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李爽,饑荒,下鄉,墜胎,出國,這是我的人生

《爽》:李爽,饑荒,下鄉,墜胎,出國,這是我的人生

《爽》:李爽,饑荒,下鄉,墜胎,出國,這是我的人生

《爽》記載了一名中國女性整個青春的成長曆程。五十年代出身的她,經歷了各種運動。姥姥姥爺的財產被沒收、知識分子的父母被打為右派、自己經歷上山下鄉。後來,參加北京各個文藝沙龍,結識了北島、阿城、嚴力等一批文化先鋒,成為星星畫展參展的唯一女畫家。這本書描寫這個社會動盪不安的同時,亦描寫了一個女孩的第一次月經,到墮胎、情慾和體驗愛情的成長曆程。

出生北京的大姑娘,發育時趕上饑荒,少年時趕上特殊時期,青年時趕上下放,恢復高考時沒考上大學。如果只是這樣一個充滿殘酷無奈人生海海的故事,大概也就脫不開先鋒文學或者苦難文學的腔調,至多是在對那個年代的控訴狀上多添一筆吧。

《爽》:李爽,饑荒,下鄉,墜胎,出國,這是我的人生

這個故事的另外一個版本是,姑娘被小夥伴們欺負之後成為北京巷落“玩兒鬧” 的一員,匆忙中甩去童貞,伴著青春期的痛,無意中也甩開了那個禁錮年代的一個沉重包袱。下放之後被村裡的淳樸人性和天地美景激發,開始畫野路子的畫,結識很多同樣不安份的、在摸索中迸發原始激情的青年。雖然沒有考上理想的美院,卻混跡各種地下沙龍,衚衕裡向印象派致敬的地下畫室,擠在窩棚裡舉著皺巴巴紙稿讀詩的詩歌會,各類“毒草”和隱蔽在角落裡落滿灰塵的書一樣,在深鎖剛剛解下卻仍然封閉的70年代末裡,又小心又瘋狂地滋生起來。

然後被認為是那個時代的旗幟的星星美展辦起來了,像給沉沉天幕撕開一道口子,亮光照進來,社會影響太大,李爽被冠以亂搞男女關係的罪名進了號子。法國外交官的未婚夫在號子外極力推動人權保衛戰,李爽在號子裡結交了一幫終生難忘的鐵朋友。一年多之後,李爽勞教解除,去法國完婚、繼續畫畫,她在中國的故事到此為止。

《爽》:李爽,饑荒,下鄉,墜胎,出國,這是我的人生

這本書的文字有點糙,而且第一次見北京人的兒化音變成文字版,調色油味兒,小棋子兒,過濾嘴兒香菸,鋼琴蓋兒,沒好氣兒,灑香水兒,刨根問底兒……真是隨時隨地都能“兒”地起來!但是確實抵不過一口氣看完書的那口爽勁兒!被下放到農村幹活,晚上去老鄉家蹭飯,被大媽趕著上炕的那股實誠;與情人感覺來了就合,感覺走了再分,每段感情都你不負我我不負你;進了號子,也能和“流氓姐們兒”將心比心,互相照應。

李爽說的:“從幼兒園,到學校,到插隊。從青藝,到‘星星’,從監獄到飛機……當年的人和事,我愛那些可怕又可愛的時刻,我愛我的哥們兒,姐們兒,朋友們。”那個時代灰暗,但你不能否認它還在浩淼煙波中閃著光。

《爽》:李爽,饑荒,下鄉,墜胎,出國,這是我的人生

覺得爽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又發現,有故事的年代往往癲狂,而且往往癲狂得那麼相似。宮崎駿談到《起風了》的創作動機時不是說,從小我都覺得那是一個極其灰暗沒有希望的年代,但即使是在那樣的年代裡,還是有人在尋找夢,還是有人在努力地生活。

《爽》:李爽,饑荒,下鄉,墜胎,出國,這是我的人生

看守所裡,殺夫的淑琴和章詒和筆下的《劉氏女》,都是柔弱的沉默的婦女,誰能想到她們都曾殺夫並將其肢解了呢。生在“盛世”,只能以旁觀者的身份走近那些癲狂的年代,偶爾竟會生出淺淺的嚮往,嚮往那些有故事的亂世,生英雄的變局。人並不是只有在被逼到絕境時才會義無反顧地爭取理想,會嚮往,大抵因為自己還活得不夠誠實,不夠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