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風青年作家張西昌:《關中食話》後記

張西昌:《關中食話》後記

扶風青年作家張西昌:《關中食話》後記
扶風青年作家張西昌:《關中食話》後記

這本書的緣起,可以追溯到我的蘇州時期,大抵有兩個緣因:一是蘇地生活給予我的直接體驗,二是王稼句老師文字對我的影響。在我看來,蘇式生活是傳統經典的平民化延續,它是一種具體的真實存在,而在我業已習慣的關中生活裡,歷史榮耀與民眾現實卻似乎是兩張皮。王稼句老師做了很多蘇地文化的書,我幾乎每本必買,從這些文本中可以看到文人對於本地生活的在場感,可是我也發現,在關中地區的旅遊攤點及書店中,大量都是對於此地歷史的煙雲追往,缺少親切可人的生活氣息。

從三年前開始,我利用零碎時間寫些美食小文,並通過自媒體傳播,意在借用文學手法將關中地區的飲食細節呈現給讀者。對人而言,吃食最具自然屬性,同時也是更具社會屬性的生活內容。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界定中,飲食佔了不小的比重,人們也從起初的狐疑不解到逐漸接受,飲食似乎最便於民眾理解“非遺”的具體意義。而且,一個明顯的事實是,此類非遺在民眾生活的物質改善中發展蓬勃,與那些頻臨滅失的文藝類非遺大相徑庭。但同時,作為地方知識的傳統而言,關中的飲食文作著實不多,這也是我著手此書的一個初衷,作為一個從事非遺工作的研究者,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民眾對於非遺傳統的文化體認。

文章在微信的傳播過程中,引起了不少朋友們的關注,內外因素的相合,是我堅持這件事的動力之源,從第一篇文章始,已經跨越了三四年的時間,關於此書怎樣做,期間也有很多反覆,最終還是保持了最初的想法,一本分為兩小輯,一冊《時令篇》,一冊《名食篇》。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先民對自然規律的再認識和人文化,它不僅為農事生產提供標示,同時也因地域、族群、信仰、生活方式等差異而不斷衍生豐富的民俗內容,可以說,它是農業文明的線索與基石。但是,在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時代的轉型中,與節氣相關的文化意識和生活細節已經大大淡化,除了它與現代農事關係的疏離之外,工業文明優於農業文明的觀念已經潛移默化並根深蒂固。然而,從一個民族的文化、宗教和藝術的根性角度而言,工業文明並非我們的情感來源和身份標識,當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和調整自身與自然的關係時,農業文明的傳統體系中所包含的生活細節和審美情感依然頗有營養。這也是本書的基本立足點,我想通過這些軟文,讓讀者們體會到自然、人、生活之間的關係。有的飲食,已與傳統的生活大相徑庭,則力爭通過走訪與記憶,將之還原到傳統生活的序列當中,體現其鄉土性。也是因為此種角度,某些文章的細節描述顯得過多,同時,有些食物也未必與節氣點完全契合,因而請讀者諒解。

在擇選美食名目的過程中,頗費了一番工夫。有的季節,食味豐富,因此不得不忍痛割愛,只留最有表徵的種類。有的飲食,很有特色,但因本書篇幅所囿,很多名食尚無法進入此卷,只好留作日後再續了。

非常令我感激的是,頗有才情的國畫家周紅藝先生特此為本書配畫題字;手作美食的秉承者楊朔,奉獻出他數年來所拍攝的精美圖片;還有《十點讀書》的主播雅萱,未曾謀面,但卻樂意為文字配音,斟字酌句,反覆錄製;值得慶幸的是,識遇專注美食書策劃的金文君女士,她為此書的籌劃和出版頗費了心思。此外,還有張二冬、李小峰、張貝露及何衛平、何衛洛兄弟等好友,他們的熱情與才智,都使本書增色。這些話,不僅是感謝之辭,同時也在表明:我們在共同做事,共同做一本小書。

這本書,斷斷續續,水繞山環,在交付出版時,仍是心有餘悸,不大滿意。無論如何,它是我為家鄉文化所做的首次自費出版嘗試,希望這個開端能有好的延續。

扶風青年作家張西昌:《關中食話》後記

2018年仲夏於樗櫟居

書籍促銷

優惠時間

2018.12.30--2019.1.1日24:00

優惠價格

原價68元,優惠期60元包郵(一套兩冊,簽名版)

購買方式

添加作者微信,提供詳細信息,轉款後快遞上門

聯繫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