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人的“财富保卫战”应该怎么打?

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要来了,超级牌照快要出炉啦,有人说公募基金和信托公司要凉了?

我看未必。

写文章这么久,多多还没单独讲过信托,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这款有钱人专属的理财工具吧

Part.1

超级牌照之所以会影响信托公司,主要是因为不少信托业务渠道是通过银信合作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来抢生意,有影响是肯定的。

不过信托公司的产品也是有不可替代性的。

详细来分,信托产品可以分为家族信托、证券投资信托、房地产信托、矿产能源信托、金融机构信托、工商企业信托、基础设施信托、另类投资信托 、公益信托等。

业务范围非常之广,超级牌照尚未能完全覆盖。

此外,重点是信托有其特殊性:所有权与受益权是分离的,这也是我今天要重点讲的点——资产隔离。

Part.2

资产隔离有多重要?默多克会告诉你,这是一个17亿美元的教训。

传闻默多克与第二任妻子离婚时支付了史上最贵的一笔离婚费,17亿美元!

后来他变机智了,设立了家族信托,因为信托的钱是不能被剥夺的,后面的“前妻”就没资格分到他这部分财产了。

......此处是来自邓文迪不一样的目光......


不调皮八卦了哈,认真地说一下为什么家族信托的财产不能被分割。

信托的特点是所有权与受益权相分离,当A把自己的财产委托给信托公司B的时候,所有权即归B所有,钱就不再是A的了。

但是,信托的受益权是由A指定的,A也不会傻到把受益权交给B,一般会指定子女父母等受益人,又或者是自己,而B能得到的是服务费和管理费。

也就是说,信托公司是“受人之托,履人之嘱,代人理财,但不谋人财”。

相比股票、债券、基金、银行理财等财产,如果遇上了离婚、欠债等与大钱沾边的事,这些钱是会被冻结甚至扣划的,你是保不住它们的。

而信托就不一样了,离婚的是A、欠债的是A,关B什么事?凭啥冻结B的财产?

如此一来,A就借着B的名义把钱保住了。

Part.3

但千万别误以为“信托”是贪污腐败的工具,非法得来的钱即使被“信托”了也是无效的。

也就是说,你在办理信托的时候,必须是良民。

如果欠了一屁股债想转移资产、临时抱佛脚办一个信托,这样的想法是很危险的哦

说到底,资产隔离的目的就是防范未知的风险。举个栗子——

C给10岁的儿子设立了一份教育金信托,希望将来儿子能到国外读大学并继续深造。

天有不测风云,未来的8年C的家庭没准会遇到以下意外:

①经营失败、资不抵债,债主把C告上了法庭,并要求变卖资产赔偿,C的家庭存款、投资标的、不动产等都被银行冻结拍卖,一夜彻底回到解放前。

当债主得知C还有一份信托资产时,强烈要求C用这笔钱还债,法庭不予通过。

这份信托安然无恙。

②世态炎凉,C家道中落后,妻子要与他离婚,并要求分一半的夫妻共同财产,然而这笔信托的受益人是他们俩的儿子,只能分到儿子手上,谁也分不走这些钱。

③在成立信托前,有人推荐过C买一份高额寿险,如果某天有什么事,可以给家人一次性留一笔巨额保费。

但C担心儿子从小养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以后的财产会给他一次性败光。所以选择了设立这份信托,设置特定的日期分批支付给受益人的。

坊间就常说梅艳芳给自己妈妈设立了一份信托,主要是为了避免妈妈在短时间内挥霍掉所有的财产,分批支付可保障她日后的财务平稳。

着实是用心良苦啊!

由于信托的起步门槛是百万级的,家族信托最低财产金额或价值不得低于1000万元,普通人还够不着。

前两年有100元起购的信托产品,已经被监管了,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产品就要谨慎了。

其实几百几千块还没必要做资产隔离,这是有钱人的事就犯不着瞎掺和了......(不要打我)

我国目前有牌照的77家信托公司如下,有钱的朋友别找错啦


有钱人的“财富保卫战”应该怎么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