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阻力与军事谋略的信息原则

克劳塞维茨曾用"战争迷雾",来比喻战争中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的总和构成战争阻力。在古代战争中,指挥员主要靠感官和"用间"接收和获取信息,浓厚的"战争迷雾"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局中人借助"战争迷雾"施韬展略,局中人施韬展略又加重了"战争迷雾"。于是,军事家总希望知道"山那边"的事情。

直到20世纪前半叶,不断扩大的战场,诸军兵种协同作战,使组织指挥日趋复杂。与此同时,无线电电报用于军事,飞机空中照相出现于战场,报纸、广播等大众传媒全力服务于战争,军事家的眼界大大扩展了,组织指挥的手段空前提高。但总的说,这一时期的信息技术,还仅仅是对人的感官功能的扩展。军事家虽然能够看到一部分"山那边"的事情,但是还不能看清事情的真伪。

谋略的筹划与设计需要"知彼",而谋略的实施则必须让"彼知"。就是说,要有信息渠道把你"想让对手知道的东西"传给对手。在前边讲到的诺曼底登陆作战中,盟军环环相扣的庞大欺敌活动,都只有让敌人看到、听到、了解到,成为敌统帅部的决策材料,才能产生实效,使对手去做盟军所期待的事情。当时,盟军针对德军最为依赖的四种信息渠道,从四个方面进行谋略设计:一、针对德军的空中侦察,设计目视欺骗。主要是布置假目标,实施战术示形。二、利用德军无线电截收能力,设计无线电通信欺骗。三、利用破获变节的德军间谍,即"双重间谍",为德军总参谋部传递假情报。四、利用新闻宣传,制造假新闻,为战役伪装服务。

各条向敌统帅部传递信息的渠道畅通度不同,敌统帅部对不同渠道传来的信息认同度有异,谋略设计时对信息渠道利用应把握侧重点。还以诺曼底登陆战役为例,曾一度,盟军把无线电欺敌作为重点,但由于当时德军把无线电截收部队的主力用到了正在激战的东线,没有足够的力量对付西线。另外,英国的无线电通信量大而混乱,很难让德军在恰当的时间准确截收"想让他们知道"的情报。实际上,最起作用的是"双重间谍",最成功的是"反间计"。

在活力对抗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一直带有两重性,一方面不断提高了军事指挥员"知彼"的能力,克服着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又不断开辟出让"彼知"的新通道,增加着不确定性。如果说,以往的战争因缺乏军事信息和情报,是造成战争阻力的主要因素;那么,在信息时代,信息过剩、信息超载、信息盈余、信息膨胀、信息泛滥,则是战争阻力的新因素。谋略设计既需要获取尽可能全面的信息,又需要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分析、辨伪、处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有一位情报官,采取一种"可信度"组合分析法,颇为后人重视。他先对信源进行分析,并根据信源的可靠度,分出甲、乙、丙、丁四个质级。之后,再对信息内容的可信性,分为A、B、C、D四类。每当接到新情报时,依据经验和已知情报,判断这一新情报内容的可信性属于那一类,再确定出这一新情报的信源属于那个质级。这样,他就可以根据信源可靠度和内容可信性的座标,对信息作出质量评估分析,服务于军事决策中的谋略设计。

总体上说,军事系统可分为"行动系统"和"认知系统"。前者包括军事打击力、机动力、防护力和保障力,后者是指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和人机结合系统。20世纪后半叶发生的新军事变革,实际是军事"认知系统"的革命。在透明化战场上,拥有"制信息权"的一方,才有控制权。对"制信息权"的最简明理解是:在了解敌方一切情况的同时,能有效阻止敌方了解已方的情况。谋略需要"制信息权",谋略又影响着"制信息权"。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可以争得战场的单向透明;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也正好可以借助对方获取信息的优势,把想让对方知道的信息传给对方。计算机扩大了人脑的功能,但还不能代替人的判断,最后的决心还靠人脑。1862年,正值美国南北战争重要时期,南方李将军的一份特别命令,落入北军将领麦克莱伦手中。这份命令详细阐述了南军的行踪和意图,反映出李将军岌岌可危的处境。麦克劳伦握在手中的是一个黄金机会,可是,他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起初,他判断这是个骟局。后来,待他反应过来,南方叛军已经重新集结起来。

在信息时代,计算机缩短了人的心智与认识对象的差距,为军事家提供了一种尽可能全面了解战场的工具和方法。另一方面,计算机产出的信息,大于它处理的信息。因此,军事家与战场的距离也同时在扩大。正如此,美军新军事变革的下一步行动,将着力把信息优势,推进到决策优势。

以谋略控制对手,说到底是制造信息误导:或攻击敌信息基础设施,或进入指挥决策支持系统,或利用敌获取信息的优势播撒"战争迷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