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了八亿两的和珅,还给自己定了“三不贪”原则,3种钱坚决不碰

“和珅倒,嘉庆饱”这句话是和珅被抄家时,民间流传的一句话。

根据史料记载,和珅在被嘉庆抄家时,从府里搜出了白银八亿两,相当于大清十五年的财政总和

贪了八亿两的和珅,还给自己定了“三不贪”原则,3种钱坚决不碰

这是什么概念呢?当时的大清在世界可还是头号强国。按照去年中国财政收入25.88万亿元来算,和珅相当于个人资产有300多万亿元,这是巴菲特、比尔盖茨的多少倍?所以和珅可以说是古往今来第一首富了。

和珅“清朝第一贪”这个名号是改不了了,但是这样的贪官,他贪财还很有规律,有3种钱财他不贪:

第一种钱:别人求他办事的钱

和珅会根据事情的大小,是否有难度来收钱,毕竟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和珅虽然位高权重,但是收了钱办不好也容易得罪人,和珅就怕这些人平时不敢得罪他,背地里放冷箭

贪了八亿两的和珅,还给自己定了“三不贪”原则,3种钱坚决不碰

第二种钱:从来不收赈灾的钱

和珅不仅自己不贪赈灾的这个钱,也不让手下的人贪。

五十一年时,甘肃大旱,乾隆为了赈灾,便拨款三百万,此事交给和珅全权负责。清朝那会贪污腐败十分严重,因此和珅没有贪,但不少官员却克扣了赈灾款,导致最后钱财所剩无几。

和珅在查出来此事后,处理事情的态度也很强硬,直接处置了一批贪污的官员,并且从他们手中拿回来贪污的钱财,还有少的和珅便自己给补上,在和珅的管理下,不仅填平了空缺,还有了盈余。

贪了八亿两的和珅,还给自己定了“三不贪”原则,3种钱坚决不碰

为了帮乾隆理好财,还表现了自己的忠心,为皇帝惩治了一帮贪官,一举三得,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乾隆在位时,几乎所有的财政部门都归和珅管理。

而和珅也不负所托,为乾隆皇帝的文治武功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支持,其中足见和珅的精明。

第三种钱:科举考生的钱

当时科举考试出来的考生,很多人都成为了和珅的门生,和珅想要自己的势力膨胀,自然会大力支持科举。

贪了八亿两的和珅,还给自己定了“三不贪”原则,3种钱坚决不碰

科举的钱就是教育基金,但是你要是动了,皇帝肯定是知道的,这也是乾隆的底线。和珅作为一个洞察领导的好帮手,自然是不会给领导添堵了。

和珅的三不贪做法,也能反映出和珅这个人情商很高和在官场的精明。

和珅贪污的数额真的有那么大吗?

其实和珅贪污也不至于像文章开头说的那么多但是和珅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钱生钱。

根据史书记载,和珅在位期间,开了七十几间当铺,其中永庆当、庆余当、恒兴当、恒聚当,都是典当业的巨头,这在现代就是妥妥的抵押贷款,暴利行业。

贪了八亿两的和珅,还给自己定了“三不贪”原则,3种钱坚决不碰

开了三百多个银号。什么是银号呢?就相当于今天的银行,而且他这种银行还是完全个人私有的。

另外,和珅积极发展外贸,甚至和当时的东印度公司有着密切的国际贸易。

他甚至连小生意都没放过,印铺、帐局、瓷器铺、药铺、古玩铺等……总之,只有你想不到的生意,没有和珅不做的生意。

贪了八亿两的和珅,还给自己定了“三不贪”原则,3种钱坚决不碰

学纪晓岚做人,学和珅做事

在和珅身上我们能够学到很多,比如:

和珅在做事方面是很有自己一手的,和珅明白带兵打仗是自己的弱项,他便苦练语言,因此他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

贪了八亿两的和珅,还给自己定了“三不贪”原则,3种钱坚决不碰

很多外交文书都是由他翻译给乾隆来看,回复也需要由他来撰写。乾隆曾经这样称赞和珅:

“去岁用兵之际,所有指示机宜,每兼用清、汉文,此分颁给达赖喇嘛及传谕廓尔喀敕书,并兼用蒙古、西番字。

臣工中通晓西番字者殊难其人,唯和珅承旨书谕,俱能办理秩如,勤劳书旨,见称能事。”

老张觉得想要做事圆滑,就要学会“小人”手段。

功和过分开来看,和珅多方位的做事思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推荐你们看一下《和珅传》。

贪了八亿两的和珅,还给自己定了“三不贪”原则,3种钱坚决不碰

《和珅传》中有在职场中,如何明白自己的长处和弱处,扬长避短,让自己处于无可替代的地位。

也有对于那些深陷困境,只懂得停留在过往的阴影中,满嘴抱怨之词的人来说,不妨学习一下和珅面对烦心事,努力寻求问题解决之道的正面态度和务实精神,把握人性的心理。

贪了八亿两的和珅,还给自己定了“三不贪”原则,3种钱坚决不碰

的经济头脑和眼光却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学习,思维、见识、再加上努力,决定了一个人的财富能够到达什么样的高度。

就像《教父》中的一句名言: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想学习和珅大智慧的朋友,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