的語言是:機器語言

16.將高級語言源程序翻譯成目標程序,完成這種翻譯過程的程序是:編譯程序

17.多媒體處理的是:數字信號

18.所有計算機的字長都是固定不變的,都是8位

19.計算機病毒是指“能夠侵入計算機並在計算機系統中潛伏和傳播、破壞系統正常工作的一種具有繁殖能力的”: 特殊程序

20.將發送端數字脈衝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的過程稱為:調製

21.實現局域網與廣域網互聯的主要設備是:路由器

22.Internet中完成從域名到IP地址或者從IP地址到域名轉換服務的是: DNS

23.IE瀏覽器收藏夾的作用是:收集感興趣的頁面地

24.關於電子郵件:發件人必須有自己的E-MAIL賬戶/必須知道收件人的E-MAIL賬戶可以使用OUTLOOK管理聯繫人的信息

25.計算機發展的四個階段:

1) 1946-1959 ,電子管

2 ) 1959 1964晶體管

3) 1964- 1972中小規模集成電路

4) 1972至今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

26.計算機的特點:

1 )高速精確的運算能力2 )準確的邏輯判斷能力3 )強大的存儲能力4)自動功能

5 )網絡與通信能力

27.計算機網絡功能的重要意義:改變了人類交流的方式和信息獲取的途徑

28.計算機問世主要用於數值計算

29.網格計算的三要素:任務管理、任務調度、資源管理

30.雲計算的構成包括:硬件、軟件和服務

31.雲計算的特點:超大規模、分佈式、虛擬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擴展性、按需服務、價廉

32.電子計算機的發展方向:巨型化、微型化、網絡化、智能化

33.計算機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芯片

34.電子商務是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在互聯網絡上進行的商務活動,電子商務是現代信息技術和現代商業技術的結合體

35.信息技術包含三個層次:信息基礎技術、信息系統技術、信息應用技術

36.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數字化、多媒體化高速度、網絡化、寬頻帶、智能化

37.計算機中數據的最小單位是位,存儲容量的基本單位是字節, 8個二進制位稱為1個字節1Byte=8bit

38.ASCI碼美國信息交換標準交換代碼

小寫字母筆大寫字母的碼值大32 ,計算機的內部用一個字節( 8個二進制位)存放-一個7位ASCI碼,最高位置為0

0—— 48 a——97 A——65

39.計算機由輸入、存儲、運算、控制和輸出五個部分組成

40.運算器( ALU )是計算機處理數據形成信息的加工廠, 主要功能是對二進制數碼進行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控制器是計算機的心臟,指揮全機各個部件自動、協調地工作

控制區和運算器是計算機的核心部件,合稱為中央處理器

41.存儲器的主要性能指標:容量和速度

42.多媒體的特徵:交互性、集成性、多樣性、實時性

43.計算機病毒的特徵:寄生性、破壞性、傳染性、潛伏性、隱蔽性

一射向文明的黑色子彈

44.計算機病毒的分類:引導區型病毒、文件型病毒

混合型病毒、宏病毒、網絡病毒

45.計算機病毒主要通過移動存儲介質和計算機網絡傳播

46.計算機網絡的分類: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

47.電子郵件的兩個基本部分:信頭和信件

計算機網絡的概念、組成和分類

計算機網絡概述

1、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計算機網絡指利用通信設備和線路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多個計算機系統互聯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絡軟件實現網絡中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換的系統。”資源共享”是計算機網絡的功能,資源包括計算機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

2、計算機網絡的主要功能

資源共享(基礎) 信息交換 分佈式處理 集中管理

3、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1 )根據規模大小、距離遠近分類:局域網( LAN )、城域網(MAN)、廣域網(WAN)

2 )根據網絡操作系統分類: NIX網絡、NOVELL網絡、Windows NT網絡

3)根據信息傳輸技術分類:廣播式網絡、點到點網各

4)根據連接方式分類:總線型、星型、環型、樹型和混合型等。

4、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組成

網絡操作系統、網絡適配器(網卡)、網絡電纜(網絡線)、服務器和工作站等。

計算機網絡的互聯技術

1、網絡的拓撲結構:總線結構、星型結構、環型結構、樹型結構、混合型結構

2、網絡體系結構:

1)通信協議

在計算機網絡中,信息傳輸順序、信息格式和信息內容等都有一系列的約定,這些約定或規則統稱為計算機網絡通信協議。。

2)開放式系統互連OSI ( Open SystemInterconnection )參考模型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於1978年制定了OSI參考模型。

3、常見的傳輸介質 :

1 )雙絞線電纜

三類線:最高傳輸速率為10Mbps。五類線:最高傳輸速率為100Mbps。六類線:傳輸速率至少為250Mbps。七類線:傳輸速率至少為600Mbps。

2 )同軸電纜:同軸電纜由內、外兩個導體組成。內導體可為單股線或多股線,外導體為金屬編織網,內、外導體之間有絕緣材料。

3 )光纜:光纜分為單模光纜和多模光纜。

4)無線傳送介質:微波、紅外線、衛星通信、激光等。

4、互聯網絡設備

1 )計算機設備

服務器:是網絡的核心設備,負責網絡資源管理和用戶服務。

工作站:是具有獨立處理能力的個人計算機,負責用戶的信息處理業務。

共享設備:是指為眾多用戶提供共享的打印機、磁盤子系統等公用的設備。

2 )常用網絡連接設備

網絡適配器:網絡適配器也稱網卡,它是網絡中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互相通信的接口。

中繼器:在網絡中起到擴展局域網絡連網距離的作用,在OSI模型的最低層(物理層)。

集線器:集線器(Hub )是網絡中的中心設備,它為一組計算機用戶提供網絡連接。

網橋:為網間連接設備,它對網絡中的數據包起到“過濾和轉發”的作用,它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層(數據鏈路層)

路由器:為不同類型的網絡提供互聯。不僅具有網橋的全部功能,還具有路徑的選擇功能,它屬於OSI模型第三層設備(網絡層)。

計算機病毒的特徵、分類與防治

1.計算機病毒的概念

計算機病毒( Computer VirusesCV) : 是一一種人為編制的具有破壞作用的計算機程序。

2.計算機病毒的的特徵(特點)①破壞性②傳染性③隱蔽性④潛伏性⑤可激發性

3.計算機病毒的分類

①根據病毒存在的媒體分類

根據病毒存在的媒體,病毒可以劃分為網絡病毒, 文件病毒,引導型病毒

②根據病毒破壞的能力分類

無害型:除了傳染時減少磁盤的可用空間外,對系統沒有其它影響。

無危險型:這類病毒僅僅是減少內存、顯示圖像、發出聲音及同類音響。

危險型:這類病毒在計算機系統操作中造成嚴重的錯誤。

非常危險型:這類病毒刪除程序、破壞數據、清除系統內存區和操作系統中重要的信息。

③根據病毒特有的算法分類

伴隨型病毒:這一類病毒並不改變文件本身,它們根據算法產生EXE文件的伴隨體,具有同樣的名字和不同的擴展名( COM) , 例如: XCOPY.EXE的伴隨體是XCOPY.COM。

蠕蟲”型病毒:通過計算機網絡傳播,不改變文件和資料信息,利用網絡從一臺機器的內存傳播到其它機器的內存,計算網絡地址,將自身的病毒通過網絡發送。有時它們在系統存在, -般除了內存不佔用其它資源。

寄生型病毒:除了伴隨和“蠕蟲" 型,其它病毒均可稱為寄生型病毒,它們依附在系統的引導扇區或文件中,通過系統的功能進行傳播,按算法分為:練習型病毒:病毒自身包含錯誤,不能進行很好的傳播,例如一些病毒在調試階段,還不具備發作的條件。

詭秘型病毒:它們一般不直接修改DOS中斷和扇區數據,而是通過設備技術和文件緩衝區等DOS內部修改,不易看到資源,使用比較高級的技術。利用DOS空閒的數據區進行工作。

變型病毒(又稱幽靈病毒) : 這一類病毒使用一個複雜的算法,使自己每傳播一-份都具有不同的內容和長度。

4.計算機病毒的防治①病毒的防範

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有兩個:軟盤和網絡。要防止病毒的侵入,就要以預防為主,堵塞病毒的傳播途徑

計算機中數據的表示與存儲

1.數制

二進制的優點:技術實現簡單簡化運算規則適合邏輯運算易於進行轉換各種進制的後綴

B:二進制D:十進制H:十六進制0:八進制

2.數據的存儲

1)數據:所有能夠被計算機接受和處理的符號的集合都稱為數據

2)信息:有意義的數據的內容。指數據經過加工處理後得到的有價值的知識。

3)位(Bit)每一個能代表0和1的電子線路稱為一一個二進制位,是數據的最小單位。

4)字節( Byte )

5)通常每8個二進制位組成一個字節,字節是最基本的存儲單位。字節的容量一般用KB、MB、GB、TB來表示,它們之間的關係如下:1KB=1024B= 210B千字節1MB=1024KB =220B兆字節1GB=1024MB =240B吉字節1TB=1024GB =240B太字節

6)字( Word )在計算機中作為一個整體被存取、傳送、處理的二進制數字串叫做一個字或單元,每個字中二進制位數的長度,稱為字長。一個字由若干個字節組成,不同的計算機系統的字長是不同的常見的有8位、16位、 32位、64位等,字長越長存放數的範圍越大,精度越高,字長是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

7)地址(Address)為了便於存取,每個存儲單元必須有唯一的編號, 這個編號就稱為地址,通過地址可以找到所需的存儲單元,取出或存入信息。

編碼

1.字符編碼

目前國際上通用的字符編碼是ASCI碼,即美國標準信息交換代碼。

ASCI碼用七位二進制數表示一個字符,可表示27共128個字符。包括: 32個通用控制符、10個十進制數字、52個大小寫英文字母和34個專用符號。在一個字節( 8個Bit )中後七位用於表示字符的編碼,最高位為奇偶校驗位, -般作0看待。

2.漢字編碼

ASCII碼把數字、字母、符號用特定的七位二進制數表示,同樣,要想處理漢字,也要對漢字進行統一編碼,給每個漢字一個惟一的編碼。漢字數量龐大,用-一個字節無法區分,故漢字編碼採用2個字節。一個漢字佔用二個字節-一個字符佔用一個字節N*N點陣的漢字所用的空間是N*N/8國標碼、機內碼、區位碼的關係國標碼=區位碼+2020H機內碼=國標碼+ 8080H機內碼=區位碼+ a0a0H

多媒體技術的概念與應用

1.多媒體的概念

多媒體一詞來源於英文單詞Multimedia ,其中,Multi為“多”, media為“媒體” 的意思。媒體也稱介質或媒質,是信息表示和傳播的載體,它在計算機領域中有兩種含義, -是指用以存儲信息的實體,如磁盤、磁帶、光盤和半導體存儲器;另一種含義是指信息的載體,如數字、文字、聲音、圖形和圖像。

多媒體技術是指把文字,音頻、視頻、圖形、圖像動畫等多媒體信息通過計算機進行數字化採集、獲取、壓縮/解壓縮、編輯、存儲等加工處理,再以單獨或合成形式表現出來的一體化技術。

2.多媒體的特徵:交互性、集成性、多樣性、實時性

3.媒體的數字化

聲音的數字化的過程:採樣、量化、編碼

位圖圖像(bitmap) :位圖放大稱為點陣圖像或繪製圖像,是由稱作像素(圖片元素)的單個點組成的這些點可以進行不同的排列和染色以構成圖樣。當放大位圖時,可以看見賴以構成整個圖像的無數單個方塊。擴大位圖尺寸的效果是增多單個像素,從而使線條和形狀顯得參差不齊。然而,如果從稍遠的位置觀看它,位圖圖像的顏色和形狀又顯得是連續的。

矢量圖:

矢量圖使用直線和曲線來描述圖形,這些圖形的元素是一些點、線矩形、多邊形、圓和弧線等等,它們都是通過數學公式計算獲得的。例如一幅花的矢量圖形實際上是由線段形成外框輪廓,由外框的顏色以及外框所封閉的顏色決定花顯示出的顏色。由於矢量圖形可通過公式計算獲得,所以矢量圖形文件體積一般較小。矢量圖形最大的優點是無論放大、縮小或旋轉等不會失真。

計算機的發展、類型及其應用領域

1.計算機(computer)是一種能自動、高速進行大量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的電子設備。其特點為:速度快、精度高、存儲容量大、通用性強、具有邏輯判斷和自動控制能力。

2.第一臺計算機: ENIAC,美國, 1946年賓夕法尼亞大學馮諾依曼”存儲程序” 和“程序控制”

3.馮諾依曼思想的核心要點是:

1)計算機的基本結構應由五大部件組成: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

2)計算機中應採用二進制形式表示數據和指令。3)採用“存儲程序”和“程序控制”的工作方式。

4.主要特點:運算速度快、精確度高、具有記憶和邏輯判斷能力

5.計算機的主要應用

科學計算:例如:氣象預報、海灣戰爭中伊拉克導彈的監測

數據處理:例如:高考招生中考生錄取與統計工作,鐵路、飛機客票的預定系統,銀行系統的業務管

計算機控制

計算機輔助系統:例如:用CAI演示化學反應10111001

人工智能:例如:代替人類到危險的環境中去工作辦公自動化系統中的應用:例如: Internet發emailCBE :計算機輔助教育CAI :計算機輔助教學CMI :計算機管理教學CAD :計算機輔助設計CAT :計算機輔助翻譯CAM :計算機輔助製造CAE :計算機輔助工程

6.計算機的分類:

1 )根據規模大小分類:巨型機、大型機、微機、工作站、服務器

2 )根據用途分類:通用計算機、專用計算機

3 )根據計算機處理數據的類型;模擬計算機、數字計算機、數字與模擬計算機

計算機軟硬件系統的組成及主要技術指標

1.計算機硬件系統均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五大部分構成

2.運算器:算術運算和邏輯運行的實際執行部件。

控制器:統指揮和控制計算機各部件按時序協調操作的部件

中央處理器- CPU=運算器+控制器是計算機的核心部件

內部存儲器按其存儲信息的方式可以分為只讀存儲器ROM(Read Only Memory)、隨機存儲器

RAM(Random Access Memory)和高速緩衝存儲器Cache

RAM :隨機存儲器能讀能寫,斷電後信息丟失DRAM :動態RAM ,相當於CACHE(高速緩衝存儲器)

CACHE : CPU與內存之間速度不彼配的問題SRAM :靜態RAM

ROM :只讀存儲器能讀不能寫,斷電後信息不丟失輸入設備:鍵盤、鼠標、掃描儀、光筆輸出設備:顯示器、音箱、打印機、繪圖儀總線:數據總線、地址總線、控制總線

軟件:由程序、數據和文檔三部分內容組成。程序:是一系列有序指令的集合。

計算機之所以能夠自動而連續地完成預定的操作,就是運行特定程序的結果。計算機程序通常是由計算機語言來編制,編制程序的工作稱為程序設計。

數據:指各種信息集合,數值的與非數值的。

文檔:用自然語言(漢語或英語)對程序進行描述的文本稱為文檔。

1.系統軟件

是指管理、監控和維護計算機資源(包括硬件和軟件)的軟件。系統軟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統、各種語言處理程序、數據庫管理系統、網絡系統及服務性程序。核心是:操作系統、語言處理程序和各種服務性程序。

(1)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是管理、控制計算機的軟、硬件和數據資源的大型程序,是用戶和計算機之間的接口, 並提供了軟件的開發和應用環境。

微機操作系統當前主流是Microsoft公司的DOS (單用戶單任務)操作系統和Windows (單用戶多任務)操作系統

(2)語言處理程序

機器語言是用二進制代碼編寫,能夠直接被機器識別的程序設計語言。

高級語言編寫的程序(稱為“源程序”) 翻譯成機器語言程序(稱為”目的程序”) , 然後計算機才能執行。這種翻譯過程一般有兩種方式 :解釋方式和編譯方式

2. CPU的主要性能指標有兩個:字長和主頻。

字長(位) : CPU進行運算和數據處理的最基本、最有效的信息位長度。字長越長,性能越強。PC機的字長,已由8088的準16位(運算用16位, I/ 0用8位)發展到現在的32位、64位。

主頻(Mhz) : CPU工作的時鐘頻率。主頻越高處理數據速度越快。

目前最常用的外存有軟盤、硬盤和光盤。用於存放暫時不用的程序和數據,它不能直接被CPU訪問,但它可以與內存成批交換信息,即外存中的信息只有被調入內存才能被CPU訪問。外存相對於內存而言,其特點是:存取速度較慢,但存儲容量大,價格較低,信息不會因掉電而丟失。

按工作原理鼠標可分為:機械式和光電式

目前廣泛使用的監視器是陰極射線管( CRT )監視器和液晶( LCD )監視器。後者主要用於筆記本電腦

顯示器最重要的性能指標是分辨率

打印機分為擊打式和非擊打式兩大類。擊打式打印機主要有針式打印機(又稱點陣打印機) , 非擊打式以噴墨打印機和激光打印機為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