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薦影:看完《狗十三》,老師和家長都沉默了······

週末時間到

又到了小西推薦好片的時候啦

今天要向各位朋友力薦國產電影《狗十三》

雖然這部電影被塵封了五年

上映之初電影院的排片量也少得可憐

但好片終究會被時間挖掘

豆瓣評分8.4的《狗十三》

為人父母的家長值得一看

從事教育行業的我們更是不能錯過


週末薦影:看完《狗十三》,老師和家長都沉默了······


故事梗概

“狗”指的是一條名叫“愛因斯坦”的狗,“十三”指的是影片的主人公,十三歲的少女李玩。

影片以女孩和狗為主線,講述了從被迫接受生日禮物“愛因斯坦”到與“愛因斯坦”建立感情後又被迫與它分離的故事。由女孩和狗,串聯起爺爺奶奶輩、父母輩、青少年輩之間發生的故事,以多角度、多視角呈現了中國家庭的“真實”模樣,展現了孩子一步步走向殘酷成人世界的陣痛。

少女李玩:我只是想做我喜歡的事

13歲的少女李玩,由於父母離異,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正處於青春期的她渴望瞭解、陪伴和愛。

週末薦影:看完《狗十三》,老師和家長都沉默了······

電影中,父親希望通過一條寵物小狗完成與女兒的和解與溝通,李玩為狗取名“愛因斯坦”,暗潮湧動的青春因“愛因斯坦”意外走失,開啟了它洶湧又無奈的成長之路。

那些佯裝著自己已經“長大成熟”的人,為了維護自己和“家庭”這個所謂的集體的利益,無時無刻不在對這個不甘願屈從的女孩李玩說:

“你還不滿意嗎?”

“你到底要怎麼樣?”

“你怎麼就不懂事呢?”

“你什麼時候才能長大啊!”

週末薦影:看完《狗十三》,老師和家長都沉默了······

而可悲的事實是,這一眾人裡,除了李玩,沒有一個人有真正長大過。那些勸她懂事的人,只是為了讓她犧牲自己然後服從他們。

從不喝牛奶到喝牛奶。從不喜歡“愛因斯坦”到特別喜歡“愛因斯坦”,從喜歡物理卻被父親強制報名“英語班”,從想去看天文展到“被騙”錯過天文展,在“要聽話”的中國式教育裡,李玩也完成了屬於她的“成人禮”。

父親:我都是為你好

擱別的電影裡,李玩的父親說不定會是那種“別人家的爸爸”。他不賭博酗酒,孝順,對妻子溫柔,工作努力。平時對李玩也算有耐心,高興時會誇她,答應李玩帶她去看天文展。

當然,這一切“好”,都建立在李玩“懂事”的基礎上。一旦女兒在父權的邊緣試探,他強勢的一面就暴露無遺。

週末薦影:看完《狗十三》,老師和家長都沉默了······

嘴上訓斥,手上扭打,完了之後還會相對示弱地道歉,半強迫李玩接受。“打一巴掌,再給一個甜棗”,這是李玩和父親的相處模式。

仔細一想,李玩的父親和很多傳統家庭中的父親一樣,遇到問題,處理辦法簡單粗暴——先給錢,不行就打,打完之後再哄:孩子嘛,哄哄就好了。

爺爺奶奶:重男輕女的老舊思想

隔代撫養,代溝大到相互之間完全不能理解彼此。爺爺奶奶對李玩的愛,就是護著她不許爸爸打罵,就是每天吃飯把好菜堆到她的碗裡,就是即使她不愛喝牛奶也硬要每天早上倒一杯給她補鈣,就是對她臉上的喜怒小心翼翼琢磨不透而焦慮不安。

而李玩,當爺爺奶奶透明如空氣,吃飯不願在一個桌上,夾上一筷子菜就去看電視。

週末薦影:看完《狗十三》,老師和家長都沉默了······

影片的開端部分,看似著重塑造李玩與愛因斯坦日益增進的感情,實則暗示奶奶並不關注李玩的生活習慣。

影片也在開頭就交代了李玩同父異母弟弟的降生,也特意告訴觀眾,“李玩”這名字是“隨便起的”,而弟弟的名字“昭昭”不能隨便。在弟弟的週歲宴上,家人圍著孩子一起唱生日歌,卻沒人注意到李玩站在最外圍,落寞的樣子。

成長:原本就是不斷妥協的過程

電影有著很真實的生活節奏,略帶灰暗的畫面,白噪音似的背景音傳達出無形的壓抑,用無聲的哭泣,沉默的掙扎,啞然的吶喊表達情緒宣洩,讓人感同身受。

有人在採訪《狗十三》導演曹保平的時候提問:覺得這個電影的結局是一個悲劇還是喜劇?曹導的回答是:其實它就是成長中一個正常的過程。

週末薦影:看完《狗十三》,老師和家長都沉默了······

成長,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避開的主題。年少的時候,我們以自我為中心,希望得到父母長輩的理解與支持。可我們表現出來的種種行為卻被大人認為是不懂事和幼稚。

在家裡如此,在學校也別無二致。

週末薦影:看完《狗十三》,老師和家長都沉默了······

《狗十三》的宣傳海報上寫著:每一場成長都是一場兇殺案。這樣的說法或許過於偏激,但是對於陪伴孩子成長的父母和老師而言,如何更好地去教育新生代,幫助他們形成更加獨立和理性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倒真是一個十分沉重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